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新策略

循環紡織組台灣隊 再打世界盃

紡織品回收雖熱,台灣優勢卻漸失
循環紡織組台灣隊 再打世界盃

疫情衝擊台灣紡織業者,被砍單、出不了貨,庫存、餘布堆得滿山滿海,下游舊衣回收場更幾近被舊衣淹沒。

| 攝影 池孟諭

近年,國際服飾品牌高喊永續宣言,令紡織業者陷入搶回收料大戰,疫情下愈演愈烈;同時,疫情也阻礙出口,舊衣廢料處理迫在眉睫。究竟「循環紡織」能否為台灣紡織業開創新局?

台灣紡織業向來以永續、回收領先全球,早從2010年,MIT的寶特瓶回收紗球衣便登上世界盃,堪稱台灣之光。然而十年後的2020年,紡織業卻碰上前所未有的動盪和衝擊……。

一端,是台灣紡織業者因疫情被砍單、出不了貨,庫存、餘布早已堆得滿山滿海,下游的舊衣回收場更幾近被舊衣淹沒。

另一端,則是近年哥本哈根時尚高峰會上,包含H&M、Nike等全球逾200家服裝界大佬,高喊永續宣言,「2020年產品要25%回收料;2030年回收料更要100%。」疫情下,品牌永續力道更不減反增。

眼看永續大限將至,本土業者也愈發著急,「一開始聽聽而已,但品牌客戶每年講、要求愈來愈嚴,才發現他們是玩真的!」遠東新世紀協理黃全億說。

如今,紡織業遇上最動亂的年頭,疫情下更催生三大危機:

回收料占比圖圖/回收料占比圖

舊衣多!廢料處理吃光利潤

首先,令國內紡織業頭痛的,是台灣本土的廢料與舊衣處理難題。

2020年底,循著山路,來到位處新北市山區的正川回收廠,舊式收音機傳來電台正在撥放的歡樂歌曲,但正川老闆吳基正的心情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往年這個時間,我們舊衣應該清空了,」吳基正無奈說,過去正川總能趁12月前銷出庫存,以應付民眾換季大量丟衣。但此時,正川三棟、上千坪廠房全被舊衣塞滿。

大量的舊衣,除了肇因於近年快時尚消費趨勢,也因新冠肺炎疫情讓國際封城鎖國,經濟受創,導致舊衣難往外銷。

2020上半年,正川幾乎零出貨、零收入,每月還得燒上百萬成本養員工、支付提供舊衣的社福團體。下半年雖勉強出貨,但貨櫃難搶、運費高漲,有業者難敵衝擊,乾脆趁勢收攤。

富順纖維協理陳伯商也無奈說,近年品牌商縮短交期,逼得紡織廠提前備料生產。但碰上疫情砍單,廠內貨出不去,庫存已堆得「滿山滿海」。

以往庫存衣布,多銷往非洲和東南亞等地。但近年來,這些國家扶植自家紡織業者,開始抵制他國的庫存衣布進口,讓台灣業者只好花錢把過剩庫存當垃圾處理。

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組組長梁乃允指出,近年來,處理費愈漲愈貴,2015年時,一公斤才2.5元,2020年時,最高已喊到一公斤16元,足以蝕光廠商利潤。

疫情阻礙出口,正川回收廠老闆吳基正身後舊衣已堆滿倉庫。池孟諭攝圖/疫情阻礙出口,正川回收廠老闆吳基正身後舊衣已堆滿倉庫。池孟諭攝

欠原料!寶特瓶回收難救急

而回收料的供應來源,更是紡織業者的頭號難題。

國際非營利組織紡織交易所(Textile Exchange)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共使用5770萬噸聚酯纖維,當中只有14%是回收料。但,2010年就已達11%了,若按此成長速度,2030年要達100%,宛如天方夜譚(頁165表)。

由於目前聚酯回收料主要來自寶特瓶,致使紡織大廠為搶收更多瓶子,近年紛紛在海外投資回收廠,同時優化技術,讓回收料能用於高附加價值的長纖布料。

但黃全億直言,寶特瓶包材只占全球聚酯使用總量1/3,就算把全球近2400萬噸寶特瓶都回收製成再生材,數量也不足,反之,其餘2/3的聚酯用量,是用於生產紡織纖維。因此,回收紡織品才是長遠之計。

但,難的是,多數服飾是由不同纖維混紡而成,還得開發專門的回收技術來萃出聚酯。加上衣物還有拉鍊、鈕扣等異材質,回收再製難度遠高於寶特瓶,這,正是紡織業者卡關多年的關鍵。

循環紡織圖解圖/循環紡織圖解

搶訂單!陸廠積極靠攏永續

另外,國際大廠的競爭,亦讓台廠芒刺在背。

對紡織業來說,之所以得汲汲營營提升回收料使用的量能與技術,主要因為在「後疫情時代」,「永續」生產概念已成為王道。

紡拓會祕書長黃偉基觀察,「永續材質將比盛行多年的機能材質更重要!」而值此同時,隨著2020年全球供應鏈進行大幅重組,使得訂單也重新洗牌,因此,未來,使用回收料愈多的廠商,將愈容易得到訂單。

聚陽協理林恆宇就透露,目前,各大品牌商,已開始將訂單集中在能提供回收料、反應快的大型供應商,導致中小廠約莫三成以上會被淘汰掉!

雪上加霜的是,台灣紡織業的主要對手、中國大陸,近年也下重本,積極搶攻這類的永續訂單。

和友紡織副總卓欽倫就坦言,大陸業者致力於更新設備,比台灣的老設備更節能,甚至還主動向客戶提供各種環保數據作為賣點。

此外,陸廠除了一面提升回收料的設備效能,還低價競爭,「甚至不惜跟品牌客戶說,遠東賣多少錢,我就折多少賣你,」黃全億深感無奈。

從歐洲環保紡織認證Bluesign的數量來看,以往台廠遠遠超車中國大陸。但截至2021年2月,陸廠總認證量已達130家,已幾乎趕上台廠的160家了。

儘管目前中國大陸技術不及台灣,但梁乃允仍憂心,「品牌永續壓力下,如果台灣沒有快速跟上,很怕被大陸取代。」

尋出路!前進永續新「錢」景

面對種種危機,「循環紡織」被視為台灣紡織業的未來方向。

循環紡織,可謂循環經濟的紡織版,2017年艾倫•麥克亞瑟基金會即呼籲,時尚汙染嚴重,紡織品應設計更耐用、可再生,並採用安全永續的原料。而台灣是全球機能性紡織品製造大國,正和紡織品再生、原料息息相關。

卓欽倫解釋,過去寶特瓶回收料不足以解決舊衣問題,因此,目前台灣業者積極發展循環紡織,串起回收與製造,將來可望達到零廢棄和100%回收料。

梁乃允也肯定,台灣紡織業不僅上中下游完整,回收技術又領先世界,循環紡織肯定是絕佳機會,還能打造對手不易跨入的門檻。

只是,台灣要落實循環紡織,仍有兩項挑戰。

首先,產業上下游需合作串起循環鏈,但業者缺乏跨界整合經驗;其次,舊衣回收、分類技術成本高昂,如何商業化也是難題。

因此,目前產業串聯有紡織所領銜,找來回收商、光學設備廠、紡織廠,組起循環紡織台灣隊;舊衣回收方面,則有遠東新、新光合纖、南亞塑膠等大廠開發技術。

「世界盃足球衣的確很值得驕傲,但拜託別再說這個故事了,我們應該再往前看!」卓欽倫深自期許,台灣紡織業只要業者願意攜手串聯,共同投入循環紡織,相信會做出比當年寶特瓶回收紗更亮眼的成績。

過去以全球機能性服飾與寶特瓶回收衣,在國際闖出名號的台灣紡織業,能否「再度偉大」?關鍵在循環紡織技術、制度是否落地,產業界又能否攜手共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