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永續城市

台灣離「氣候難民」不遠了?台北車站10年內恐遭水淹!

台灣距離「氣候難民」不遠了?最新報告:台北車站10年內恐遭水淹!

2020年首爾漢江一帶因季風強降雨淹水。綠色和平提供

|

台灣與「氣候難民」的距離,恐怕不遠了!研究指出,10年內「海平面上升」就可能威脅台北、衝擊經濟。

近年全球屢傳森林野火、熱浪、暴雨致災等極端天氣事件,台灣近年也出現過缺水危機,讓產業營運與民生活動陷入動盪,氣候變遷衝擊經濟活動已不再罕見。

研究指出,極端海平面上升更可能在未來10年威脅城市經濟。赫見首善之都、台北,也名列其中!

台北、曼谷、香港、東京、雅加達、首爾、和馬尼拉,這七座亞洲著名的重要城市,皆為經濟重鎮、位於或鄰近沿海地區,如今卻都面臨一項共通危機:海平面上升。

綠色和平:2030恐淹台北車站、威脅台北24%GDP!

綠色和平發表《2030年極端海平面上升對七座亞洲城市之預期經濟影響》報告,就挑選台北、曼谷、香港、東京等七座亞洲城市,分析在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不積極減碳」(RCP 8.5)情境下,2030年極端海平面上升對城市GDP的潛在影響。

此研究結合美國氣候中心(Climate Central)和芬蘭學者Dr. Kummu開發的全球GDP資料,推估在RCP 8.5情境下,極端海平面上升會使得亞洲七大城共1500萬民眾、1829平方公里的土地有淹水風險,可能損及GDP達7240億美元(約新台幣21兆)。

 

拿台北市來說,研究顯示,若2030年面臨海平面上升與10年一遇的大水等綜合因素,預計台北市將有17%面積(46.93平方公里)、16.5%居民(43萬)受到淹水威脅,尤其淡水河沿岸地區影響較嚴重,甚至涵蓋重要的交通樞紐台北車站。

預估影響經濟價值達8290.3億元,等於占台北市GDP約24%。

海平面上升,重創亞洲七大城、台北第三慘

若將亞洲七大城受影響程度攤開來比較,儘管台北市在「受影響人口」(43萬)和「受影響面積」(46.93平方公里),在七大城中不算特別高,但在「受影響GDP占該城市總GDP百分比」這項,卻是第三高(24%)、僅次於曼谷和馬尼拉。顯示海平面上升對於台北的經濟衝擊,不容小覷。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皪心進一步指出,依台北市12個行政區來看,預估2030年受海平面上升和風暴潮影響人口最多的地區依序為「松山區、萬華區、大同區」。

研究推估臺北市2030年受海平面上升影響人數。綠色和平提供圖/研究推估臺北市2030年受海平面上升影響人數。綠色和平提供

此外,根據不同區域居民做分析,納入中低收入者、身心障礙者、需關懷獨居老人等社會脆弱度指標後,更可發現「萬華區」的社會脆弱度為北市最高,在風暴潮等氣候衝擊發生時可能缺乏衛生保健、建築結構修復、通訊、水和食物等資源,讓弱勢族群的生計更加艱辛。

張皪心呼籲,北市府應盡快重拾「台北市宜居永續城市自治條例」草案,並採取更多積極因應措施,像是將2050淨零碳排目標列入自治條例,規劃城市中長期減碳路徑;揭露城市氣候風險,強化以鄰里、社區為基礎的防災減災策略;還有更新基礎設施,以及建立預警系統等。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有防洪設施,大台北仍屬安全

其實回到2020年9月,當時綠色和平也有另一份研究,示警台灣海平面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然而,民間環保組織的研究是否過於危言聳聽?

《遠見》據此請教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獲得中心回應。

根據《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 2017—物理現象與機制》,分析臺灣沿海基隆、高雄、淡水、蘇澳等4處潮位站的歷年潮位資料,過去的海平面上升趨勢最近20年平均為每年3.4mm。雖然區域性仍會有差距,但在2100年之前,台灣附近海域海平面上升幅度目前評估約在1公尺之內。

災防科技中心分析,以台北市為例,現有河堤保護最低設計標準為6.5公尺,即便用海平面上升與淡水河最大暴潮位預估值3.275公尺來算,大台北地區仍在安全保護範圍內。

中心也強調,部分國外淹水模擬評估缺乏台灣高解析地形,而且未考慮河流沿岸防洪水利設施,可能高估台灣淹水衝擊。加上沿海地區均有海堤保護,初步評估,直接的海平面上升對台灣沿海低漥地區雖會有衝擊,但程度相對有限。

研究推估影響臺北市GDP與地理範圍。綠色和平提供圖/研究推估影響臺北市GDP與地理範圍。綠色和平提供

不只海平面上升,地層下陷、颱風暴潮威脅更甚

然而,中心反倒補充另一點,可能更緊迫的危機,「西南沿海部分地層下陷地區的威脅遠大於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談起淹水危害,中心還點出「暴潮衝擊」的潛在影響。

根據科技部的模擬評估,以西南沿海地區為例,當極端颱風發生時,會引發1至2公尺的暴潮,將增加河川下游出海口與區域排水的困難,導致原先因極端降雨所導致之淹水範圍的擴大與加重。

因此,災防科技中心直言,針對台灣沿海低漥地區的國土淹沒風險與可能衝擊,須同時考量海平面上升、地層下陷以及颱風暴潮之影響。

不論是哪一點危機,都宛如溫水煮青蛙。若持續視若無睹,誰也難保「台灣人與氣候難民的距離」還能有多遠?

延伸閱讀:泰國漁村消失、魚群窒死沙灘,又是氣候變遷惹的禍?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