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SDGs實踐

台灣紫斑蝶糟「路殺」,鏡頭下翩翩飛舞的美麗與哀愁

紫斑蝶的色彩非常的迷離夢幻。牽猴子

|

《消失的紫斑蝶》是台灣第一部院線上映的蝴蝶生態紀錄片,透過最高規格的攝影視野,呈現超乎想像的蝴蝶面貌。

生活在都市的你我,也許真的愈來愈難瞥見蝴蝶的蹤跡,牠們優美的身形、飄逸的姿態、婀娜的典雅,有時候就像極了愜意的小精靈,恣意地在花叢中飛舞、採蜜,偶爾欣賞那樣的舞姿,還真的令人陶醉。

然而,蝴蝶的身影,不只在城市中已經幾乎不見其行跡,就連鄉村中那種蝴蝶滿坑滿谷的畫面,現在都已成了追憶。

在早年的台灣,曾有「蝴蝶王國」的美譽,不僅是台灣有近400種蝴蝶的存在,標本製作的龐大市場,更在國際上頗負盛名。

台灣的蝴蝶怎麼了?在全新的紀錄片《消失的紫斑蝶》中,正是用紫斑蝶的視角,帶著觀眾看見蝴蝶的美麗與哀愁。

圖/追逐紫斑蝶初期,紫斑蝶在道路上「出車禍」,令人心疼。牽猴子

耗時5年、斥資數百萬,蝴蝶紀錄片大銀幕獻映

《消失的紫斑蝶》是台灣第一部以蝴蝶為主角的電影院線紀錄片,生態導演詹家龍耗時5年、花費數百萬,深入紫蝶幽谷,叩訪成千上萬紫斑蝶神秘避冬點滴,紀錄紫斑蝶在台灣的生命軌跡、窺探紫斑蝶奇幻的一生。

紫斑蝶越冬的奇景,是僅有台灣和墨西哥兩地能看見的,而墨西哥的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詹家龍表示,「我們要先認同自己的東西是一個寶藏,所以希望能透過電影《消失的紫斑蝶》讓這樣的自然奇蹟被更多人看見。」

詹家龍和蝴蝶的故事,最早是因為小時候姑姑所送的一本〈台灣的蝴蝶世界〉,自此開啟了他和蝴蝶的不解之緣,「我其實喜歡蝴蝶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牠美麗,自然就會喜歡。」

他分享,從愛蝴蝶、研究蝴蝶、為其保育奔走,到最後為蝴蝶拍攝一部紀錄片,其實是想要把自己一直以來說不出來的話,都放到影片裡面訴說,如果講完了、盡到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感,就可以不用再為那件事情煩惱。

「我想讓觀眾看電影的目的,就是開心、愉快、有故事,還要有點教育意義。」他表示,「生態紀錄片有個無法迴避的任務,就是寓教於樂,雖然我不太願意放進這些東西,但這又是生態在大眾賦予的任務。」

延伸閱讀:科學家解謎:當這個世界蜜蜂滅絕了,是什麼樣子?

自費貸款300多萬,購買好萊塢規格之超高速攝影機

詹家龍說,紫斑蝶的翅膀顏色,會隨著光線照射或角度而有所改變、呈現出閃動的「幻色」,這是一般攝影設備難以捕捉到的細微變化,為了讓觀眾也能欣賞到蝶翅的瞬間變幻、紀錄台灣的自然奇蹟,他特別貸款300多萬台幣,購買好萊塢拍片用的超高速攝影機,來達成前所未見的生態紀錄片拍攝任務。

他表示,若用一般攝影機拍,只會看到蝴蝶像一群黑影飛來飛去,只有一個方法,就是用4K、1000格的超高速攝影機去拍,才能把牠們的動作「凝結」起來,呈現最細微的變化,並讓這個珍貴的畫面呈現在大銀幕上。

「那個攝影機,就是世界上最好的超高速攝影機,4K畫質、一秒1000格,讓鏡頭就像是蝴蝶的眼睛,當我們能用蝴蝶的速度理解牠的世界,把快速的東西變慢時,就能感受到牠的魅力。」

詹家龍還說,「超高速攝影機可以拍到紫斑蝶所有細節,我也才知道蝴蝶有表情。」在鏡頭下,紫斑蝶可以在0.1秒內變化17種顏色,蝶蛹一週內也能變化17種顏色。《消失的紫斑蝶》中每一幕,都是台灣難以複製的生態紀錄,是為下一代準備的環境教育課,他期待看完該片的人都能喜歡上紫斑蝶。

圖/詹家龍以超高速攝影機,捕捉蝴蝶蛻皮、捕食、破蛹而出的瞬間,帶給觀眾微距細膩的視覺震撼。牽猴子

超高規格拍攝,檔案管理成了一大難題

他笑說,由於拍攝的影像檔案實在太大了,0.1秒的影像就要10GB、1秒的影像就高達1TB,檔案管理變成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他後來是用隨機刪檔案的概念在處理大量影像,「因為真的不知道該從何刪起。」

詹家龍分享,之所以選擇紫斑蝶,是因為大部分的蝴蝶,在冬天都會死亡,只有少數蝴蝶會過冬,紫斑蝶就是其中之一,而台灣的位置剛好在熱帶、亞熱帶之間,牠們一到冬天時就會大舉遷徙、到南部過冬,這是世界唯二的奇景。

由於紫斑蝶的棲地,最主要就是在平地和低海拔,這和人類的棲地是相近的,如果人類沒有把自己的棲地讓出來,紫斑蝶自然就會漸漸消失,他說,「用消失,是代表人類不知道紫斑蝶發生什麼事,這也是取名《消失的紫斑蝶》的主因。」

唯美畫面背後,靠的是無數的堅持和等待

圖/詹家龍的工作室中設有小型棚景,以利隨時工作。牽猴子

詹家龍感嘆,紫斑蝶數量愈來愈少的主因,就是棲地的減少和氣候暖化的威脅,1970那個年代,因為棲地沒有被破壞,所以當時的蝴蝶非常的多,甚至多到小孩子下課後可以去捕捉蝴蝶來賣錢,但這種光影早就不復存在。

多年來,靠著對蝴蝶的知識和理解,這些成了詹家龍在拍攝時的一大優勢,包含蝴蝶什麼時候羽化、羽化前會有什麼徵兆,這都要做好詳盡的研究,才能拍到最完美的畫面。

在《消失的紫斑蝶》拍攝期間,他上山下海超過上百次,他說,「蝴蝶不是演員,牠不會照著你想要的方式來拍,所以每個鏡頭都要拍上好幾次才能成功,這困難度不只是拍到就好,而是要如何才能拍得夠美。」

「最難的地方,是拍攝過程的不確定性,有時候可能等到一個恍神、正要放棄時,需要的畫面就出現了。」

也因此,在電影裡面,觀眾看到幾10秒的畫面,像是毛毛蟲在移動、蝴蝶覓食等,都是拍了3、4個小時以上才有的結果,特別是縮時攝影背後所煞費的苦心,可能是外人很難想像的堅持。

他也提到,為了拍攝這部紀錄片,自己貸了很多款,雖然有一些補助,但開銷依然非常的大,「畢竟這樣的影片,通常沒有什麼商業價值、只是一個教育的影片,就算在電影院上映,票房可能也不會太高,但我依然希望這部片,可以讓觀眾看完後省思自己,並受到紫斑蝶的啟發。」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