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學校永續案例

宣布不續任台大校長!管中閔:最想為台大留下「這項資產」

宣布不續任台大校長!管中閔:最想為台大留下「這項資產」

台大校長管中閔宣布不續任。池孟諭攝影

|

台大校長管中閔今(23日)震撼宣布不續任!表示考量已65歲、希望提早世代交替。日前他接受《遠見》專訪,曾提及最想為台大留下「這項資產」,似乎當時已做好不續任的準備。

23日,台大召開校務會議,65歲的台大校長管中閔宣布不爭取續任,期待及早世代交替。管中閔的任期剩下14個月,台大校方將啟動新任校長遴選。

曾陷入「卡管」案的管中閔,是在民國108年元月上任,擔任台大第12任校長。

今日管中閔在校務會議後接受媒體聯訪。他表示,他當然可繼續帶領台大,但台大可能需要更年輕的領導人,他明年屆滿一任時就已66歲,最好台大可做好世代交替的準備。

已跟家人說不續任,妻子「雀躍三丈」

管中閔提到年齡因素,令人好奇身體狀況?「你們覺得我身體有問題嗎?」管中閔幽默要大家去他臉書看看照片,近期有許多重量訓練的成果。至於家人反應,管中閔表示已跟家人說明不續任意願,太座聽到後非常開心,「簡直雀躍三丈!」

依〈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組織及運作辦法〉,各大學應於校長任期屆滿10個月前、或者因故出缺後兩個月內,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以遴選新任校長,並報教育部聘任。

日前他接受《遠見》專訪,曾提及最想為台大留下「這項資產」,似乎當時已做好不續任的準備。

台大校長管中閔宣布不續任,台大提供。圖/台大校長管中閔宣布不續任,台大提供。

以下是管中閔在9月接受訪問的精采摘要:

你知道2020年以來,企業討論最多的管理議題和人才需求是什麼嗎?答案是:「永續」。在疫情衝擊與全球氣候變遷下,ESG準則(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Governance,公司治理)已成為全球企業競爭力的新重點。製造業、科技業紛紛被要求落實「排碳淨零」,成為綠色供應鏈;金融業也嚴格檢視企業永續作法,推動「綠色投資」。

管中閔:未來大學、永續校園,是我最想留給台大的資產

當企業急著變綠,人才是否能跟上?身為台灣的大學龍頭,台大校長管中閔在2017年參與校長遴選時,就將「永續校園」作為未來治校承諾。

2019年1月就任校長後,馬上成立USR委員會與常設辦公室,規劃「台大永續藍圖」。2020年7月,更發表台大創校92年來的首本「社會責任報告書」。今年更推動台大管理學院與《遠見雜誌》雙強攜手,將於11月中旬首創「台大.遠見ESG永續領袖講堂」。

「未來大學和永續校園,是我最想留給台大的兩項資產,」管中閔接受《遠見》專訪時表示,「永續」思惟將是未來人才必備條件,也是台大人未來的DNA。以下是他接受專訪的精華摘要:

要面向未來,不是著眼過去

《遠見雜誌》問(以下簡稱問):為何2017年您參與校長遴選時,就將「永續」做為政見?

管中閔答(以下簡稱答):早在2015年,聯合國就宣布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昭告世界必須重視永續。只是過去,台灣或許覺得自己在世界地圖上相對渺小,在這類全球性議題上只是局外人。

我參加校長遴選時,一直強調一個重點,就是大學應該是面向未來,而不是只著眼過去問題。

大學,本就應該領導社會改變,需要探討與帶給學生的,比當前社會上正在做、正在想的事情,還要再領先一步,而不是跟在社會後面,等出現問題,才來趕著解決,那只會讓大學變成「補習教育」。

這也是為何我上任這兩年來,花最多時間和心力參與的,第一個是「未來大學」,另一個就是「永續校園」。

前者,台大已經連續兩年舉辦「未來大學高峰會」,推動學制鬆綁、課程創新,希望帶領所有人看見「未來大學將如何改變」;後者,是我接下來這一屆兩年任期,預計將投入最多心力的另一個項目,帶領大家看見「未來社會將如何改變」。

從未來的角度來看,「永續」必然會成為大學發展的重要目標,台大既然是國內龍頭,那「If not us, who? And if not now, when?」(如果不是我們做,那誰來做?如何不是現在做,那何時做?)

台大校長管中閔宣布不續任,池孟諭攝影。圖/台大校長管中閔宣布不續任,池孟諭攝影。

盤點優劣勢,規畫路徑圖

問:您怎麼帶領台大從倡議、推廣到落實永續與USR?

答:2019年上任後,我的第一件事就是,請老師們盤點台大做了哪些?又有哪些還沒做?

舉例來說,台大光是校內與永續相關的課程,就有超過9000門;很多老師甚至不自覺自己做的研究和永續議題有關,只是根據自身專長,投入環境議題、防災研究、環境變遷。學生社團活動更深入台灣偏鄉,甚至前進非洲、印度、大平洋島國,研究環境保育、人類生存等議題。

去年夏天,台大推出創校以來第一本「大學社會責任報告書」,就是揭露台大目前已經擁有的永續基礎。

有人會質疑,這些都是原本就在做的啊?但如果不知道現在已經做了哪些,也就不會知道台大具備哪些優勢、劣勢,哪些做過卻還不足,需要後續更多投入。

我和同仁說,接下來,台大對永續就要規畫出清楚的「路徑圖」。在現有基礎上,找出哪些事情要優先做、預計多久可以改進。

例如,我去年宣布,台大將在2028建校百年時,達成碳中和50%;2048年,達成碳中和100%的目標。這不是隨便喊價,而是檢視過目前台大的排碳量、減碳時程後,設定出來可執行的進步幅度,透過畫出「落實時間軸和路徑圖」,所有人也才知道每年該做到哪些。

今年,我預計將ESG從USR中獨立出來,成立「永續推動委員會」,下面將有不同的工作分組,盤點校園要做的永續項目,包括水、建築、能源、廢棄物等,分成八大面向,我已決定親自擔任召集人,並在今年11月15日校慶當天,和全校師生宣布詳細作法。

譬如,台大近期訂了三項短期目標:能源、交通與智慧校園,校園提高採用非石化燃料電力、校內全部採用電動車、未來降低燃油車進入校園,一步一步、具體而微地往目標前進。

這不只是一種對外宣示,更希望透過制度的建立,讓永續可以落實到全校每個人的腦海中,成為每個台大人的DNA,如此,永續才能成為學生畢業也能帶著走的知識,永續校園也不會因校長的更迭而改變。

結合產業知識,成自身專長

問:您對台大未來永續人才的期待?

答:過去,很多人都把永續當作「事不關己」,隨著國際對企業開始要求,才變成「非得執行的工作」。但如果台大在學校內透過這些規範來落實,就等於把這些「外部性的要求」,轉變為所有台大人的「內生化的基因」,思考自己可以在永續上做些什麼,甚至變成「領域專長」。

例如,一位理學院的學生,本科可能是化學,但透過永續相關的課程、活動、研究,開始思考怎麼把本科專長和永續議題做連結,未來他進入企業,面對廢棄物問題,或許就可以把相關知識結合產業現狀,轉化為新的永續作法。

持續推動下,我相信,一定可以慢慢把永續內化成學生思想體系的一部分,面對各種關鍵抉擇時,自然而然就會把永續放入判斷的架構內。當愈來愈多人具備這樣的想法,永續也就將變成台灣社會共識,而不再只是口號或被迫。

我擔任校長已經超過兩年,如果有人問我這段時間做了哪些事情,當然有琳琅滿目的成果可以說;但如果進一步問:10年以後有哪些還會被大家記得?我認為只有兩件,一個是未來大學、一個就是永續校園,因為,這將對「大學是什麼?」帶來根本且長久的改變,開創台灣,甚至世界新的未來,這就是我認為大學,以及台大最重要的價值。

首屆「台大.遠見ESG永續領袖講堂」,20位領袖開堂授課

台灣大學高階管理教育發展中心(SEED)與《遠見雜誌》攜手舉辦首屆「台大.遠見 ESG企業永續領袖講堂」,將於11月12、13日與19、20日共四天隆重登場,課程設計深度解析國內外永續趨勢,搭配企業前瞻觀點與案例分享。

本學程除了邀請多位熟悉ESG發展趨勢的台大教授授課外,還特別邀請指標企業與政府代表親身傳授,包括金管會主委黃天牧、玉山銀行董事長黃男州、台達電子永續長周志宏、台灣水泥總經理李鐘培、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等。

共20位領袖以「一日一焦點,連結產學雙領域」模式,共同解構ESG短中長期轉型升級策略,讓期待落實ESG的企業領袖,能深度掌握永續之道。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