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府近年倡議綠電,真的做得到嗎?《遠見》在COP26會上專訪全球綠電關鍵推手:RE100主席齊民斯。他強調,台灣想發展綠電,目標需務實,不能幻想明天一覺醒來就達標,「這些因素」也需俱足。
第26屆聯合國氣峰會(COP26)本週將結束,到底成效如何?未來全球與台灣的綠電發展又會往哪些方向前進?《遠見》社長楊瑪利在會上專訪關鍵人士「RE100」主席山姆.齊民斯(Sam Kimmins),分享第一手觀察。
「RE100」是由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與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所主導的全球再生能源倡議,2014年成立,初期目標是2020年前募集全球百家大型企業,加入的企業必須公開承諾在2020至2050年間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並逐年提報進度。
RE100企業會員的全球綠電總需求,目前已經超過G7任一會員國的總用電量,成果豐碩。而包括台積電、台達電、歐萊德等約13家台灣企業都是會員之一。從這裡,就可看出此組織的重要性。
COP26進展不少,唯獨中國缺席成效打折扣
目前為RE100主席的齊民斯,他於2017年加入此組織,在航運、航空、食品、建築和非政府組織的工作年資超過20年,業界資歷非常豐富。當一些專家憂心,本屆氣候高峰會COP26已淪於各國說空話的狀況時,齊民斯的觀察卻挺正面。
他受訪時,首先強調COP26目前的努力算正面,沒有偏離目標,進展是190多國領袖在2年前無法想像的,包括波蘭、越南等排碳大國制定了淨零的承諾,美國給予南非的補助款也到位,這些都是非常正面的訊息,當然也有預期落差,例如中國就沒有如一般預期地交出降低排碳的時間表。
台積電等指標性企業加入,綠電才推得動
至於身為綠電主要推手的RE100,怎麼看全球綠電的發展?
齊民斯表示,過去10年,全球風力發電的價格下降了50%,這對企業來說很不可思議,意識到必須正視綠電發展對企業營運的影響。
另外,RE100在啟動倡議後,就專注吸引有業界影響力的企業入會,也頗有助益。齊民斯認為,如台積電這類世界級企業願意加入,確實很有標竿效果。不過,他認為綠電要推動成功,關鍵因素除了企業,各國政府的態度也至關重要,
對此,RE100準備了一份給各國政府的「六大建議」說帖,藉此指導政府如何無痛的將綠電融入國家發展中。像是南韓就是一個成功例子,當地政府已立法為國內企業搜尋購買綠電的途徑,直接向供應廠商購買,效果很顯著。
台灣要跟進綠電,作法請務實
對於台灣發展綠電,齊民斯也提出建議。首先,發展目標必須切合實際,不要想著要馬上達成百分百,這不是幻想明天一覺醒來就會達標,必須先制定實際的目標,按部就班的實現。例如,全球第一個加入RE100的中小企業歐萊德,相關做法就值得推薦,因為歐萊德是規劃明確的先期投資後,「一步步達成目標,急不得的」。
清楚決策者有心要實施綠電,關鍵是解除諸多限制,一旦配套措施成立,使用綠電的成本就會大幅而顯著的下降。
另外,規模也是發展綠電的重要因素之一,就算陽光充足,沒有相關發電設施也是枉然,把規模做出來再配合國家鬆綁的友善政策,綠電發展才能上軌道,擴大市場規模、允許競爭場進入市場後,才會有效逐漸降低購電成本。
企業是否刻意「漂綠」要看意圖
同時,許多環保人士質疑企業近年瘋永續,不過是在「漂綠」(greenwash)。齊民斯針對此點強調,永續發展對於許多企業來說不只是理念實踐,也是轉型契機。
他相信企業的企圖心和轉型之間會取得平衡。而當各大企業向媒體表達對於環保的承諾時,這些公開宣示有其力量,會督促企業信守承諾。如果不是玩真的,很快會被外界戳穿。因此,他正面相信最後企業的成效,就算沒有摘下星星那樣遠,至少也會抵達月亮。
不過,外界如何監督企業實際作為?
他提醒,需要關注的是那些石化燃油公司、以及資助它們的銀行等,這些企業在環保議題上努力夠多嗎?有心的話,外界可以察覺這些企業在綠能投資的比例會從6%、10%、20%不斷的增加,而不是只有空話。
看來,台灣要擁抱綠電,立意很好,但是在專家眼中,仍需要更多因素到位,否則就恐陷入空談。至於全球企業的永續發展,是玩真的還是漂綠?在愈來愈多人關注下,自然會被督促改進。相信在COP26結束後,未來良性發展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