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糖投入「小農種碳」,發展土壤碳匯瞄準國內碳權
▋蘋果供應鏈注意!碳交所第二批國際碳權,擬納自然碳匯
▋台灣「這檔」高股息ETF去年報酬率43%,稱霸全球十大ESG基金
▋2023年電動車掛牌比重升至25%,全年營收寫新高
▋零售、餐飲業出列!促中小企業低碳化,經濟部智慧減碳補助開跑
台糖投入「小農種碳」,發展土壤碳匯瞄準國內碳權
「自然碳匯」是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之一,去(2023)年12月5日「世界土壤日」,國營企業台糖投入綠色消費者基金會和天地和氣公司倡議的「小農種碳」專案計畫。身為唯一透過甘蔗栽種增加土壤碳匯的企業,台糖預計最快2025年能有成果,將持續觀察有機質「固碳」成效及蔗園種碳潛力,再決定未來是否申請國際碳權認證或國內自願減量專案。
台糖說明,天地和氣小農重碳專案是規模500公頃以下的微型專案,目前集結約300位小農登記270公頃農地。這項專案已在2023年2月通過國際認證平台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立案審查,並取得6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正式登錄黃金標準官網,成為台灣首項國際土壤碳匯專案。
為響應開發土壤碳匯,2023年台糖拿出台糖柳營農場2公頃的蔗作地參與計畫,甘蔗是C4(四碳)作物,光合作用效率極高,也具有固碳潛力。台糖表示,甘蔗製糖末端會產生濾泥、煙灰、蔗渣等有機物,透過提高使用「濾泥」等有機肥料比例,可將化學肥料減半、提升耕地肥力,也能增加長期封存的土壤碳匯。
儘管如此,台糖強調現階段基礎資料仍待補足,該場域完成2023年與2024年期甘蔗採收後,會依循黃金標準方法學進行土壤基準線採樣,再送交農業部農試所進行土壤有機質和有機碳檢測。台糖表示,2025年結果出爐,將視情況建立土壤碳匯資料庫,「公司目前有1萬公頃甘蔗田,未來可自行成立專案,申請國際土壤碳匯認證的國內自願減量專案。」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蘋果供應鏈注意!碳交所第二批國際碳權,擬納自然碳匯
蘋果供應鏈注意!臺灣碳權交易所預告,第二批「國際碳權」商品預計最快今(2024)年3月交底上架,可望納入蘋果供應商所需的自然碳匯。碳交易平台是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催化劑,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國內碳權交易平台也將在今年啟動。
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受訪時分享,首波國際碳權交易成果雖高於預期,但目前開戶數不到百戶。由於台灣有不少中小企業仍在碳盤查基礎建設階段,尚未進展到碳中和與碳權交易,估計2026年至2027年急迫性才會浮現。宣導過程中,亦呼籲企業先進行盤查,評估自身需求再購買。
碳交所正積極籌備第二批國際碳權上架商品,持續與賣方、開發商接洽,力拼今年3月底至第二季間上架。田建中透露,由於蘋果公司(Apple)推動「碳移除」(carbon removal)碳權,即透過植樹造林、林地復育等方式達成減碳,因此這次國際碳權商品將考量納入蘋果供應鏈廠商所需的自然碳匯。
至於價格較高、每噸動輒100~200美元的「技術除碳」(technological removal,如碳捕捉、封存技術)碳權,確實有科技業詢問,但屬特殊需求,會等到下半年後才盤點。
至於「國內碳權」交易何時啟動,林修銘強調須配合環境部,待「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草案等相關法規出爐,會再與環境部協商國內碳權交易平台建置時程,可望2024年啟動。農業土壤碳匯、紅樹林海洋碳匯都是台灣發展機會,但須具備一定經濟規模,仍要考量成本效益。
台灣「這檔」高股息ETF去年報酬率43%,稱霸全球十大ESG基金
ESG投資正在台灣崛起,金管會也將建立永續金融環境視為優先。根據彭博資訊數據顯示,在全球十大ESG(環境、社會與治理)基金中,去(2023)年表現最佳的是,規模80億美元的國泰台灣ESG永續高股息ETF基金(代號00878,簡稱國泰永續高股息)。國泰永續高股息2023年報酬率達43.8%,表現超越台股指數與標普500指數26.3%的漲幅。
彭博資訊指出,國泰永續高股息基金追蹤MSCI台灣ESG永續高股息精選30指數,最大持股包括華碩、仁寶、英業達,這三檔去年漲幅都超過60%。根據國泰綜合證券,這檔ETF的資產規模在2023年增加約一倍。
不過,專家指出,ESG的風險迫使一些基金經理人從台股和大型科技股撤離。舉凡兩岸緊張局勢促使部分經理人減少持有台積電股票;水資源短缺恐怕會傷害半導體產業的價值;科技業帶來的能源消耗以及台灣綠色能源市場短缺都是影響投資者的關鍵因素。
2023年電動車掛牌比重升至25%,全年營收寫新高
經濟部統計處5日發布產業經濟統計資訊,分析2023年汽機車零售業營運狀況。由於原料情況趨緩、進口車交車量提升,電動汽車新增掛牌數比重提高到25%以上,累計2023年1月至11月營業額共7193億元、年增幅16.4%,創下百年來新高,2023全年汽機車營收可望飆破新台幣7500億元。
從占比來看,2018年電動汽車新增掛牌數占總新增掛牌數比重為2.2%,逐年攀升。2023年1月至11月電動汽車新增掛牌數為25.9%,大幅成長逾兩成,以台北市占比超過20%居冠、新竹縣蟬聯四年增幅最大。而燃油汽車新增掛牌數則因電動汽車銷量升溫,導致排擠效應、降至74.1%。
統計處分析,除了2018年因部分國產車銷售疲弱,導致汽機車零售業營收年檢2.9%,其餘年度在汰舊換新減徵貨物稅政策補助下,呈穩定成長。
此外,在國內推進高效率及新能源車輛發展下,汽車能耗標準參考國際做法,自2017年起實施整廠平均油耗總量管理機制(CAFE),電動汽車(含純電動車及油電混合車)新增掛牌數因此逐年成長,平均年增77.2%。2022年,二期新車耗能標準上路,再加上電動車享有貨物稅、燃料稅、牌照稅減徵及汰舊換新等補助,推升市場熱度。
零售、餐飲業出列!促中小企業低碳化,經濟部智慧減碳補助開跑
為協助中小企業因應國際減碳壓力、邁向低碳化,經濟部表示,今年持續受理「商業服務業智慧減碳補助」,受理期間為即日起至2024年11月30日或經費用罄止,補助業者以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為大宗,中小型業者可至平台申辦。
經濟部商業署說明,「商業服務業智慧減碳補助」自去年啟動,累計已補助163案計畫,核定補助金額約新台幣1億700萬元,目前計畫均在執行中。
商業署以餐飲業為例,企業可應用「智慧點餐系統」,以APP或掃描QR碼方式優化點餐流程,亦可分析進銷存貨資料及預測食材用量,減少食材報廢,降低碳排放量。另一方面,導入「即期品銷售平台」,讓消費者快速獲得惜食商品資訊,降低食材報廢率,還能增加企業收益。
至於批發零售展業方面,商業署表示,企業可導入「進銷存管理系統應用」,以系統紀錄訂單資料,優化進、出貨頻率,節約物流趟次,減少油耗、降低碳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