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ESG暨CSR歷屆報導

綜合績效電子科技業首獎〉鴻海宣示EPS+ESG,邁向企業淨零之路

原文自《遠見雜誌》2022年05月號〈 解密鴻海雙E方程式 邁向淨零之路  〉

鴻海獲《遠見》CSR暨ESG獎之綜合績效電子科技業首獎,由鴻海發言人巫俊毅(右)受獎。張智傑攝

| 攝影 張智傑

你對鴻海的第一印象,還是「血汗工廠」嗎?鴻海近年來在ESG各方面已進步不少,陸續獲國內外機構認可,形象大幅翻轉。今年更首度獲得《遠見》CSR暨ESG獎綜合績效類電子科技業首獎。鴻海ESG為什麼轉趨積極?董事長劉揚偉接受《遠見》獨家專訪,揭密轉型歷程。

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將手掌平放腰間,邊說:「我們這個產業,很常被別人看成這樣子(低人一等),但我要告訴大家,我們的ESG也能很厲害。」 

鴻海集團擁有全球上百個據點、100萬名員工,更是台灣營收最高、年營業額近六兆元的企業,逼近台灣一年GDP產值的三成。這家巨型集團,論國際影響力不輸台積電,其近年的改變,也足以掀起全球ESG的漣漪。 

回顧2020年12月時,劉揚偉出席國泰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曾有一段有趣對話。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指出,國泰在過去四、五年要做利害關係人議合,去拜訪鴻海,感覺當時鴻海對ESG並不清楚,有點不得其門而入,直到2019年後,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拜訪劉揚偉董事長,一次深談後才改變。 

當場,劉揚偉笑回:「有心,頑石也會點頭」。 

形象翻轉〉加強溝通與透明,改變看得見 

以前的鴻海,被外界冠上「血汗工廠」「不願意溝通」「不夠透明」等不符ESG的形象,這些都在這幾年有了改變。 

2019年以前,鴻海不會如其他上市公司一樣,每季固定召開法說會,各家分析師與媒體記者,都要各憑本事去了解鴻海。 

但在2019年劉揚偉上任董事長後,每季召開法說,各級主管不時在記者會、論壇中亮相。此外,還陸續更新官網、開設Facebook、Linkedin、Twitter等社群媒體,顯示主動跟外界溝通的努力。最近連公司名片都打算重新設計,一新氣象。 

從CSR報告書也可看出鴻海改變的端倪。過去報告書多僅30多頁,但近年來報告書動輒編纂至130多頁,顯示願意揭露在ESG的作為。 

圖/林珮萱整理

劉揚偉接受《遠見》專訪時,我們問他,鴻海改變了嗎? 

劉揚偉指出,其實過去創辦人郭台銘對員工、社會一直非常關心,默默做了很多,但不覺得需要花時間跟外界說明。在缺乏溝通下,導致許多誤會。 

劉揚偉以「血汗工廠」為例,「外界誤解滿大的,」指出自己曾在美國高科技業工作過,「你覺得我在血汗工廠待得下去嗎?」 

因此,他就任董事長後,決定把內外溝通做好。例如在大陸深圳園區推出開放富士康活動,邀請員工家屬、周遭市民參觀工廠,只是做到一半就爆發新冠疫情而暫緩。 

對法人,不只每季召開法說,還有很多小型會議,希望讓他們更了鴻海,也希望借其他人的眼睛來告訴鴻海哪裡沒做好。「開放與溝通這兩項,的確是大家覺得我們最大的不一樣,」劉揚偉說。 

EPS+ESG〉永續雙引擎,賺錢也能愛地球 

除了溝通開放,劉揚偉近兩年也帶領集團逐步落實ESG。2020年,他喊出「EPS+ESG」雙E並重的策略目標。 

他表示,EPS要放在前面,因為企業一定要賺錢。但只有EPS,那只是一家賺錢的公司,必須加上ESG,對社會、對地球好,才是可以永續經營的公司。 

他也給予自己很大的期許。「我接這個位置,我一直在思考,這是台灣營收最大、規模最大的公司,可以為台灣做些什麼?」既然政府把ESG目標訂出來,就要有人領頭做,其他公司才會起而效尤,「我覺得在這方面,(鴻海)當仁不讓,我們要起一個帶頭作用。」 

但是,鴻海關係企業龐大,光集團公司就3、400家(去除各區域重複計算),光中國大陸就有超過40幾座廠區,每一廠區又都是數萬人以上的超大規模。另外還有6000多家供應鏈廠商。困難度與複雜度,真是罕見。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左)與現任董事長劉揚偉(右)在2021年10月的鴻海科技日上,一同介紹MIH第一款電動車。但兩人的領導風 格大大不同。鴻海提供

要達到雙E目標,必須有步驟、有方法。第一步是先把ESG的組織架構好。 

早在2007年,鴻海集團就已經成立了CSR委員會,並且設置環保長,推動節能、減碳、減廢等工作。之前,集團旗下各公司的CSR專責人員將近1000多人。近來為了加強落實ESG,又進一步整合相關人力。目前鴻海董事會已成立永續委員會,由董事長親自帶領,擔任主席,下有ESG三組專門人力,負責推動三大構面。「我會親自擔任兩年主席,再交出去,」劉揚偉表示。 

裡應外合〉強中央富地方,幫事業單位找路 

劉揚偉指出,「事業單位有非常大的競爭壓力,大部分時候沒辦法思考其他事情,」因此必須強化鴻海中央,由中央協助事業單位優化ESG等非直接業務工作,此謂「強中央,富地方」。一反過去的鴻海,傾向弱中央、強地方的管理風格。 

此外,由於規模非常龐大,鴻海必須比其他企業更具耐心規劃,加上試點、複製,才能解決規模過大的挑戰。 

第一階段與外部單位合作,不斷收集國內外最新資料。第二階段,與顧問公司訂定執行計畫與目標。光這兩階段,鴻海已經花了一年多的時間。 

2020年8月,劉揚偉第一次到台灣大學後EMBA(E勢泮)演講,分享他在美國待了20年,從美國學到最多的,是西方人做事的方法,值得東方人學習。例如西方人做事分成三步驟:先收集資料,再拆解,再提出解決方案,亦即把問題拆解成若干子問題,再逐一解決的方法(Divide & Conquer)。  

過去一年多年,鴻海就透過積極參與國內外ESG倡議組織,經歷快速收集資料、拆解問題、提出解決方法的過程。 

目前鴻海已響應、加入的倡議行動與國際組織包括「氣候行動100+」、全球環境資訊揭露平台(CDP)、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資訊(TCFD)、科學減碳目標(SBTi)等。「加入這些組織,逼著我們(往前),還有一些正在洽談中。人都比較懶,需要一些激勵措施,」劉揚偉說。 

長期觀察鴻海ESG的程淑芬指出,劉揚偉上任後,鴻海大幅加大、加速資訊揭露,也願意面對法人闡述理念,甚至身為碳排大戶,仍勇於訂下承諾。例如,鴻海就是第一家響應「氣候行動100+」碳排目標的台灣企業。 

訂SOP〉從買千人的菜到推動ESG都要方法 

訂出目標後,第三階段的執行,則採取試點、大量複製的方法。 

這也是鴻海大量生產的經驗:首先找最優秀的人才,打造第一條生產線,磨出SOP後,再大量複製,速度就會快。落實ESG,也是一樣。 

劉揚偉舉了一個生動例子說明 ,「鴻海10幾、20萬人的工廠,放飯時,從供應到最後一個吃完,一小時全部結束。」當組織很大,第一個要有耐心,第二個要有步驟,沒有做不到的。 

例如,到菜市場買菜,如果只買一個人的菜,很容易,不需要先計畫,到那邊去看再決定就好。但是如果買一千人的菜,沒有想清楚,就會到處亂跑,還買不齊全。 因此只要前面規劃時間愈多,有耐心,執行是容易的。 

舉例來說,在追求環境永續方面,今年4月中國大陸深圳龍華科技園區取得UL 2799廢棄物零填埋「金級認證」,認證範圍占地2.3平方公里(相當於九座大安森林公園面積),為全球第一座綜合生態示範園區。未來,鴻海將逐步將這個廠的SOP推動到其他廠區,預計2025年前,達成五個廠區獲得認證的目標。 

同樣地,擁有6000多家全球供應商的鴻海集團,也得靠試辦,找出SOP,再大量複製的方法,來帶領供應鏈集體迎向ESG與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 

劉揚偉指出,不合規供應商會溝通、輔導,再不濟則停止採購。相對地,鴻海未來也會導入ESG評分系統,高分的供應商能分配較多訂單。 

至於鴻海關係企業,則從母公司與合併財報的七家子公司開始,再逐步推廣至各旗下集團企業。 

淨零挑戰〉2050年前需減2950萬噸碳排 

面臨國際社會到台灣政府已經提出2050凈零碳排的目標,鴻海又要怎麼因應呢? 

過去幾年來,鴻海已在減碳方面展現成果。2021年每單位產出的碳排,比2015年已下降23.17%,主要為節能與投資太陽能電廠。 

如今鴻海宣示加入SBTi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以2020年為基準年,必須每年下降絕對碳排4.2%, 2025年降低21%,2030年降低42%,2035年降低63%。

圖/毛凱恩整理

其實鴻海集團也已完成範疇一到三的碳盤查,包括集團子公司300多家,直接碳排每年約500多萬噸(範疇1+2),若是加上範疇3、供應鏈6000多家的話,每年碳排總量約2950萬噸(範疇1+2+3)。 

面對這麼大的凈零量體,問劉揚偉,不緊張嗎?不會壓力很大嗎?他說,「我覺得不會壓力大,為什麼不會?要找出來一個路徑,那個是很難。一旦找到,就是執行,那有什麼困難?」他說,他只怕有一個目標,不知道怎麼去達成,「找不出來方法,喔,那就完了,那就壓力很大。」 

目前鴻海也規劃,鴻海與七家主要子公司,從一年大約2000億新台幣的管銷研費用中,預計撥出1%做為ESG專用,約20多億新台幣,這不光只是費用,而可能是投資。 

實踐ESG〉成果出現,逐漸獲肯定 

劉揚偉上任近三年,ESG工作得到大幅推展,第一線的鴻海環保長洪榮聰很有感。 

他大方分享,過去他主要工作在確保鴻海符合環保標準,業務相對局限,劉董上任後,給他更大空間,「我可以思考五年後、十年後的鴻海會是什麼樣子。」 

因此洪榮聰得以揮灑創意,解決問題。例如他設置物聯網汙水偵測系統,甚至嘗試利用無人機來監控空氣品質。能開發這些前衛方案,讓洪榮聰覺得,工作比以前有趣,也對鴻海更有幫助。 

鴻海的改變,也讓程淑芬很有感。她最感動的是去年疫苗荒時,鴻海捐贈國人500萬劑德國BNT疫苗,「我想他們不是為得獎才捐,而是台灣真的有這個需要!」 

近來鴻海在ESG的表現已陸續受到肯定。今年第一次勇奪《遠見》第18屆CSR暨ESG獎綜合績效類電子科技業首獎。 

《遠見》評審團認為,鴻海的進步看得見,自主開發供應商查核系統,結合本業推動AI教育,給予員工各項福利等措施,均超越同業水平。 

不只如此,鴻海也陸續獲得富時羅素(FTSE Russell)等國內外機構肯定,堪稱近年在ESG進步最多的台灣大型企業之一。 

劉揚偉坦言,鴻海在ESG方面,目前已找到七成的路,還有三成要努力。 

他希望同仁繼續努力。鴻海利害關係人無數,遍布全球,如何發揮影響力,帶動世界永續轉型,已是責無旁貸的企業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