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央行:企業過度使用碳權抵換不利減碳,恐衍生碳洩漏、漂綠問題

為減緩氣候變遷衝擊,未來經濟活動須朝向低碳經濟轉型邁進。shutterstock

|

碳有價時代來臨,中央銀行指出,國際間實施碳定價機制,面臨整體碳減量不足、碳定價各國差異大且碳權交易透明度低等3大挑戰,恐難達成「巴黎協定」的目標,並提醒若企業過度使用碳權抵換,反而不利減碳。

全球暖化加劇,引發氣候變遷,不只對全球帶來深遠影響,也對經濟金融帶來嚴峻挑戰。為了減緩氣候變遷的衝擊,國際間已有共識,未來經濟活動須朝向低碳經濟轉型邁進。

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COP21)達成「巴黎協定」,提出全球升溫控制攝氏1.5度目標,具有重要意義;而後,主要國家陸續承諾淨零排放,並推出轉型策略。台灣也實施碳費並建立碳權交易所,循序實施碳定價機制。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各國均朝淨零轉型前進,不過中央銀行在「全球化與永續發展」的簡報指出,各國政經環境、產業結構、政策考量、施行期間長短及施行方式等存在差異,國際間實施碳定價機制恐面臨碳減量不足、碳定價各國差異大、碳權交易透明度低等3大挑戰,難達成「巴黎協定」目標,並衍生碳洩漏、漂綠等問題。

央行說明,不論是以價制量的碳稅、以量制價的碳排放交易系統(ETS),現行實施碳定價機制涵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有限;而且碳價尚低,使得「巴黎協定」目標難以達成。

部分國家有限度開放中間商及金融機構參與ETS排放配額交易或開發相關金融商品,希望增加市場流動性並增進價格效率,但央行認為,此做法也提高價格波動性,並增加市場投機性。

圖/全球暖化加劇引發氣候變遷,不只對全球帶來深遠影響,也對經濟金融帶來嚴峻挑戰。張智傑攝

碳權抵換方面,央行提出看法,直言企業若過度依賴碳權抵換,宣稱達成淨零排放目標,而不從營運面減少自身碳排放量,恐使整體減碳效果不彰。

央行指出,部分國家准許運用碳權抵減部分碳稅或減少須於碳排放市場購買的碳排放配額,但多設有抵換上限及品質限制,就是為了避免企業過度運用碳抵換而不積極減少自身碳排放量。

另外,央行補充,自願性碳權交易市場因市場透明度低及碳權品質良莠不齊,也曾引發漂綠質疑。

延伸閱讀:台灣碳交所3月挑戰碳權愛馬仕,每噸100美元起跳的「自然碳匯」

本文轉載自2024.02.22「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