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專家觀點

永續發展三面向「環境、社會、經濟」,應是「包容的同心圓」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執行長顧洋,梳理CSR、ESG到SDGs的背景脈絡。張智傑攝

| 攝影 張智傑

企業該如何達成低碳永續的目標,得先搞懂CSR、ESG,以及SDGs等關鍵概念。

  • CSR可以是「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或「企業永續報告」(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
  • ESG 最早見於聯合國2004年發佈的「Who cares wins」報告,強調企業應重視環境、社會和治理對其長期財務表現的影響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三個基本原則:基於人權的作為、一個都不能放棄、性別平等及女性賦權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講座教授、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執行長顧洋,分享在永續發展中最常出現的概念,並梳理背後相關脈絡。他認為,要談永續發展,得先回顧過去資本主義、工業革命的歷史。

從18世紀資本主義、工業革命興起後,開啟經濟面向主導發展的時代,強調競爭、效率和零和等。到了19世紀以來,經濟及社會面向爭鬥的暗歷史,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摩擦、衝突和對抗。

然而,基於資本主義、工業化的發展下,造成生態浩劫,不僅受到全球高度重視外,也並不永續。就在1950年代開始,環境保護的理念開始興起。

放眼全球,無論是已開發、開發中、低度開發國家,都面臨到不同的發展困境。

全球、企業再到個人,似乎不願犧牲現有的便利,來避免加諸對未來資源的浩劫,或是對未來環境的傷害。即便全球經濟持續成長、社會持續分裂和環境持續失衡,矛盾愈來愈大。

顧洋觀察,目前許多政治和企業政策,還是將經濟、社會與環境危機分開治理。他提醒,永續發展絕對不是單純談「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環境發展」的任一面向,而是要整合來看。

企業社會責任、企業永續報告都是「CSR」

顧洋提到,CSR其實可以涵蓋兩種意思,一為「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一為「企業永續報告」(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

「企業社會責任」指的是,企業對於社會及政治決策的影響力日益深遠,其追求持續成長與獲利的動力,造成全球經濟、社會、環境的變動,企業利潤(自利)和社會利益(公益)間的考量需要深入探討。

學者Archie B.Carrell在1979年提出「企業社會責任金字塔」(Carroll Pyramid of CSR)觀念。其中,將企業社會責任分為,經濟、法律、倫理、慈善的四個層次,這是目前被許多企業廣泛被接受的企業社會責任架構。

另一個CSR,則是企業永續報告(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

顧洋回憶,1990年代以前,很少有企業願意透露環境和社會相關資訊,因為大家不願意和利害相關者溝通,深怕會引起利害相關者的負面反應。

但隨著時代遞移,也有愈來愈多的企業,提供公開透明、可查證、易於瞭解、有意義、標準化的管理資訊,來提升內外部溝通效率建立公開承諾、律己履行的機制。

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ESG」

1990年代開始,聯合國也陸續推動永續發展的重要歷程。

在1987年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當時對永續發展的定義,「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發展」。

顧洋表示,這份文件特別強調生生不息、跨世代的概念。然而,他提到現在仍有些企業運用上述的永續發展定義,但他認為這距今超過30年,已不適用於當代。

2000年,參與聯合國千禧年大會的國家,共同簽署「聯合國千禧年宣言」,

並承諾在2015年前要達成8項「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簡稱MDGs)。

近年來大家都在講的ESG,最早見於聯合國2004年發佈的「Who cares wins」報告。該份報告強調,基於經營者或投資者的社會責任與企業風險管理,企業應重視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對其長期財務表現的影響。

他指出,ESG的考量是基於兩個出發點:經營者或投資者的社會責任、企業風險管理。內涵也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當前已是促成全球經濟創新轉型的重要推手。

永續發展的三面向「環境、社會、經濟」,究竟應該是什麼樣的關係?顧洋形容為「包容的同心圓」。意思是,同心圓的中心點為經濟、是人類社會運作的核心活動,第二層是社會,最外的第三層則是整個地球環境。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2012年,聯合國發表「我們想要的未來」,提出「永續發展的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作為2016-2030年間的全球發展願景。過去,聯合國發表「跨世代」的觀念雖然重要,但是SDGs更強調多元且永續的概念。

顧洋解釋,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有17個永續發展目標,其中又涵蓋169項細項目標、230個參考指標。務必得先了解背後的三個永續發展目標的基本原則。

這三個基本原則,分別是基於人權的作為(Human Rights-based Approach)、一個都不能放棄(Leaves No One Behind),以及性別平等及女性賦權(Gender Equality and Women`s Empowerment)

永續發展目標的主軸,包含人類、地球、繁榮、和平,以及夥伴關係。人類對應到ESG強調的社會,終結任何形式及程度的貧窮與飢餓,使所有人都能尊嚴且公平的在健康環境中發揮其潛力。

地球對應到ESG中的環境,保護地球環境免於破壞,包括藉由永續消費與生產、資源永續管理等行動。繁榮對應到ESG中的經濟,保障所有人都能享受繁榮滿足的人生,以及自然和諧的經濟、社會等發展。

不容忽視的課題:和平、夥伴關係、正義的良善治理

在SDGs上,多了兩項主軸,也就是「和平」、「夥伴關係」。和平指的是,建構和平、公正、及包容的社會,讓所有人免於恐懼及暴力。沒有和平就沒有永續發展,沒有永續發展也沒有和平。

夥伴關係則是宣示全球團結的精神,特別要關注最貧窮、最脆弱人們的需求以及所有國家、利害相關者、以及人的參與。

從MDGs走向SDGs,在全球化蓋念之外,也涵蓋多元全面的經濟、社會和環境面向,並強調和平、夥伴關係的良善治理。國際和國家都必須建立對社會、經濟和環境規劃運作模式的共識。

「面對新問題,需要有新的方法來解決,」顧洋表示,從聯合國過去發表的MDGs,再到近期所發布的SDGs,都強調「轉型」的重要性。

當面對永續發展目標有認知差異時,區域、世代,部門之間的差異,可能造成對永續發展的認知對立。因此,顧洋強調,「建立共識愈來愈重要。」

他舉例,投票雖然可以快速、有效解決意見分歧問題,但也會造成團體的分裂。問題就在於,即便少數會服從多數,但卻很難做到「多數尊重少數」。

最後,顧洋重申,隨著ESG浪潮來襲,已從過去「為股東創造利潤」的資本主義,翻轉至「為社會創造價值」的思維。ESG將是成長中的勇敢新理念,嘗試解析全球企業治理核心問題,提供全方位規範架構。

本文摘錄自《臺北大學X遠見ESG企業領袖講堂:ESG從觀念到實踐》課程重點內容

《遠見》自2021年底,開啟「ESG企業領袖講堂系列」,與國內多家大學共推課程,協助企業培養走向淨零路上的關鍵知能與實戰能力。講堂開辦至今,班班額滿。為傳遞進步觀念,特別取得授課教師同意,將課程內容精華,集結成文。

邀請您鎖定《ESG遠見》頻道,汲取寶貴的綠色知識錦囊。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