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向來堅持永續理念,並成立全球第一家零碳美妝企業的歐萊德董事長葛望平,對即將上任的環境部長、氣象達人彭啟明寄予很深的期許,希望彭準部長能開創台灣節能減碳的新紀元。
彭準環境部長 您好,
猶記得去年底我們在COP28杜拜現場Podcast的交流會談,您從多年來累積的觀察總結,「解決氣候變遷的關鍵,完全要靠Top-down。」期許上位者,無論是企業或政府,都必須要有決心,帶領大家往正確的政策方向前進。
前美國副總統 高爾在COP28開放他所共同創立、堪稱目前世界最詳盡的溫室氣體排放資料庫「氣候追蹤」(Climate TRACE),免費給大家使用,高爾慷慨激昂地提及,「再生能源投資、電動車、儲電技術的發展,都以非常明顯的速度增長;但最可怕的是「化石燃料補貼政策」,導致目前仍有80%的能源是必須來自化石燃料的供給。」高爾直擊核心強烈表達「地球已進入沸騰時代,搶救氣候變遷時間緊迫,技術、資金都不是問題,唯一的阻礙是政府政策。」試想,如果政府可以下定決心不再補貼化石燃料,世界將會大幅改變能源供給的型態,市場技術也會獲得更多增長的機會。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政府政策是驅動企業落實減碳的重要推手
當政府法規帶頭改革,企業就必須調整它的運營策略。因此當歐盟去年正式拍板2035年禁售燃油車時,Toyota社長無預警地宣告提前卸任,坦承企業經營的極限,逼迫正式面對電動車的全球趨勢。
台灣環保意識開啟的很早,領先日本將近20年,可歸功於當年政策的制定。早在2002年,郝龍斌環保署長就大力推動限塑,規定民眾在14類場所必需付費才能取得購物用的塑膠袋。反觀鄰近的日本,是直到2020年才藉由東京奧運示範塑膠回收再製,例如,運用近 25 噸回收塑膠 3D 列印出 98 座頒獎台,並在同年落實塑膠袋收費制度,於 2022年再進一步推動「塑膠資源循環促進法」。
我曾在蘇格蘭格拉斯哥COP26全球氣候峰會提出,「回收再製是循環經濟的最後一哩路」,今年世界地球日主題再次聚焦「塑膠」議題(Planet vs. Plastics),聯合國環境大會首部具法律約束效力的《全球塑膠公約》(Global Plastics Treaty)將於2024年底出爐,期望終結塑膠時代。
近年,世界法規的積極施行,都在強烈引導各國政府正視自身國家相關政策的制定,如何帶領企業落實減碳,減緩氣候變遷,以拯救日益暖化的地球。
循環社會的成功關鍵,將在於通路法規對上架產品的包裝規定
數據顯示,台灣在2002年購物用塑膠袋約每年使用200億個,2023年降至90億餘個,成果驚人。然而,目前的發展也面臨瓶頸,例如,六成以上的塑膠袋用量來自傳統市場與夜市等,尚未納入禁用規範;另一方面,台灣塑膠回收率高達八成,相較於全球回收不到一成,實屬資優生。然而塑料的回收再製運用,距離全球2040年前減塑60%的目標,我們仍有很大努力的空間。
欣聞環境部公布「資源循環零廢棄」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中,納入了源頭減量、循環使用等規範,近期也考慮擴大使用場域的限塑範圍。然而,其中尚未看到針對「通路上架產品的包裝規定」。
望平認為,企業的生產製造,最終是透過市場通路去做販售。如果政策可以規定上架的產品包裝必須使用PCR(Post-Consumer Recycled)消費回收再製材料使用,除了對一次性的包裝有導正作用,也無需擔心消費者是否會做到回收。換而言之,當回收可以進入有價化的市場系統時,就會自然形成一個趨勢。
台灣天然環保類標章,應納入凡通過BIOBASED 生物基天然永續認證
我相信,您一定認同「去石化是恢復生物多樣性的第一步」。美國政府近年提出BioPreferred計畫由美國農業部USDA管理,其目的為增加生物性產品的購買及使用。其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天然化妝品法案》明確規定,任何生產或銷售貼有天然標籤的化妝品,都需要通過「碳14檢驗法」,也就是必須送往實驗室檢驗。這如同對產品進行DNA檢驗,嚴格控管並證實天然來源的產品品質。
地表上幾乎所有物質,都可以用這個方法來檢定並計算出「天然」與「非天然」的百分比,也完全符合ISO組織所發布的化妝品天然有機指引「ISO 16128」:化妝品的天然,就是「非石化」。
而此生物基認證的運用範圍,大幅涵蓋個人護理產品、家庭與辦公用品、建材、包裝、餐飲服務等。我強烈建議,台灣政府以此為基準,積極追上國際永續趨勢,將Biobased 生物基天然永續認證納入天然環保類標章。
期待台灣同步2026歐盟開啟反漂綠法規
近年綠色浪潮席捲,在永續商機的誘惑下,市場上號稱天然產品的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地崛起,靠著華麗文藻,堆砌出所謂的永續品牌或或減碳淨零碳中和、友善環境產品,藉此取信於消費者,只要沾到一點邊,就可自行宣稱。
漂綠之行日漸興盛,聯合國祕書長與專家們大聲疾呼,是時候為漂綠畫出紅線,歐盟更在今年初對漂綠亂象投下震撼彈,全力保護消費者不再被綠色行銷術語,或是不具第三方公平驗證的產品訊息所誤導,並協助人們做出正確的購買選擇,同時,歐盟成員國必須在2026年以前,將此指令轉化為國家法律。
地球正沸騰,加劇的氣候變遷亂象,無時無刻不在警惕我們,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當我們無所畏懼、真實地正視它時,一定可以化危機為轉機;當今的綠色技術與資金都已成熟,我們就差在「對的政策」,這正是決定地球存亡加速與成敗的關鍵。
這是望平對未來環境部真誠提出的建議與期許,我相信彭準環境部長您一定擁有足夠的領導智慧帶領著大家。
期待與您一起努力,讓世界環境變好。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ESG》立場
(作者為歐萊德創辦人/董事長暨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