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生態電廠再加一!雲林台西風電廠打造「蝙蝠屋」,與當地生態共榮

雲林縣台西鄉在建立風力發電廠時,意外遇見一群蝙蝠「原住民」。unsplash by james-wainscoat

|

台灣又多了一座生態電廠!雲林縣台西鄉當地在建立風力發電廠的過程,意外遇見一群蝙蝠「原住民」。學者如何評定這群蝙蝠獨特價值?台電又如何精心幫忙打造獨特新家「蝙蝠屋」?最終促成「住房率」高達95%的結果?

台灣有哪些生態電廠?位在雲林縣台西鄉的台西風力電廠,正屬於這類。它在建廠過程,意外發現了一群珍貴的蝙蝠「原住民」。就此展開了一段蝙蝠生態大救援!幫助牠們蓋新家,遷居新家。

首先,來了解這個電廠的建立淵源。過去曾經是蝙蝠重要的棲地,因規劃建置風力發電廠,恐怕影響生態,當時用特別專案啟動「蝙蝠棲地搬遷計畫」,不單是透過棲地補償方式,引導蝙蝠遷移至風場南側新棲地。截至目前為止,搬遷的「住房率」高達95%,同時也展開一場全台規模最大的蝙蝠研究計畫。

圖/「蝙蝠棲地搬遷計畫」引導蝙蝠遷移至風場南側新棲地。pexels by hitchhike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蝙蝠「原住民」,熱愛吃昆蟲

早在 2017年12月,台電規劃在雲林縣台西鄉設置的4部陸域風力機組,就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建置計畫正式展開。預計這4部風機機組將帶來年供2300萬度電的經濟效益。台電環境保護處處長温桓正指出,在環境背景調查階段,就意外發現,風機場址附近有為數不少的蝙蝠棲息,發現有至少600隻蝙蝠居住在那裡,這些蝙蝠中,又以「東亞家蝠」是數量最多的物種。

台灣蝙蝠學會專案研究員周政翰表示,東亞家蝠是以昆蟲為主食的蝙蝠,光光單是一隻蝙蝠,每天晚上覓食就可以吃掉500~1000隻昆蟲。簡單來說,「家蝠可以幫助我們吃掉蚊子或其他害蟲,」牠們夜間默默做的事情,是無法輕易被取代的。甚至,「如果沒有了牠們,我們要用多少殺蟲劑才能解決蟲害問題」?

擔心蝙蝠被風機打,用生態補償工法

「蝙蝠飛行時,會不會被風機擊中?」「蝙蝠飛比較近時,會不會被氣流捲入受創?」周政翰表示,因風機運轉造成蝙蝠死亡,嚴重程度有時更甚於鳥類,這個狀況在歐美的研究報告中是已經被證實的。

根據研究資料顯示,西方國家約在1970年就開始研究蝙蝠生態,台灣一直到2000年初才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台灣大概晚了30年。

圖/歐美研究證實,風機運轉造成蝙蝠死亡,嚴重程度有時更甚鳥類。unsplash by clement-falize

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李亞夫指出,在風機生態風險議題上,蝙蝠受到的影響不會亞於鳥類。

另外,從國外的研究報告中發現,因為河口沿岸會是昆蟲生活與孕育的主要場所,陸地上有植物、水、光等吸引昆蟲的條件,在食物鏈的生態下,自然也吸引蝙蝠出沒。

此次透過「生態補償」方式來保育蝙蝠,簡單說,就是將人類經濟活動對給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源造成的破壞,及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給予補償、恢復、綜合治理等活動的總稱。

170個蝙蝠屋協助遷移有成

圖/台電參考外國「棲地補償」做法,規劃在蝙蝠遷移路線上設置「蝙蝠屋」。取自台電

累積不少生態電廠經驗的台電深知,能源建設與蝙蝠之間的生態共融行動絕非易事。為了降低風力開發對這群夜行嬌客的影響,開始參考外國「棲地補償」做法,從2020年起,規劃在蝙蝠的遷移路線上設置「蝙蝠屋」。

台電總經理王耀庭表示,「要讓原來這些在地生活的蝙蝠,想辦法讓牠搬一個家。」目標是電力的開發與生態保護,可以共存共榮。

除了多次現場勘查與記錄外,台電在巢箱設置前,也多次邀集蝙蝠專家、林務局、生態調查公司、工程顧問公司及雲林地方鄉親與環保團體一同參與「台西風力蝙蝠巢箱生態共融保育交流活動」,希望透過不同單位與立場,找到共同交集。

蝙蝠屋製作,則找來同樣位在雲林的水林鄉黃金蝙蝠生態館館長張恒嘉指導。製作完成的蝙蝠屋必須以人力爬梯方式,一個一個的架設到離地至少3公尺的防風林木及電桿上,防風林地崎嶇不平、電桿旁緊鄰水溝,都增加了施作的困難度。

台電先後於台西風場周邊、南側防風林及電桿設置蝙蝠屋,逐步引導蝙蝠遠離風場。

圖/台電於台西風場周邊、南側防風林及電桿設置170個蝙蝠巢箱。取自台電官網

台電先後吊掛了100個蝙蝠屋,要將蝙蝠由風機預定地北側防風林,引導至2公里距離的南側防風林,達到降低風機運轉對蝙蝠的影響。同年7月,就觀察發現第一隻蝙蝠入住蝙蝠屋。研究人員將入住的蝙蝠套上翼環,每個月持續追蹤紀錄與分析。

3年多來,已經累計超過1700隻次的蝙蝠使用,住房率高達95%以上。2024年3月,繼續在風場南側防風林及電桿上增設70個蝙蝠屋,讓蝙蝠繼續遷移。

台電強調,工程整地避開蝙蝠繁殖季節,採分區分段進行,並設置即時感應系統,未來風機運轉若偵測到蝙蝠或鳥類大量遷徙,可遠端調控降載或停機,兼顧穩定供電與環境生態。

長期以來,人類的經濟活動成為破壞生態的凶手。因此,如何在追求經濟發展同時,亦做到保育生態,已成為生態共融檢驗的指標。如今看來,雲林台西風力電廠,已成與蝙蝠共存的新典範。

延伸閱讀:你知道「生態薪水」嗎?協助保育瀕危動物還可領6萬獎金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