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已讓地球發燒中,今年夏季北美洲創下史上最高溫紀錄,數百人殞命。 「熱死人」已經不是天方夜譚,國際知名期刊也發出紅色警訊,地球持續升溫將危害人類健康。
新冠肺炎疫情彷彿為全世界按下暫停鍵;然而,氣候變遷的速度並未因病毒停歇,若人類沒有採取即時、有效的補救措施,來自大地的反噬,可能會在未來造成更多死傷與災情。
這並非危言聳聽,更不是高遠的道德議題,而是迫在眉睫的死亡危機。
名列國際四大醫學期刊之一的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每年匯整學術機構和聯合國的研究,以氣候變遷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為題,發布年度報告《刺胳針倒數》(Lancet Countdown) ;2021年10月公布的年度報告(The 2021 report of the Lancet Countdown on health and climate change: code red for a healthy future),更被稱做人類健康的「紅色警戒」。
老人、孩童、弱勢,成熱浪最大受害者
報告中,研究團隊沉重地揭露:從高溫、野火、大水等44項指標來看,全球氣候變遷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有增無減,極端高溫已成為氣候相關的主要殺手,氣候變遷也使熱浪變得更加頻繁和強烈。
首先,以人們最有感的高溫現象而言,節節高升的氣溫不只讓人們揮汗如雨,更會真的「熱死人」。
例如,在極端氣候及「熱蓋效應」(heat dome)下,加拿大和美國西北太平洋地區6月的氣溫一度逼近攝氏50度,創下北美史上最高溫紀錄,屢屢傳出電纜融化、車窗爆裂的災情。這一帶氣候向來舒適宜人,當地許多家庭並未裝設冷氣,遭逢突如其來的高溫威脅,數百人因此不幸殞命。
對此,《2021刺胳針倒數》也指出,「65歲以上老人、1歲以下嬰兒,以及社會上的弱勢群體」,是高溫威脅的最大受害者。
以全球範圍來看,在這場無一倖免的熱浪危機中,身處「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中低水準國家的人們,由於缺乏降溫設備及城市綠地,成為過去30年「高溫脆弱性」(heat vulnerability)增幅最大的族群。
高溫引怒氣,負面推文暴增155%
令人心驚的是,高溫除了奪命,更對人類社會的各個層面造成影響。
根據《2021刺胳針倒數》描述,過去40年來,人們因酷暑而無法安全從事戶外運動的天數日漸增加,生活在人類發展指數低國家的人們,2020年更因為高溫威脅,平均每天少了3.7小時的戶外運動時間。
人們的工作狀態也因高溫而受限,光是去年2020一整年,全球因極端高溫損失的潛在工時高達2950億小時,其中79%發生在人類發展指數低的國家農耕產業。
除了對人類生理健康與經濟運作產生嚴重影響,高溫也成為籠罩在人們心理健康上的沉重烏雲。
《2021刺胳針倒數》文中闡明,研究團隊分析從2015~2020年間全球發送的60億則推特(twitter)推文,發現在高溫期間,人們在推特上發布的負面貼文,竟比2015~2019年的平均值增加155%,可見極端高溫已然成為危害人類心理健康的未爆彈,嚴重者更可能導致輕生。
全球野火燒不盡,濃煙蔓延至北極
高溫逼人之外,另一項可怕的極端氣候現象威脅,就是令人聞之色變的森林野火(wildfire)。事實上,受到高溫及乾燥氣候影響,2021年,美國加州野火燒不盡,一路延伸至內華達州,濃煙烈火吞噬了人們安居樂業的家園,造成數萬居民流離失所。
森林野火不只發生在美國,鏡頭轉向地中海沿岸,土耳其從7月底至8月初,短短10天內竟爆發近200場森林大火,土國總統府稱為「全國性災難」。與此同時,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在高溫、乾旱、強風,以及當局的消極放任之下,火舌吞沒了千頃土地。
綠色和平俄羅斯辦事處的林業專家雅洛申科(Alexei Yaroshenko)強調,西伯利亞地區野火燃盡的面積,已超越希臘、土耳其、義大利、美國、加拿大火災地區總和。俄羅斯氣象監測機構「Rosgidromet」更警告,西伯利亞大火產生的濃霧,已在2021年首次飄至北極,為地球的氣候危機燃起狼煙。
各國政府現正努力協助人民找尋應對酷暑的方法。美國10月宣布,計劃為面臨酷熱條件的工人制定新的保護措施,塞維利亞和雅典的官員最近則宣布,正考慮比照颱風防災的規則,準備為日後來襲的熱浪命名。
《2021刺胳針倒數》也提醒,氣候變遷,讓森林野火風險與破壞力大幅增加。
相較於2001至2004年,2017~2020年時,全球「野火暴露」(wildfire exposure)的人日(person-days)平均增加21萬5531天。總體而言,2017~2020年中,在列入統計的185個國家中,有134國的野火暴露天數上升。
然而,這樣的增加趨勢並不「平等」,事實上,在32個人類發展指數低的國家中,共有27國增加野火暴露,占比約83%;在64個人類發展指數極高的國家中,有40國增加野火暴露,占比約62.5%。正如同高溫對全球不同地區、族群,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一般,森林野火的現象,也再次印證嚴峻的氣候危機,除了是來勢洶洶的奪命武器,更成為加劇全球不平等惡況的加速器。
高溫引發暴雨,洪水侵襲歐、日、中
彷彿災難片般的末日場景還未止息,與高溫烈焰同步席捲人類社會的,更有從天而降的災難性暴雨,由於全球暖化造成更多水分蒸發,讓大氣中水分含量隨之增加,不僅提高年雨量,更讓許多國家洪水氾濫。
7月,西歐便發生百年洪水,淹沒了主要幹道、引發土石鬆動、捲走路上汽車、摧毀房屋建築,更造成德國逾百人死亡、數百人失蹤;鄰近的比利時地區也傳出數十人死亡的噩耗;在英吉利海峽另一頭的英國倫敦,連日暴雨同樣造成猛獸般的大型洪水,讓道路彷彿運河,商場、地鐵淪為汪洋一片。
無比諷刺的是,這場暴雨落下的時機,正巧是全球51國元首前往英國格拉斯哥參加聯合國氣候變遷峰會(COP26)的預備會議之際。
豪雨釀災不限於歐洲地區,7月,日本靜岡縣熱海也因暴雨引發土石流災情,摧毀多座房屋,讓許多居民的生活毀於旦夕;中國河南省也在同月下旬遭到雨彈強襲,造成汽車、房屋損毀、交通癱瘓、斷水斷電斷網等噩耗,逾千萬人受災,死亡人數更達數百之譜;到了8月,中國湖北也傳出慘烈水災,影響逾百萬人。
對此,美國總統拜登(Joseph Biden)上任後,也針對氣候變遷設置跨部會的新機構「氣候變遷與健康公平辦公室」(Office of Climate Change and Health Equity, OCCHE),這也是美國首度針對氣候變遷設置的聯邦機構。
不過,OCCHE每年獲得的聯邦預算僅3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8325萬7600元),對這個肩負龐大使命的辦公室來說,根本無法支應,缺乏相關人員和預算,仍是美國面對氣候變遷的難題。
佛羅里達州邁阿密戴德郡(Miami-Dade County)設立一個新職位「高溫長」(chief heat officer),因應接下來可能頻繁出現的高溫氣候。邁阿密戴德郡市長卡瓦(Daniella Levine Cava)在4月的記者會表示,高溫長的任務,主要協助市民們適應日益炎熱的氣候,尤其是相對欠缺資源,來克服這些挑戰的有色人種社區和低收入居民,首創美國之先。
卡瓦指出,邁阿密2020年的均溫超過攝氏40.5度,悶熱天氣總計41天,預計2050年,悶熱天數將攀升到88天。
邁阿密新任高溫長吉伯特(Jane Gilbert)已開始制定相關對策,包括設置更多遮陽棚公車站,以及在經濟落後社區種植更多樹木,她語重心長地說:「高溫是所有氣候變遷影響的第一殺手。」
確實,包括美國在內的多數國家,至今仍缺乏足夠的城市綠地保持涼爽,樹木、植被,這些是保持城市涼爽,並拯救生命免於酷暑傷害的重要利器。
極端氣候不斷升級,降低人們防疫能力
熱浪噬人、野火燎原、洪水蔓延,這一幕幕好像科幻片般的情景,與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同步上演,讓許多人只得奮力躲避新型冠狀病毒追擊,同時,又要逃離高溫、大火、暴雨的突襲,人類被迫參加一場玩家在其中疲於奔命的生存遊戲。
《2021刺胳針倒數》指出,在2020年的6個月中,共計發生84起洪水(flood)、乾旱(droughts)、暴風雨(storms),影響的範圍包括正與新冠肺炎疫情奮戰的5160萬人。「這些災害的影響不斷升級,降低人們對緊急公衛事件的應變能力。」此外,氣候影響也可能削弱各國還債能力,阻礙實現「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進度。
全球公衛系統正因新冠肺炎疫情亮起紅燈,然而,將全副注意力投注在防疫之際,也別忘了,地球的健康已閃著紅色警戒燈,唯有各國政府及每個人積極應對,才能避免讓這些「災難片」真實上演。
畢竟,能使得上力改變這場生存遊戲結局的人,終究只有玩家們自己。
熱蓋效應
Heat Dome,又稱熱穹效應,當夏季陽光使地面或海洋上方的空氣變暖時, 這些空氣就會衝入大氣層,在高壓下形成一個流動緩慢的熱空氣圓頂,將熱浪籠罩在某個區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