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稅收優惠狂加碼四倍,能培養新富綠領人才,成為打敗川普利器?
▋葡萄酒產量大減17%,都是極端氣候惹的禍!義大利卻反對歐盟永續農業政策
▋旅日注意!日本第一個「猛暑日」到來,今年夏季氣溫恐再創新高
▋歐盟新政策:所有航空公司飛歐盟會員國,都得繳交汙染物排放數據
▋傾國之力成為天然氣發電亞太樞紐,菲律賓新政引環團抗議
拜登稅收優惠狂加碼四倍,能培養新富綠領人才,成為打敗川普利器?
11月美國總統大選戰鼓聲聲催,現任總統拜登、老對手川普首場辯論在6月18日登場,而就在同一次,拜登也公布清潔能源補貼最終規則,希望讓美國綠色產業的工作內容、工資和傳統化石燃料產業相比更有競爭力,也實現拜登的願景,也就是美國應對氣候變遷,將創造數百萬薪酬優厚、福利良好的職缺。
2022年8月通過的《降低通貨膨脹法案》,預計將提供3700億美元的太陽能、風能、電動車補貼。美國財政部表示,向工人支付符合當地水準的薪資,並符合《降低通貨膨脹法案》項目,且雇用學徒的企業,如果尋求該法案稅收抵免,稅收抵免可比原先法律規定6%,再增加四倍。
「在化石燃料產業,我們的經驗是,他們過去100年來支付最高工資、福利。但過去幾十年迅速發展的再生能源產業,情況並非如此。」北美建築貿易聯合會(NABTU)主席麥考維(Sean McGarvey)觀察,隨著這些新規則實施,必然拉抬再生能源產業人員從業薪資,而且會帶動數十萬人加入此產業,這些人不只會得到中產階級水準薪資,也會有良好的醫療保健、退休福利。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葡萄酒產量大減17%,都是極端氣候惹的禍!義大利卻反對歐盟永續農業政策
美食王國義大利,過去向來以品質上乘的番茄醬、葡萄酒、橄欖油聞名,然而受到極端氣候影響,義大利統計局資料顯示,去年農作物產量比起前年下滑3.9%,其中葡萄、橄欖等重要作物更大減11.1%。甚至,出口產量高居世界第一的葡萄酒,去年產量也比前年大幅降低17%,倒退回七年前水準。
義大利統計局指出,過去一年接連的極端氣候事件,影響許多重要作物。例如,原本該是橄欖開花季節的春天,因為天氣異常寒冷、潮濕而使收成遭受衝擊。今年情況並不比去年更好,義大利南部、西西里島、薩丁尼亞島的作物收成、牲畜成長都受到異常乾旱影響,傳出壞消息。
面對歐盟力推永續農業,義大利農民在今年2月也參加橫跨歐盟各成員國的抗議活動,反對以廉價進口歐盟其他成員國農產品。為順應民意,在歐盟希望成員國2030年以前1/5土地、海域導入恢復自然原始生態措施下,義大利政府表態反對。但這種短期討好選民,卻可能長期失去環境競爭力的作法是否妥當,也在該國內部引起論戰。
旅日注意!日本第一個「猛暑日」到來,今年夏季氣溫恐再創新高
夏季是國人赴日旅遊旺季,但今年日本天氣可能比想像中更熱。日本氣象廳在6月12日表示,位在東北福島縣的伊達市,氣溫在當天下午1點55分達到35.2˚C,象徵「猛暑日」來臨。
福島並不是唯一一個在6月中出現異常高溫的地區。就連首善之都東京,也在近日動輒出現超越30˚C的高溫。日本氣象廳預測,繼去年創下有史以來最熱夏天後,日本今年可能再次經歷酷暑。
英國旅遊、文化雜誌《Time Out》建議,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酷熱夏天,旅客到日本旅遊時,不妨嘗試待在室內的活動,而日本也有不少創新產品,如內建涼風扇的夾克、降溫頸圈、涼感衣、裝在涼傘上的電風扇,可以幫助遊客在夏日日本旅遊時保持涼爽與舒適。
歐盟新政策:所有航空公司飛歐盟會員國,都得繳交汙染物排放數據
歐盟正在擬定計畫,要求航空公司自2025年1月起,要提報自己在對抗氣候變遷的貢獻,並持續追蹤二氧化碳、黑碳、氮氧化物、水蒸氣等排放數據。然而,《路透社》指出,在國際航空公司要求豁免後,歐盟執委會正朝放寬該計畫方向前進,只要是國際往來歐洲航班,都可以在兩年內不受上述規則限制。
此一新規則,在航空業界引發極大分歧。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要求豁免長途航班,而歐洲廉價航空瑞安航空(Ryanair)、易捷航空(Easy Jet)則呼籲應該一視同仁,把長途國際航班也納入規定。
IATA進一步表示,目前技術並無法準確監控航班非二氧化碳物質排放,而且這種排放監測要求,應該是要航空業者自願才對。一旦範圍擴大到歐盟以外的航空公司,也有可能引發法律問題。
傾國之力成為天然氣發電亞太樞紐,菲律賓新政引環團抗議
菲律賓正全力發展燃氣發電,計劃興建中的發電站,有20座都是燃燒天然氣發電。不只如此,菲律賓更誓言要成為整個亞太地區的天然氣樞紐。不過,此舉也引來菲律賓國內環團反彈聲浪。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菲律賓身為一個容易受到極端氣候災害影響的島國,卻還在追求加速造成氣候災害的骯髒燃料,」菲律賓非營利組織能源生態和發展中心執行主任阿朗西斯(Gerry Arances)表示。
另一位專家則指出,天然氣不管是燃燒,或尚未燃燒時,都會成為全球暖化的幫凶。菲律賓的未來成長,其實可以完全依賴再生能源。由於天然氣需要經超低溫冷卻成液態,再用特殊油輪將其運送至菲律賓,發電成本並不低,而且會帶來其他環境成本。
例如,該國巴丹群島省(Province of Batanes)漁民最近就發現,即便菲國魚類出口量成長,但該省附近漁獲量卻明顯下降,疑似是發電廠、過度捕撈所致。
對此,菲國能源部化石燃料局長阿巴德(Rino Abad)接受《今日日本》(Japan Today)採訪時表示,相較於汙染更嚴重的煤炭發電,該國選擇成本更低、更清潔的天然氣發電,「我們不能只依賴再生能源增加能源供給。」
此外,阿巴德也強調,菲國佔東南亞整體天然氣使用量不到4%,而印尼、泰國等國的天然氣使用量是菲國數倍,代表菲國仍有極大潛力發展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