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下游暴雨致中國洞庭湖潰堤,卻反增電力業者利潤
▋韓國推電池回收新政策,三年後電動車變便宜
▋AI吃電怪獸來襲!Google去年排碳反比前年增13%
▋十年近千人因熱傷害死亡!美國擬推勞工保護法令
▋英國大選變天,陸上風電政策出現大翻轉
長江暴雨致中國洞庭湖潰堤,卻反增電力業者利潤
受到極端氣候影響,中國長江的中下游下起暴雨,導致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潰堤,不只大量稻田淹水,還有超過5000人流離失所。不只如此,山東、四川也有洪水風險,北京當局警告,包括長江、黃河在內的幾主要河流,均有潰堤風險。
中國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袁佳雙表示,受到氣候變遷影響,中國未來幾年,將會出現更多極端氣候事件。而中國氣象局也開始40年來首次農業資源分區工作,以幫助農業調適。
該中心另一位副主任賈小龍指出,今年中國東部、西部、中部地區7月份氣溫,將比平均高出1°C到2°C,熱浪風險增加,可能會減少棉花、稻米等作物產量。而東部會因為強降雨、洪水,增加土石流等災害風險。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同時,高溫也將推升電力使用需求。中國國家能源局警告,極端氣候對電力生產、基礎設施將帶來風險,電網營運商應該要確保供應安全無虞。但彭博社也發現,強降雨將增加中國今年水力發電量,並提高中國長江電力在內的電力業者利潤。
韓國推電池回收新政策,三年後電動車變便宜
從2027年開始,韓國電動車價格可望大幅降低。原因是7月中,韓國政府公布一項新計畫,希望透過建立舊電池利用、再回收系統,解決廢棄電池對環境帶來日益嚴重的威脅。
《韓國先驅報》(Korea Hearld)指出,韓國政府將要求電池從電動車移除前,先進行性能評估。自2027年起,電池不得再與車輛零組件一起報廢。無論是車主拆除電池前,還是車輛發生事故後,或是製造商召回車輛時,都必須安排強制性的電池性能評估。
這項評估,將檢核電池的剩餘容量、電壓,以及維修、檢查和召回紀錄。評估後,電池會被分成三個等級,包括:再製造、再利用或回收。再製造等級的電池,經過修理後,可重新組裝回電動車;再利用等級雖不適合再裝回電動車,卻可以用在儲能等其他產品;回收等級電池通常外觀已經受損,可以經過加工,提取有價值的金屬,像是鋰、鈷、鎳。
除了這套回收制度,韓國政府也計劃在2025年以前導入再生原材料認證系統,要求新電池在2031年前應包含特定比例回收材料,如16%的鈷、85%的鉛、6%的鋰、鎳,以對應歐盟規定,並幫助韓國出口商達成國際標準,出口時能符合認證。
AI吃電怪獸來襲!Google去年排碳反比前年增13%
AI盛世來臨,卻連帶也讓用電需求暴增。以Google為例,三年前雖制訂一項具有雄心壯志的計畫,承諾到2030達成淨零碳排,也就是排放到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不會超過所移除的量。但Google在7月中發布報告顯示,2023年碳排量不只沒減少,反而還比2022年增加13%,更比2019年基準年飆升48%。
Google指出,去年碳排增加主要原因是AI和數據中心需求增溫,都需要大量電力運轉。智庫哥倫比亞永續中心(Columbia Center on Sustainable Investment)主任薩克絲(Lisa Sachs)建議,Google應該和清潔能源公司開展更多合作,也應該要投資電網。
但其實,Google雖耗電增加,但再生能源使用也同步提升,去年全球數據中心、辦公室所消耗能源中,有64%是無碳能源。Google也表示,數據中心能源使用效率,是業界其他數據中心的1.8倍。
Google永續長布蘭特(Kate Brandt)向美聯社表示,到2030年實現淨零,是極具雄心的目標。「我們知道這不容易,方法也得不斷演變,以應對更多不確定性,包括AI對環境影響的未來。」
十年近千人因熱傷害死亡!美國擬推勞工保護法令
隨著高溫盛夏已成各地新日常,美國也有3600萬勞工每天的工作環境都處在高溫警報環境下,因而政府在7月中研擬新政策,保護這些人免於熱傷害,將是第一個和高溫相關的勞工保護法令。
這些勞工,主要包括在農場工作的畜牧業者、送貨員、建築工、廚師、倉庫與廠房內工作的勞工。2023年,美國有2300人死於和高溫相關疾病。而根據歷史資料,從1992年到2022年間,全美共有986人因為高溫而死亡。
新政策將要求雇主識別高溫熱傷害,制訂與高溫疾病相關的對應計畫,並對員工、主管進行相關培訓。同時,工作場合也需要安排休息時間,提供遮蔭處、飲用水,並為勞工進行高溫適應訓練。若違反以上規則,罰則也將大幅增加。
相關規定目前只在加州、科羅拉多州、俄勒岡州、明尼蘇達州、華盛頓州等傳統民主黨較有優勢的州實行,但過去一年,佛州、德州這兩個共和黨執政的州,卻反其道而行,防止地方政府要求為戶外勞工提供高溫保護。 因此,美國政府的這項計畫若要聯邦正式法令,可能還得面臨各大商會、資方反對。對首場總統辯論後,聲勢節節敗退的總統拜登而言,能否堅持底線,各界都在關注中。
英國大選變天,陸上風電政策出現大翻轉
英國日前變天,改由工黨執政,連帶也使能源政策出現大翻轉,特別是陸上風力發電。2015年,在保守黨前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執政時期,對陸上風電設設下諸多限制,只要地方有任何反對意見,即可終止提案項目。但新任財政部長李維絲(Rachel Reeves)才上任沒多久,就直指「將終止保守黨對陸上風電設施設下的荒謬限制。」
李維絲進一步表示,陸上風電的開發案,審核決策應在中央進行,由能源部批准或否決,而不是放任地方議會逕自決定,「過去14年保守黨執政,是拒絕為艱難決策負責的模式。新政府將會不同,我們沒有時間可以浪費。」
英國艾塞克斯大學團隊在今年4月發表研究顯示,只要使用不到3%的英格蘭土地建設陸上風電、太陽能,可以產生目前13倍的再生能源,足以支應英格蘭所有家庭用電需求兩倍以上。
由於過去英國在實現清潔能源承諾方面,遠遠落後目標,專家對此多表正面看法。環團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科學、政策、研究負責人柴爾斯(Mike Childs)表示,英國新政府正運用國家巨大再生能源潛力,讓自己在能源轉型全球競賽中,重新成為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