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ESG暨CSR歷屆報導

就算沒得獎,企業也能有收穫

參加CSR評鑑 企業甘苦談
就算沒得獎,企業也能有收穫
|

第九屆《遠見》CSR企業社會責任獎企業甘苦談。

本土企業‧CSR經理人的心聲 

過程雖然煎熬,但可洞悉未來方向 

參加遠見CSR獎好多次了,為什麼願意連續這麼多年參選,我想應該是憑著一股信念吧!

這是各企業極力爭取的獎項,雖然過去幾年都沒獲獎,但我們仍不氣餒,每年還是準時報名,希望透過參選檢視CSR的表現。

不能光捐款,還要發揮所長 

參與評選,其中甘苦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從接到通知開始就進入備戰狀態,對內蒐集資料,再進行匯整和撰寫,由於有些題目沒有一定答案,得自己拿捏、評估,過程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備受煎熬!」

為了讓提報內容更豐富、完整,我們內部更深入思考、檢討推動情形,找出哪些地方做得還不夠好,必須繼續努力,及未來可發展的方向,透過這些,讓我們對未來要走的路,有了更清楚的想法。

其實企業推行CSR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達到全面溝通和全員認同?

常常執行單位懷有滿腔熱血,卻被業務單位以「沒有效益」為由而裹足不前。所以要先做好內部溝通、建立共識,高層的支持非常重要,有這把尚方寶劍加持,推行才會順利。

透過這項比賽讓我們學到很多,從準備資料到實際上陣,每次的加強和磨練,都是成長的好機會,我想能夠參選,應該就是榮譽了。 最後想分享的是,企業想永續經營一定要和本身的核心業務結合,CSR不能僅止於慈善捐款,還要能結合本身專長、發揮自己特色,才有機會勝出。

外商公司‧CSR主管的心聲 

把握學習機會,觀摩同業祕訣 

參與CSR評選活動,等同企業每年一度的「練功」時間!除了能知道其他企業的CSR推動現況,也能藉此自我盤點,確認我們的投入是否發揮預期價值。從專案的初始意念、目的、執行方式、成效、未來規劃,做一次詳細的體檢。在撰寫申請書時,案子過程點滴常像紀錄片回顧般浮現。

由於我們的CSR部門直屬於總經理,獲得充分授權,能主動視社會環境的發展與需求,自己找出關注的議題、訂定計畫。

然而,其他單位都有其組織任務,因此推動CSR時很難全面落實。例如,二手物資的募集,業務單位常因為忙,募到的商品總是較少。再來,主管雖認同CSR理念,但不易落實到部門運作上,曾有同仁因投入CSR活動,被主管認為「工作不力」。

老實說,是否參加CSR評鑑?我們也很猶豫。不但準備資料相當耗時,對回覆問題也不見得能有很強表現,加上我們的公司規模與競爭者的差距,有如小蝦米對大鯨魚,勝算微乎其微。即使如此,每年在一番天人交戰後,還是選擇遞出報名表。

但我覺得,跟組織事務「上行下效」的道理一樣,當領導者真心想推動某件事,就會要求部門主管,甚至將之訂為目標。要將CSR理念內化為企業DNA,除了領導者的身體力行,更直接作法就是將CSR的參與和業績考核連結。

參加評鑑應視為一種觀摩過程,而非審視CSR績效的唯一指標,交流與學習的意義大於得獎。

CSR輔導顧問的心聲 

透過評鑑自省,有助進行風險診斷 

《遠見》推出CSR評鑑,儼然成為台灣最重要的CSR獎項,確實提升了企業實行的意願。參加評鑑除了增加本身在CSR領域的知名度,還能提高員工向心力。

然而,爭取獎項是動力;卻也是壓力!有些企業沒做多久就期待得獎,反而模糊CSR的真諦。有的企業很認真做,也有不錯成效,但準備過程中,常因無法及時取得資料,或趕不及交卷而作罷。中小企業又常認為本身資源不夠,不可能與大企業比較,望之卻步。

有些外商因總公司對在地數據的揭露有限制,無法填寫必要資訊;抑或雖在世界各地有不錯表現,卻認為在台影響力不夠而婉拒。

曾經有一位外商CSR人員說,我們是以大中華區為實行區域,資料包含許多地區,難以分別計算,如果在中國的CSR資料不能用的話,成果就乏善可陳了!

我發現企業執行CSR時,往往部門愈多,難度也愈高。實際參加過一次,就會認知到它像包山包海的「全民運動」,絕非短時間能完成。且CSR承辦者幾乎都非專責人員,根本無法負責如此龐大的工作,除非高層直接指示,否則第一線的人很難主動。不過,由於國際大廠對供應商的要求、NPO/NGO的監督、加上競爭人才市場的壓力,不少企業的心態逐漸從「不得不做」;變成希望成為這方面的「標竿企業」!

這樣的轉變過程,便需要CSR顧問從旁提供資訊、協助訓練或協行。透過參加CSR評鑑,能讓我們了解企業對CSR的看法,明白與其核心價值的結合狀況,對往後制定策略、風險診斷很有幫助。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