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30日國發會發表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啟動了全台各大小企業的淨零轉型之路。緊接著行政院4月21日提出《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期望在今年完成立法,內容納入了眾所注目的碳費政策,期望透過「排碳者付費」,加快台灣的減碳步伐。
【陽明交大 X 遠見】ESG企業領袖講堂
時間:2022年8月4、5日及8月18、19日,共四天
地點: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台北北門校區
課程:
▍讓碳進入企業財務報表
▍啟動循環經濟,資金流與物質流「雙綠化」
▍零碳與負碳,開創產業新商模
▍「碳」索未來─碳權與碳交易等
在邁向淨零碳排的道路上,科技創新將扮演關鍵角色。國際能源總署(IEA)指出,全球在2030年以前,多數的碳排削減可以靠現有技術達到,但2030至2050年間的減碳作為,許多關鍵技術目前還處於示範或原型階段。
換言之,2050年要實現淨零排放,需要在2030年前積極推動各項脫碳技術,並取得巨大創新!
募集中!立即報名👉 陽明交大 X 遠見:ESG企業科技領袖講堂
少了科技創新,淨零恐成空談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在5月18日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跨越70前瞻系列論壇」致詞就特別呼籲,不分產業別都應及早投入減碳相關的科技創新。
目前全球2000大企業已有283家要求供應鏈必須實踐淨零排放,「綠色新經濟」已然席捲全球供應鏈,產業均必須朝向高韌性與綠色供應鏈轉型。面對刻不容緩的淨零轉型目標,企業需要掌握更即時、專業的知能,才能展開行動力。
《遠見》於2005年創華人媒體之先,在台灣首創「企業社會責任獎」(CSR獎),今年甫完成第18屆CSR暨ESG評比,是國內第一家投入ESG評選的民間單位。舉辦評選18年來,《遠見》一路見證台灣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腳步。2021年秉持「傳播進步觀念」的使命,《遠見》啟動與大學合辦「企業領袖講堂」的系列計畫,提供ESG的最佳學習平台。
陽明交大 X 遠見課程雙主軸:數位科技+零碳轉型
今年8月,《遠見》將攜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推出「ESG企業科技領袖講堂:科技驅動淨零未來」,專門提供企業主與高階決策者的零碳轉型菁英班。呼應IEA的淨零路徑建議,本課程以「數位科技」「零碳轉型」為雙主軸。
陽明交大於2021年2月1日由過去的陽明大學和交通大學合併,結合了半導體、電子資訊及創新生醫、醫療照護的強項,加上鄰近竹科園區,若能結合科技研發能量,對企業的淨零轉型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陽明交大管理學院院長鍾惠民觀察,目前企業界對如何落實ESG及零碳,求知若渴。去年陽明交大EMBA開設2學分的零碳轉型高階管理人才培訓班,內容包含最新零碳法規和標準架構,甚至安排企業參訪。修課人數秒殺,下學年已確定要續開類似課程。
募集中!立即報名👉 陽明交大 X 遠見:ESG企業科技領袖講堂
逾20位專家團,《遠見》獲獎常勝軍獨家分享
深知《遠見》長期舉辦CSR暨ESG獎,對於台灣各大小企業如何落實ESG,《遠見》累積許多專業知識。陽明交大管理學院因此與遠見攜手,共推「ESG企業科技領袖講堂:科技驅動淨零未來」。
本次雙方合辦的講堂,涵蓋超過20位產官學研的專家師資團,其中多位企業講師均是《遠見》CSR暨ESG獎的獲獎常勝軍,由董事長、總經理、永續長等高階領導人親自分享,涵蓋了傳產、電子科技、金融、服務業,及知名外商。
《遠見》雜誌社長楊瑪利表示,這已是《遠見》與大學合辦「企業領袖講堂」系列的第三梯次,先前《遠見》曾與台灣大學、臺北大學合作ESG學程,均深獲好評,本次再與陽明交大合辦,更著重企業落實減碳所需的前瞻科技,相信可帶給學員不同以往的收穫。
今年波士頓顧問公司(BCG)一項最新調查顯示,能因應未來趨勢並成功轉型的智慧化企業,其淨利潤比產業平均高出16%。走在淨零轉型的歷史拐點上,此刻的行動將決定企業是否能迎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