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年後轉職潮!企業招募綠領人才五要點,避開專業空殼陷阱

有證照還不夠,企業得先釐清減碳需求

綠領工作職缺六年來成長五倍,顯示綠領人才需求正迅速上升。示意圖。freepik by jcomp

|

【編按】農曆年後是轉職的高峰期,許多有意換工作的上班族早已瞄準心儀的企業躍躍欲試。繼白領人才、藍領人才後,現在「綠領人才」正流行!懂得減碳知識、手握基礎證照,不管是大公司或中小企業都需要這樣的人才。但要做到減碳,並非招募大量綠領人才即可。

打開求職網站,無論企業規模、產業屬性,全在尋找永續管理師、永續發展人員,這些職缺都標註「待遇面議」,意即月薪4萬元起跳,而且「經歷不拘」,只要你懂得減碳知識、手握基礎證照,就有機會成為「綠領人才」。 

顯然,人才界正進入綠色戰國時代!2050淨零排放的全球目標下,企業對於綠領人才可說是求才若渴,熱門程度不亞於各類工程師。 

104人力銀行統計,2024年每月平均有超過3500個綠領工作職缺,六年來成長五倍,其中52%職缺不用工作經驗。綠領人才炙手可熱的現象,可不是台灣獨有,國際能源總署(IEA)曾預估,全球2030年前將增加1400萬個綠色職缺。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綠領人才培育需有系統

因此,台灣近年來掀起一波「ESG考照潮」。證照大致可分為「永續顧問」、 「溫室氣體與碳足跡輔導」,因為這是成為綠領人才的敲門磚。 

但其中的漏洞可不少,坊間標榜淨零、碳權課程如雨後春筍出現,卻也亂象百出。今年5月,傳出民眾花了超過20萬元的高昂學費上課,結果主辦機構未取得國際組織認證,拿到的證書形同一張廢紙。 

設計許多低碳輔導講座、線上課程的工研院,對綠領人才培育多有心得。 

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組長方孟德說,綠領人才這兩年爆炸性成長,「每個機構都說自己有能力做ESG,我們不能說他們不是專家,但培育綠領人才要有組織、有系統,否則將劣幣驅逐良幣。」

圖/培育綠領人才要有組織、有系統。示意圖。pexels by Tima Miroshnichenko

不過,另一個問題來了,就算懂得如何規劃碳盤查、設定排碳係數,循著正軌成為名符其實的綠領人才,卻不一定符合企業所需。根本原因在於,許多企業至今對綠色轉型的需求一知半解。 

現任職於機械業、25歲的小郭也搭上這波綠領人才浪潮,初出茅廬就有三家公司搶著要她,「但我在第一家公司的時候,覺得應該要先認識公司,再做碳盤查,主管居然要求直接寫出永續報告書,過程中什麼都沒做,是要寫什麼?」 

一家大型水泥業者的永續部門主管直言,並非招募大量綠領人才,或由高階經理人直屬管理,就代表公司能落實減碳。如果不懂公司的架構、體制、文化與產業知識,並釐清減碳的需求,綠領人才也只是個專業的空殼。 

跨領域才能兼顧各面向 

這樣看來,資本額上億元的大型企業,對於招募綠領人才也有許多誤區。 

KPMG顧問部執行副總經理劉彥伯觀察發現,許多企業成立永續委員會,永續長大概都是財會、人資或是技術背景的高階主管,但要真正落實淨零排放、循環經濟,必須實質改善公司的永續體制,「企業綠色轉型需要『跨域人才』,你還是可以找這些人來當永續長或協調的角色,但ESG的組織應該要跨領域,像是業務、採購、技術等,不能只有單一的人來做。」 

劉彥伯也建議,企業若要建置綠領人才庫,就得賦予「績效管理」的誘因,過去說的KPI(績效管理指標)大多是提升營收、獲利、生產效率,但未來要把ESG的各個面向導入KPI或OKR(目標與關鍵結果),「ESG不是只有碳排而已,還要做到職場友善、兩性平等,或是營造員工體驗、塑造雇主品牌、供應鏈韌性,都很重要。」 

至於對碳盤查一知半解的中小企業,要找到適合的綠領人才,難關更多,甚至有中小企業主直言:「綠領人才真的能把我們從病入膏肓的碳焦慮救出來嗎?」 

中小企業可從內部培養人才 

綠學院綠色行銷專家及綠色產業製作人楊雅雲分析,中小企業的員工多半一人身兼數職,也因為資源有限,許多求職者都想搶進大企業工作,中小企業通常只能「被動找人」,人才就不一定符合需求。 

因此,楊雅雲認為,如果中小企業要培育綠領人才,可先檢視在公司效忠程度高、值得信賴或是願意留下的「老員工」,包括老闆本人,都是綠領人才的優先培訓名單,「畢竟,要學相關知識,就可能額外加班、進修,有時候是一種人才推力。」 

圖/中小企業的「老員工」、老闆都可進修綠領人才相關領域。 示意圖。freepik by ijeab

她建議中小企業,明確定義公司需求,所以公司內部應該先做好碳盤查,了解自身碳排狀況,透過市面上簡單的碳盤查軟體就能初步檢視,「碳排意識或是工作,比較像是『植入』概念,而不是一種『基本』體質。」 

每家公司都想要綠領人才,但他們可不是騰空而降的天才。企業必須先檢視碳排放、盤點淨零任務,並依此擘畫永續藍圖,才更有機會為自家公司量身打造合適人選。 

綠領人才招募五大撇步
1.避免硬性要求綠能人才具備即戰力:綠能產業為近年新興領域,人才培育通常需時3至5年。  
2.產業知識是理解產業的基礎:掌握相關知識,才能精準擬定策略。  
3.以產業需求為導向,而非職稱標籤,進行人才徵選:過往以「ESG顧問」或「減碳顧問」等職稱進行徵才,不僅無法凸顯人才特色,也可能導致人才素質參差不齊。因此,不僅要判別求職者是否具備基礎綠能專業,更要細究其對產業的知識與認識。  
4.以ISO證照為主要徵才標配:ISO是目前具有公信力且維持最久的認證機構,建議優先導入ISO14064、14067、14608等企業碳排相關認證。
5.加分條件:了解碳權交易與相關議題者,將碳排放轉化為獲利契機。

更多文章請見《遠見雜誌》2024年9月號〈獨家直擊東京新地標,「麻布台之丘」奇蹟〉

延伸閱讀:想成為綠領人才?2025永續金融證照懶人包:考試日期、資格全掌握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