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ESG暨CSR歷屆報導

總成績創三年新低 中小企業力爭上游

2017《遠見》CSR年度大調查
總成績創三年新低 中小企業力爭上游
| 攝影 陳之俊

一年一度的《遠見》CSR年度大調查,從策略規劃、組織架構、資訊揭露、員工關懷、社會績效、與環境績效等,多方面盤點企業CSR實力,是每年檢視國內企業社會責任的一份重要成績單。

然而,比較近三屆參賽狀況,赫然發現企業總得分出現走下坡趨勢!

2017年第13屆《遠見》CSR年度大調查近百家企業的CSR平均總分為70.7分,與2015年第11屆成績相比,退步6分,是近三年最低分。

區分四大產業別,今年表現最好的是電子科技業78.4分,其次是金融業74.4分,服務業67.3分排第三,傳統產業65.6分,向來是前段班的電子科技業和金融業,今年都未能衝破80分。

傳產、服務業占比提升 

對比2017年與2015年的參賽企業概況,營收規模台幣百億元以上的,今年占61.1%(2015年為70%),百億以下的占比,今年是35.3%(2015年為30%);也就是說,大型企業占比正在減少。

其次,向來得分較佳的電子科技業和金融業,今年占比42.3%(2015年為47.8%),居於後段的傳統產業和服務業,今年占57.7%(2015年為52.2%)。高分族群占比減少,也影響整體總平均。

難道,指標型大企業、及歷來CSR表現好的公司,不再參賽嗎?這倒未必。事實是愈來愈多中小型規模企業敢於展現對CSR的承諾,與大型企業一拚高下!

國內某家上市櫃食品業在報名時便透露,「這是首次參加評選,志不在得獎,而是希望藉由比賽,了解自己的程度,好做改進。」這顯然值得欣喜。

多年擔任《遠見》CSR獎評審的台灣董事學會理事長、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許士軍,及台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教授胡憲倫,兩人觀察傳產組和服務組的表現,「看得出有在進步!」

焦點1:公司治理最需加強 

當然,進步程度仍有待加把勁。

CSR年度大調查分成「公司治理」「員工關懷與社會參與」「環境績效」三大面向。

整體得分率最高的是「員工關懷與社會參與」,其次為「環境績效」,最後才是「公司治理」。

細分產業別,電子科技業、傳統產業、服務業的成績高低排序皆是如此;僅金融業的「公司治理」與「環境績效」表現大致相當。

「公司治理」構面的細部指標,包含組織運作及決策系統、資訊揭露及查證程度、議題辨識與利害關係人溝通等。

其中,「議題辨識與利害關係人溝通」普遍表現欠佳,平均得分率僅六成,在及格邊緣,顯示不少企業在利害關係人的溝通上,頻率與方法上還不夠明確與積極。甚至有企業在此題項繳了空白卷,無法釐清利害關係人的範疇。

有些企業對於自身CSR策略亦缺乏長期方向,「什麼都想做,看不出主軸,」評審之一、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指出。

多數企業表現最好的是「員工關懷與社會參與」,細部指標包含勞資關係及職場友善作為、員工待遇與薪資水平、社會參與措施等。

調查顯示,94.9%參賽企業在過去三年(2014~2016年)有調薪,平均調薪次數達2.9次、每次調幅達3.1%。

擔任今年傑出方案幸福企業組評審的中原大學產業學院院長熊震寰直言,員工心目中的幸福職場,不可否認,薪資待遇就是第一道關卡。

近年來政府修正勞動基準法,規定企業建立勞資協商機制,95%企業也已做到,透過職工福利委員會、滿意度調查、申訴信箱、勞資協商會議等,確保員工權益。

焦點2:與職能專業結合 社會效益更大

投入社會公益活動方面,企業從事比例最高的是慈善捐贈,其後依序是扶助弱勢族群、推廣教育藝文、以及回饋社區鄰里。多年來的排序大致維持如此。

然而,更值得參考的是,部分企業選擇關注公衛醫療、運動風氣、在地農業、食安議題、網路使用安全等,讓社會參與角度愈來愈多樣。

綜合《遠見》評審觀點,建議企業應以自身專長出發,避免公益資源過度集中到特定領域。

焦點3:水資源、環境績效納管考 待加強

因應2016年底生效的《巴黎氣候協定》(Paris Agreement),各國制定減碳目標,目標是在2050年的地球均溫,比起工業革命前,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內。

問到未來五年間(2017~2021年),是否有具體減碳計畫或減量目標?58.3%已制定減量目標,27.4%有相關計畫、但未有明確目標,僅14.3%完全沒有。

要達到碳排放減量目標,企業作法有哪些?針對「在生產製程或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如何實踐環保理念」做調查,結果顯示,96.4%會於日常運作流程中強調節能減碳,82.1%設有節能、省水、減廢等管考績效,78.6%會使用環保再生與無毒材料。

在「內部自主環保工作」部分,調查顯示,95.3%企業會使用節能、省水等環保設備,81.2%企業辦公室已實施無紙化,70.6%企業推動環境綠化或植樹、廠區減廢及回收。

近幾年來,台灣經常缺水,對製造業影響甚大。已有75%企業盤查耗水量,57.1%推動節水節約。但仍有10.7%坦承無任何水資源保護的作為。如何將環境績效融入內部管考系統?75.9%企業會將節能減碳計畫由各部門分工執行,並定期追蹤、管理。54.2%企業則透過競賽機制或創新提案,激發環保創意與低碳競爭力。不過,仍有14.5%企業表示,環境績效並未融入管考。應當持續改進。

顯然,面對節能減碳趨勢,多數企業已具行動力,但在水資源倡議上仍需加強。會將環境友善績效,列為高層主管績效評核指標的企業,目前僅占1∕3,還需再加把勁。

焦點4:四成企業認為CSR有助因應未來風險 

問到「CSR對貴公司帶來哪些效益?」提升企業形象(74.1%)被列為首要,並不意外。

較有趣的是,排序在第二至第四位的強化內部管理(56.5%)、提高員工認同度(45.9%)、因應未來風險(41.2%),皆與強化企業內部體質相關,對於追求永續經營的業者來說,意義更勝過外在形象。

尤其是「因應未來風險」,在2015年調查,認同其為CSR所帶來效益者為28.4%,本屆2017年則躍升為41.2%,是所有選項中成長最多的。

「CSR要利他、也利己,讓企業永續經營,」評審之一、台大社工系教授馮燕說。

最後,推動CSR主要面臨的障礙,公認第一名是難以評估效益(61%),其次為推動成本太高(30.5%)、以及缺乏獎勵機制(25.6%)。

針對「難以評估效益」的難題,近年興起的社會投資報酬(Social-Return-on-Investment, SROI),或許是解方。這是以科學化方法,測量每一單位的資源投入,可取得的社會影響力。今年參賽者已有數家企業導入SROI分析。

日前,華碩電腦與資誠合作導入SROI管理方式,衡量並揭露「華碩再生電腦數位培育計畫SROI報告書」,還通過國際社會價值協會認證,成為亞洲電子業及台灣第一本經全球性認證的SROI報告書。

當CSR成為企業共通關鍵字,要比的不再是「有沒有做」,而是「有沒有效」。唯有更精進的實踐方法,才有助企業走穩永續之道。

調查說明
對象:台灣本土企業,包含上市、上櫃、未上市上櫃企業、國營企業等營利事業體
時間:2016年12月5日至2017年2月10日
方式:以電話和電子郵件聯繫,確認企業之主要負責窗口,寄送CSR大調查問卷下載連結,由企業自行填答完畢後,於報名截止日前寄回
排名:由《遠見》CSR評選小組,依據公司治理、員工關懷與社會參與、環境績效共三大面向,依據企業填答是否完整與佐證資料是否正確,計算各企業給分
收件執行:《遠見》CSR評選小組
統計分析:遠見研究調查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