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期發布《刺胳針倒數》(Lancet Countdown)報告,指出有10項因極端氣候導致令人擔憂威脅生命安全紀錄,全球各國該如何面對?
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發布《刺胳針倒數》報告,追蹤了2015至2023年間122位專家對15項關鍵健康指標的研究,分析氣候變遷對健康的危害、暴露情況和影響。報告顯示,在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健康指標中,有10項達到令人擔憂的紀錄,包括高溫導致的死亡率上升及極端天氣事件帶來的健康風險。
屢創高溫!長者高溫相關死亡率上升167%
全球第三大沙漠、以乾旱少雨著稱的撒哈拉沙漠,今年9月因溫帶氣旋的影響,降下了罕見的暴雨,創下近30至50年來的紀錄,使乾旱已久的沙漠瞬間成為潟湖,當地居民震驚不已。幾乎同時,颶風海倫正肆虐美國南部,造成超過200人死亡,成為自卡崔娜颶風以來最致命的風暴。這些頻繁的極端氣候事件,皆為氣候變遷帶來的最直接、最嚴重的警訊。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世界氣象組織(WMO)先前發布的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45°C,今年每個月的溫度屢次打破同期歷史紀錄。WMO警告:「2024年可能再創高溫新紀錄。」持續不斷的高溫不僅引發更多極端氣候事件,還對人類生計和生命構成嚴重威脅。
極端氣候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究竟有多嚴重?《刺胳針倒數》報告指出,已有10項健康指標達到「令人擔憂的高紀錄」。其中,對老年人口的威脅尤為顯著,高溫相關的死亡率自1990年代以來、近30年內上升了167%。隨著氣溫不斷攀升,戶外活動的熱壓風險也相應增加,2023年從事戶外勞動的人群面臨的熱壓風險提高了27.7%。
此外,全球61%土地極端降雨頻率和強度不斷增加,不僅引發洪水,導致傳染病肆虐,再加上全球48%土地至少經歷了一個月的極端乾旱,為1951年以來影響範圍第二大,更使得全球面臨嚴峻水資源短缺問題。
同時,日益嚴重的空氣汙染不僅對人類健康造成直接威脅,導致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上升,除高溫帶來的健康風險日數比預期多出50天,更對全球經濟造成沉重負擔,空氣汙染造成死亡的經濟成本,估計每年損失高達4.95兆美元。
值得慶幸的是,由於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PM2.5減少,相關死亡人數已從2016年的225萬人下降至2021年的209萬人,減少了6.9%。另外,截至2023年12月,已有50個國家正式評估了健康脆弱性和適應需求,高於2022年僅11個國家評估。目前也有43個國家制定《國家健康適應計劃》,相比2022年的4個國家顯著增加,顯示愈來愈多國家重視氣候變遷對健康的影響。
生產力因高溫損失8350億美元,醫療負擔加劇
極端高溫對全球經濟也造成了沉重打擊。報告顯示,2023年因高溫導致的勞動生產力下降,全球生產力損失高達835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勞動生產力損失在2023年也創下了新高,損失約5120億工時。極端高溫不僅威脅著人類健康,更對全球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特別是對於那些經濟高度依賴戶外勞動的低中等人類發展指數(HDI)國家,高溫帶來的影響更加顯著。報告指出,這些國家因高溫導致的勞動生產力損失高達GDP的7.6%,嚴重阻礙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氣候變遷對全球經濟的直接衝擊,從財政資源、基礎設施到公共健康,均需付出高昂的代價。報告指出,從2010-2014年到2019-2023年間,氣候變遷帶來的平均年經濟損失增加了23%,達到2270億美元。同時也削弱糧食安全,氣候變遷引發的乾旱和極端天氣導致農業生產減少,全球約有1.51億人因此面臨糧食不安全的困境。
《刺胳針倒數》執行董事Marina Romanello指出,儘管科學證據早已充分證明氣候變遷對健康的危害,但全球在應對氣候變遷方面的進展緩慢。氣溫上升和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發,已使全球的醫療體系不堪重負。報告強調,各國政府和公共衛生機構必須加快腳步,加強氣候適應和減緩措施,以保護人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