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極端氣候加劇,實踐淨零碳排迫在眉睫,為達成控制全球平均升溫在1.5℃內目標,全球至少需減少75%塑膠產量。在國際上具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塑膠公約》可望於2024年底出爐,涵蓋塑膠從生產、消費、回收與廢棄物管理等完整生命週期,被視為繼《巴黎氣候協定》以來最重要的環境協議。
面對倒數的關鍵時刻,《遠見》發起「綠色公民大調查」,探究日常生活減塑、減碳行為,盤點民眾永續意識與行動之間的落差,以及對氣候政策的了解程度。此問卷調查時間為2024年9月18日至10月7日,採取網路民調,共回收1,042份有效問卷。
綜觀調查結果,民眾對自備環保用品的意識與行動程度都是高的,但對於租借環保用品卻多半覺得「不方便」。在世代差異方面,女性、年齡愈大者,自備環保袋、餐具等可重複使用物品的頻率較高;反觀18~39歲年齡層,上述環保行為比率卻經常是各年齡層最低者,顛覆年輕世代較擁抱永續價值的既定印象。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逾八成民眾自備環保袋,對「提供優惠折扣」最有感
首先,在可重複使用、非一次性用品中,民眾會自備的品項以環保袋(83.1%)最多,其次為環保杯(54.6%)、環保餐具(51.2%)、環保吸管(39.3%)、環保餐盒(29.8%);隨著年紀愈長,會自備前述可重複用品的頻率也愈高。
至於不會使用環保用品的原因,「時常忘記攜帶」(67.7%)最多,其次為「清洗、保養麻煩」(56.8%),「免洗、一次性用具更方便便宜」達51.2%,也有20.1%認為「政府宣導與誘因不足」。
值得關注的是,在各年齡層中,認為「清洗、保養麻煩」,以18~39歲年齡層反應聲浪最強烈,高達71.6%,明顯高於其他年齡層;另外,60歲以上認為「政府宣導與誘因不足」達31.1%,也高於其他年齡層。
「看守台灣」協會祕書長謝和霖觀察,18至39歲族群在物質相對豐厚時代出生,成長環境充斥免洗、一次性用品,除了習以為常,該年齡層更講究效率、自身便利,常認為清洗、保養環保用品較麻煩。這也顯示環境意識應從小教育、扎根觀念。
那麼,如何提高民眾重複使用環保用具的意識,62.2%民眾認為「提供優惠折扣」最有幫助;其次為「強化觀念教育,提高環保意識」(40.4%)、祭出懲戒措施如「立法限制一次性免洗用具使用」(38.0%)、「收取或增加使用一次性產品費用」(37.1%),以及「設置清洗設施」的34.0%。
不少環境學者、環保團體長期倡議,盼政府從源頭敦促相關產業減少、限制一次性用品製造,才是正本之道。不過,在此調查來看,僅有0.2%民眾認為「限制免洗用具(一次性用品)製造」,有助於民眾重複使用環保用具。
循環用品不普及「因怕麻煩!」,60歲以上ESG行動力最高
循環用品租借服務認知方面,有76.6%民眾知道有環保杯可租借,知道環保袋租借僅33.5%,且在各年齡層普遍皆然。
此外,65.4%民眾聽過循環包裝(箱),其中79.0%有使用過相關服務;沒聽過的民眾,89.8%在了解其意義後,願意嘗試使用。普遍認為循環包裝較不普及原因包括:「覺得歸還箱子或包裝麻煩、不方便(找不到回收點、時間不足)」(59.2%)、「擔心有衛生疑慮」(43.9%)、「不清楚如何使用或退還循環包裝」(41.6%)。
詢問民眾採買用品行為模式,63.8%民眾購買簡約包裝頻率較高、44.8%民眾傾向選購標榜環境友善產品、34.3%民眾會較頻繁選購ESG理念品牌與店家。前述購買行為偏好,更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增加其使用頻率,60歲以上世代不僅擁抱ESG理念,行動力也最強,顛覆年輕世代較有永續價值觀的看法。
近九成民眾支持環保禁令,47.9%會自備旅宿用品
事實上,法令已公告的環保禁令,民眾普遍高度支持。例如,2025年起,環境部規範旅宿業者,梳子、牙刷、牙膏、刮鬍刀、刮鬍泡及浴帽等6種個人衛生用品,不得主動提供;此外,洗髮乳、潤髮乳、沐浴乳及乳液等4種液態盥洗及保養用品,改用大瓶裝取代小瓶裝用品。調查結果顯示,對於該項新政策即將上路,89.0%民眾表示支持,且47.9%民眾外出總是會自備旅宿用品。
服飾選購方面,77.2%民眾至少會半年以上,才購買一次快時尚品牌服飾。飲食選擇上,能減少碳排放的行為,以「選擇當季食材」(70.4%)最多,其次依序為「購買和準備合適的食材份量」(63.3%)、「選擇在地食材」(58.6%)、「減少加工食品消費」(53.2%)、「不排斥選擇NG蔬果」(51.2%)、「主動以攝取蔬食為主」(50.0%)。
因應氣候變遷,54.6%認為「從源頭減塑」是當務之急
如何提高使用大眾運輸或共享運具意願?有49.0%民眾建議政府或企業「增設大眾運輸工具站點、擴大大眾運輸路網」、47.6%青睞「提供大眾運輸工具轉乘優惠」、46.1%期待「給予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獎勵補助金」。
儘管「2050淨零路徑圖」政策已進入第三年,但仍有過半、52.1%民眾未聽過。即使有聽過者,也僅8.2%能完全答對政策內涵中的12大面向;多數民眾所熟知的是「淨零綠生活」(67.9%)、「風電/光電」(61.5%)、「節能」(55.1%)。
總統賴清德在今年520就任後不到一個月就宣布成立「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44.0%有聽過、56.0%沒聽過;對於應列為優先討論的氣候變遷議題,以「從源頭減少塑膠與垃圾問題」(54.6%)為最多,其次為「綠電如何永續」(44.8%)、「加速台灣淨零期程」(34.9%)、「盡速推動資源循環零廢棄」(33.0%)、「核電是否退場及配套措施議題」(32.1%)。
一粒粒肉眼難見的塑膠微粒,正在釀成全球生態浩劫,人類可登板救援的時間已不多了。除了轉型為循環經濟,大眾應反思如何為環境永續共盡心力,成為真正的「綠色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