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自然碳匯

從萌芽到豐碳:元杉森林打造綠碳金礦

台灣每人年均碳排約12.2噸;依估算,20年森林每公頃每年可吸收10至15噸碳,意謂每人約需一公頃林地,約1500棵樹才能抵消。元杉森林在花東植樹造林,藉吸碳提升自然碳匯,未來不僅能轉換成碳權,更利用枯木培植菇類發展「林下經濟」,在有限土地中鑽掘綠碳金礦。
|

土壤碳匯成下個開發熱點?5步驟教你輕鬆轉碳權

六月,伴隨著異常悶熱的高溫、強降雨,黃仁勳旋風橫掃全台,所到之處受到社會各界熱烈歡迎,連國家提出的「雙軸轉型」口號也悄然換成「AI淨零轉型」,大街小巷人人都想擠進AI產業。
|

ESG台灣快訊》公私攜手創自然碳匯!林業署打造ESG媒合平臺

▋公私攜手創自然碳匯!林業署打造ESG媒合平臺
▋中火欲增4組燃氣機組,初審環評通過仍爭議
▋空汙法再修法!違規排放PM2.5最高罰2千萬
▋8+N循環經濟聯盟成軍,共創循環經濟3700億產值
▋高雄再度擴展ESG產業!SAP成立ESG暨AI研創中心
|

假碳權迫害原住民自治權,達美航空遭控「漂綠」面臨官司

南美哥倫比亞的憲法法庭對一件亞馬遜雨林的爭議性碳權項目出手。6個當地部落表示這份碳權項目的簽署未經他們同意,專家們則表示當地雨林根本就沒有濫墾之虞。
|

搶進藍碳商機!台灣大投資AI海洋資料庫,這家瞄準碳權開發

2050淨零排放是全球的永續共識,包括電信業者台灣大(3045)、老牌電機廠大同(2371)旗下的福華電子(8085)都紛紛搶進藍碳商機,由紅樹林、海草床等自然資源組成的「藍碳」,因為吸碳、固碳能力佳,備受關注,台灣已知有6千多公頃、35萬公噸藍碳,等同2.5萬座大安森林公園吸碳量。跨領域企業如何布局自己的一套「藍碳發展經」?
|

自然碳匯新進展!台灣竹林、森林經營方法學進入審查階段

環境部已公布143項自願減量專案方法學,然而外界所關心的「自然碳匯」仍僅有1項。根據資料,環境部日前已安排竹林、森林經營方法學審查,未來有望為自然碳匯增添助力。
|

ESG週報》前氣象主播彭啟明接任環境部長,啟動綠色與數位雙軸轉型

▋前氣象主播彭啟明接任環境部長,促進綠色與數位雙軸心轉型
▋阿聯遭遇75年來最嚴重暴雨,杜拜機場癱瘓至少1人死亡
▋國內自然碳匯方法學未來再增5種,藍綠黃三色碳都納入
|

海草、紅樹林自然碳匯方法學預告,未來碳匯可上看百萬噸

環境部16日預告海草復育及紅樹林植林2項自然碳匯方法學。計畫的研究學者之一、中興大學教授林幸助認為,未來若加上企業願意投入資源,此2計畫的自然碳匯量全台上看百萬噸。
|

藍碳、綠碳、黃碳是什麼?挖掘台灣碳金庫,將自然碳匯變碳權

隨著美國、日本、台灣等國,陸續宣示將「2050淨零」列入國家目標,包含蘋果、微軟等國際企業巨擘,紛紛加入環保永續陣營,「自然碳匯」儼然成了最火紅的議題。無論是陸地上的樹木(綠碳)、舉目所及的土壤(黃碳),以及河口的紅樹林與海洋中的海草床(藍碳),都是自然碳匯的寶藏;而「三色碳」,更已是你我都要認識的關鍵字。 當自然碳匯成為達成淨零願景的王牌,全球都在找尋三色碳,就看誰能取得先機、成功卡位,化解迷思,躋身為「碳金富翁」!
|

森林經營、自然碳匯方法學等4案,環部:已將交委員會審查

環境部近日預告農地管理方法學草案,未來有望再增國內自然碳匯計算方式;截至目前已預告4案、包含森林經營、竹林經營及農地管理等3面向方法學,將交由委員會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