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訂閱
最新文章
趨勢新知
全球趨勢
台灣現場
評等報告
實踐案例
企業案例
學校永續案例
永續創新
新策略
新經濟
新能源
ESG調查
CSR暨ESG歷屆報導
USR歷屆報導
關鍵調查
ESG投資
投資洞察
達人專欄
ESG風向球
永續城市
SDGs實踐
永續治理
專家觀點
駐站領袖
永續作者
專題
COP30重點解析
COP29精華回顧
全球ESG反挫!台灣逆風前行
ESG遠見共好圈
共好圈動態報導
認識共好圈
歷屆得獎報導
2024 USR得獎名單
2024 ESG得獎名單
歷屆榜單
搜尋
COP30
CBAM
固態電池
永續報告
碳權
訂閱
最新文章
趨勢新知
全球趨勢
台灣現場
評等報告
實踐案例
企業案例
學校永續案例
永續創新
新策略
新經濟
新能源
ESG調查
CSR暨ESG歷屆報導
USR歷屆報導
關鍵調查
ESG投資
投資洞察
達人專欄
ESG風向球
永續城市
SDGs實踐
永續治理
專家觀點
駐站領袖
永續作者
專題
COP30重點解析
COP29精華回顧
全球ESG反挫!台灣逆風前行
ESG遠見共好圈
共好圈動態報導
認識共好圈
歷屆得獎報導
2024 USR得獎名單
2024 ESG得獎名單
歷屆榜單
訂閱
最新文章
趨勢新知
全球趨勢
台灣現場
評等報告
實踐案例
企業案例
學校永續案例
永續創新
新策略
新經濟
新能源
ESG調查
CSR暨ESG歷屆報導
USR歷屆報導
關鍵調查
ESG投資
投資洞察
達人專欄
ESG風向球
永續城市
SDGs實踐
永續治理
專家觀點
駐站領袖
永續作者
專題
COP30重點解析
COP29精華回顧
全球ESG反挫!台灣逆風前行
ESG遠見共好圈
共好圈動態報導
認識共好圈
歷屆得獎報導
2024 USR得獎名單
2024 ESG得獎名單
歷屆榜單
搜尋
COP30
CBAM
固態電池
永續報告
碳權
首頁
自然碳匯
自然碳匯
ESG台灣快訊》非洲豬瘟曝管理漏洞!環境部:「這件事」恐成破口
▋非洲豬瘟疫情曝管理疏漏,環境部:未每日上傳蒸煮影像恐成破口
▋2025台灣智慧能源週登場!
▋NVIDIA碳排翻倍增!綠色和平揭AI八成碳來自供應鏈
▋台灣回收率全球前五、再利用率僅9%!
▋為台灣企業開啟「第二條減碳曲線」,碳交所攜林試所推自然碳匯
2025/10/30
|
文
黃泓瑜
能源
淨零碳排
自然碳匯
大自然其實是超級富豪!「自然資本」為何是台灣經濟的下一件大事?
當全球經濟論壇將「生物多樣性喪失」列為未來十年重大風險時,「自然資本」不再只是環保口號,而是影響投資、風險管理與企業韌性的關鍵要素。森林的固碳能力、濕地的防洪效益、蜜蜂的授粉服務,這些無形的生態系統服務,正逐漸被要求納入財務報表與決策模型中。然而,如何為這些「免費」的自然資產定價?企業又該如何衡量其營運對自然的依賴與衝擊?
2025/10/27
|
文
邱祈榮
自然碳匯
永續投資
企業導入自然正向契約,強化生物多樣性與供應鏈韌性
隨著全球人口持續成長,為滿足社會需求與推動經濟而加諸於自然的壓力同步上升;在此情勢下,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喪失已成為企業治理最迫切的雙重挑戰。例如水資源枯竭、棲地破壞與生態系退化等自然損失,不僅削弱供應鏈穩定並推升營運成本,亦迅速轉化為財務、法規、營運與聲譽等多實體與轉型風險。
2025/09/05
|
文
邱祈榮
生物多樣性
自然碳匯
企業永續實踐
「地表最強清道夫」助減碳!耕莘專校用黑水虻玩轉循環經濟
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呼應SDGs永續發展目標,以「在地關懷」「健康促進」「產業鏈結」及「永續環境」為方向,落實社會責任的努力與決心,其中關於循環經濟六級產業之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獲教育部連續四期的USR計畫支持,致力於循環利用、減少碳排與地方創生。
2025/05/28
|
文
ESG遠見共好圈
自然碳匯
循環經濟
從萌芽到豐碳:元杉森林打造綠碳金礦
台灣每人年均碳排約12.2噸;依估算,20年森林每公頃每年可吸收10至15噸碳,意謂每人約需一公頃林地,約1500棵樹才能抵消。元杉森林在花東植樹造林,藉吸碳提升自然碳匯,未來不僅能轉換成碳權,更利用枯木培植菇類發展「林下經濟」,在有限土地中鑽掘綠碳金礦。
2025/02/13
|
文
黃泓瑜
自然碳匯
企業營運
土壤碳匯成下個開發熱點?5步驟教你輕鬆轉碳權
六月,伴隨著異常悶熱的高溫、強降雨,黃仁勳旋風橫掃全台,所到之處受到社會各界熱烈歡迎,連國家提出的「雙軸轉型」口號也悄然換成「AI淨零轉型」,大街小巷人人都想擠進AI產業。
2024/12/30
|
文
綠學院
碳權
自然碳匯
ESG台灣快訊》公私攜手創自然碳匯!林業署打造ESG媒合平臺
▋公私攜手創自然碳匯!林業署打造ESG媒合平臺
▋中火欲增4組燃氣機組,初審環評通過仍爭議
▋空汙法再修法!違規排放PM2.5最高罰2千萬
▋8+N循環經濟聯盟成軍,共創循環經濟3700億產值
▋高雄再度擴展ESG產業!SAP成立ESG暨AI研創中心
2024/09/04
|
文
黃泓瑜
自然碳匯
天然氣
空氣汙染
假碳權迫害原住民自治權,達美航空遭控「漂綠」面臨官司
南美哥倫比亞的憲法法庭對一件亞馬遜雨林的爭議性碳權項目出手。6個當地部落表示這份碳權項目的簽署未經他們同意,專家們則表示當地雨林根本就沒有濫墾之虞。
2024/07/17
|
文
中央社
碳權
自然碳匯
企業漂綠
搶進藍碳商機!台灣大投資AI海洋資料庫,這家瞄準碳權開發
2050淨零排放是全球的永續共識,包括電信業者台灣大(3045)、老牌電機廠大同(2371)旗下的福華電子(8085)都紛紛搶進藍碳商機,由紅樹林、海草床等自然資源組成的「藍碳」,因為吸碳、固碳能力佳,備受關注,台灣已知有6千多公頃、35萬公噸藍碳,等同2.5萬座大安森林公園吸碳量。跨領域企業如何布局自己的一套「藍碳發展經」?
2024/05/30
|
文
郭逸
藍碳
自然碳匯
自然碳匯新進展!台灣竹林、森林經營方法學進入審查階段
環境部已公布143項自願減量專案方法學,然而外界所關心的「自然碳匯」仍僅有1項。根據資料,環境部日前已安排竹林、森林經營方法學審查,未來有望為自然碳匯增添助力。
2024/05/27
|
文
中央社
自然碳匯
環境部
文章導覽
1
2
熱門推薦
1
五個數字解析,巴西貝倫COP30為何成疫後最冷清的一屆?
296
2
18年COP不缺席!COP30台達「AI for Green」推動氣候解方
215
3
亞馬遜門戶的氣候戰役!COP30開幕,主辦國巴西高喊「真相」與「調適」,聯合國急籲全球合作
157
4
從談判桌到街頭,COP30陷外交與街頭雙重戰場
146
5
從捷安特輸美卡關看台灣製造業,勞動人權將成國際貿易新門檻?
142
您的商品已加到購物車!
繼續購物
前往結帳
訂單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