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ESG報告+財務永續揭露仍是主流!專家座談:亂世更需真心與雄心

論壇吸引了超過500位來自產業界、學術界及國際標竿企業的永續專業人士參與。CSRone永續智庫提供

|

CSRone 在3月21日舉辦 「2025 亞太永續分析國際論壇暨臺灣循環經濟獎頒獎典禮」。「真心與雄心」是今年永續主題,企業如何秉持兩心,透過永續工具來彰顯商業價值?

永續已成為全球企業的核心關鍵字,然而如何有效整合永續策略與財務報導,成為企業轉型過程中的重大挑戰。

CSRone 日前舉辦 「2025 亞太永續分析國際論壇暨臺灣循環經濟獎頒獎典禮」,「真心與雄心」是今年永續主題。《遠見雜誌》總編輯林讓均指出:「在當前全球混亂的局勢下,企業必須真誠地面對挑戰,持續做對的事情,並展現企圖心,以更高標準來落實永續目標!」

圖/林讓均總編輯說到,企業需以更高標準落實永續目標。蘇義傑攝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IFRS S2 漸成主流,永續報導成企業策略工具

「企業不僅要合規,更應將永續報導視為策略工具,提前規劃風險因應策略,積極應對氣候變遷。」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指出,全球永續報導框架已逐漸明確,特別是歐盟推行的CSRD、ESRS、CSRDD與EU Taxonomy等規範。

尤其是IFRS S2的出現,更要求企業揭露氣候風險對當前及未來財務的影響,涵蓋財務績效、現金流、投資及業務轉型等方面。李宜樺指出,企業在導入IFRS永續準則時,需克服三大挑戰:資訊揭露深度增加、全球揭露範圍擴大以及報告時程提前。尤其對規模較大、海外工廠眾多的企業,資訊整合、跨部門溝通更顯重要。

李宜樺強調,企業成功整合永續與財務有三個關鍵行動:首先,高層必須積極參與,提供策略指導;其次,企業應整合跨部門協作,建立跨領域溝通機制與教育訓練;最後則是善用數位工具,建立整合的財務與永續資訊平台,以提升決策品質。

然而,李宜樺提醒,若僅將永續報導視為法規遵循,企業推動將極為困難。透過整合思維提前準備,才能真正帶來長期價值,尤其在IFRS S2的要求下,跨部門的合作與資訊整合尤為重要。

圖/李宜樺指出,在IFRS S2的要求下,跨部門的合作與資訊整合尤為重要。蘇義傑攝

李宜樺以美國製造企業Terex為例,其透過併購環境友善設備的方式,成功掌握永續商機,將ESG策略與財務效益緊密整合,實現業務轉型。Terex透過詳細的EBITDA評估,明確投資於電氣化產品與永續科技的財務優勢,為企業轉型提供具體的成功案例。

企業著重碳中和目標規劃,亞太綠色債券將達2600億美元

S&P大中華區高級經理鐘尚民指出,ESG風險已全面融入信用評等中,尤其是1999年成立的道瓊永續指數(DJSI)作為全球首個ESG指數,至今仍是投資人重要參考工具。DJSI系列已改名為道瓊最佳表現指數(Dow Jones Best-in-Class Indices),於2025年2月10日生效。

「預估到2025年,亞太區永續債券市場規模將達到2600億美元。」鐘尚民指出,近期投資人對企業如何達成碳中和目標的規劃日益重視,S&P透過氣候轉型評估(Climate Transition Assessment,CTA),幫助投資人更清晰了解企業氣候轉型計畫,以及成本投入情況。此外,更以色階標示投資項目的永續等級,如投資綠色債券、風力發電等項目是呈現為深綠色,綠色建築與低碳建材被歸為中綠色,油電混合汽車則評定為淺綠色,健康照護服務則標記為黃色等來標示。

圖/鐘尚民指出,2025年亞太區永續債券市場規模預估將達到2600億美元。蘇義傑攝

微軟永續藍圖:四大承諾與供應鏈碳排挑戰

台灣微軟公共業務事業群總經理陳守正表示,微軟自2009年起就開始推動永續計畫,並於2020年制定了四大承諾:2030年前實現負碳排、達到零廢棄物、回補超消耗的水資源,以及2025年前建立全球性的行星計算機。

然而,微軟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來自範疇三碳排放,其比例高達96%,僅2023年就增加超過30%,主要原因在於建築材料與硬體供應鏈的排放所致。

陳守正強調,微軟已經制定了嚴格的行為準則,要求供應商必須100%揭露碳排放資訊,並承諾在2030年前降低碳排55%,並改用無碳電力。然而,現實情況是,許多供應商尚未建立完善的ESG架構及資料平台,這使得微軟不得不投入更多資源,協助供應鏈達成永續目標。

圖/陳守正強調,微軟承諾在2030年前降低碳排55%,並改用無碳電力。蘇義傑攝

AI技術革新產業轉型,調配最佳化能源結構

超微(AMD)產品開發資深總監劉駿逸分享,AI以綠色科技來推動企業永續發展,「自2022年11月ChatGPT問世以來,AI技術已在企業經營、工廠運營及資料分析等多個層面展現出突破性應用,成為推動產業轉型的重要里程碑。」

AI不僅改變辦公模式,更透過數據驅動的機械學習,協助企業降低燃油運用與二氧化碳排放,進而達成綠色環保目標。」劉俊逸強調,從雲端到邊緣運算的技術落地,使得伺服器運算效率大幅提升,既節省能源又最佳化整體耗能成本結構,為永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此外,超微與台積電合作推出的第四代 Cosmos AI 技術,成功減少伺服器部署數量,並與丹麥風電廠商Vestas 攜手,利用虛擬機器與高性能運算,加速企業風險評估與綠色能源轉型。劉俊逸認為,AI技術在氣候預測、生物醫學研發等領域展現關鍵價值,未來將持續引領綠色科技發展,為企業與社會創造長遠正面效益。

圖/劉駿逸認為AI技術在氣候預測、生物醫學研發等領域展現了關鍵價值。蘇義傑攝

人才培訓永續推動首步,創造契機引領未來

「永續推動需以人為本,人才培訓是重要的第一步!」劉駿逸表示。自2020年起,AMD便積極與大專院校及高中合作,推廣AI技術與永續理念,並成立研究中心、舉辦各類競賽,以培養未來產業人才。

「企業應持續培育氣候轉型人才,並主動與顧問機構合作,迅速因應投資人對ESG及氣候轉型的迫切需求。」鐘尚民建議。

談到企業未來方向時,李宜樺引用美國前總統林肯的名言:「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創造它。」她強調,企業必須把握現階段的轉型契機,提前做好ESG布局,以應對未來更嚴格的規範。

圖/本次論壇活動照。右起:遠見雜誌總編輯林讓均、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S&P大中華區高級經理鐘尚民、台灣微軟公共業務事業群總經理陳守正、超微(AMD)產品開發資深總監劉駿逸。蘇義傑攝

延伸閱讀:徵才季開跑,綠領人才徵求中!3600家企業每月開出2.2萬ESG職缺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