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屆永續生活節於4/12舉辦。黃泓瑜攝
「第四屆永續生活節」,以「降溫1.5℃•Live•Well-being」為主題,展現從小改變可帶來大影響的生活態度,強調四大永續目標,讓永續理念滲透至日常飲食、購物與出行中,打造個人永續生活並延伸至城市、國家與居住的地球。
《遠見》與「遠見ESG共好圈」於12日在華山文創園區共同舉辦了「第四屆永續生活節」,今年活動以「降溫1.5℃•Live•Well-being」為主題,傳達著從小改變能帶來大影響的生活態度。
今年的永續生活節提出了四大永續目標:環境Well-being、健康Well-being、教育Well-being與生活Well-being。這四大目標向社會傳達一個訊息:唯有身心靈皆健全,我們才能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並實現讓地球降溫的共同願景。
從企業、學校到個人生活,打造全方位永續共融生態
《遠見》早在20多年前就已開始關注永續發展。2015年,創辦了企業社會責任獎,鼓勵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重視環境保護,避免將汙染遺留給空氣與土地,同時關注員工與消費者的福祉。近年來,這一理念進一步擴展,獎項更名為「遠見ESG企業永續獎」。此外,6年前,遠見也創辦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並於2年前成立了「ESG遠見共好圈」,讓更多團體共融、共好。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現今,永續不僅是企業、學校或政府的責任,更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正因如此,遠見在4年前首次舉辦了「永續生活節」。《遠見》社長楊瑪利在開場致詞中表示:「永續生活節是針對大眾和消費者的活動,旨在推廣永續的生活理念。從選擇飲食、購買家電到使用大眾運輸工具,永續都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

四大養生招數,建構台北市永續城市
永續理念不再僅侷限於個人生活,而是延伸到整個城市的建設。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挑戰,台北市正以實際行動推動永續政策,率先建立台北市淨零排放自治條例。台北市副市長張溫德指出:「我們可以用退燒、強筋、健骨和養氣這四大策略來形容永續城市的藍圖,它們分別對應於城市降溫、交通建設、防災安全及智慧醫療教育等多個層面。」
在「退燒」方面,他強調運用智慧建築和低碳技術來降低城市溫度,改善城市環境;「強筋」則著重於優化大眾運輸和智慧交通系統,確保城市運行更順暢,並降低交通碳排放;「健骨」則通過智慧防災與安全監控系統,提升城市抵禦極端氣候的韌性;而「養氣」則涵蓋智慧醫療、教育以及日常健康管理,全面提升市民生活品質。
此外,台北市政府在114年度積極推動「淨零新生活計畫」,以營造淨零生活環境和推廣淨零生活方式為雙主軸,並落實14項具體行動措施。這些措施從優化大眾交通到完善社區建設、從智慧監控系統到公眾安全教育,每一項都緊扣市民的實際需求,確保永續政策真正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中。

企業展創新科技、無毒產品落實永續生活
在活動中,各家企業和團體展示了如何將永續理念與生活實踐結合。力能電實業推出的「運電共生飛輪車」,融合運動器材與儲能電池技術,將運動時產生的動能轉換成直流電,直接用於充電,不需逆變器轉換,可供3C產品、電動腳踏車和LED照明使用,應用在戶外露營或緊急需求上。
飛輪車上還設有數字顯示牌,讓運動者能夠清楚了解到每小時運動所產生的電量。這種結合健康運動與能源生產的創新設計,不僅充滿科技感,也展示了未來智慧生活的多種可能性。
同時,Panasonic 透過電流棒遊戲邀請大小朋友參與挑戰,讓大家在互動中了解該公司在淨零排放及環保節能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另一邊,永豐餘消費品實業的攤位則以問答遊戲和抽獎互動,展示了其新研發的無毒、低汙染產品。以「安心健康美好生活」為宗旨,該企業致力於改善消費者日常生活的品質,讓永續理念真正融入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