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級豪雨、十號颱風警告!極端氣候暴擊韓國、香港。X by @trendingblog247
▋歷史級豪雨、十號颱風警告!極端氣候暴擊韓國、香港
▋比往年同期面積高119%!歐洲野火擴散失控,燒掉一個盧森堡
▋洪水預測失靈?美國重啟遭川普喊停的Atlas 15預警系統
▋觀光熱不再壓垮東京!日本推永續旅遊,鄉村地區迎大爆發
▋禁藥回潮!歐盟農田淪陷,農民為何寧選黑市毒藥?
歷史級豪雨、十號颱風警告!極端氣候暴擊韓國、香港
極端氣候已成亞洲新日常。過去一週,在韓國、香港都有相關事件發生。7月20日清晨,首爾以東70公里的京畿道加平郡的度假勝地,降下近170毫米雨量,山崩吞噬房屋,而洪水也沖走車輛。官方數據顯示,這場持續近一週的豪雨已造成至少14人死亡。
《衛報》(The Guardian)指出,韓國通常在七月會有季風性降雨,政府和民間通常會做好充份準備,但根據官方數據,本週韓國南部地區卻遭受異常猛烈降雨,部份地區每小時降雨量更創下歷史紀錄。韓國氣象廳表示,降雨停止後,隨後將有可能迎來熱浪。
場景轉到香港,隨著強颱韋帕(Typhoon Wipha)來襲,香港發布最高級別的熱帶氣旋警報,當局不只宣布停課,數百個航班也因此停飛。香港天文台並發布十號颱風信號,是其最高級別的警報,而官方也接到十餘起樹木倒塌的通報。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科學家表示,隨著氣候變遷導致全球極端天氣事件發生頻率增加,強度也更大。極端天氣不再是未來的警告,而是現在進行式的現實。亞洲各國若不及早建立氣候韌性,所付出的代價將只會愈來愈高。
比往年同期面積高119%!歐洲野火擴散失控,燒掉一個盧森堡
熱浪、乾旱、森林管理不當,2025年初迄今,已經導致歐洲超過23萬公頃土地被野火燒毀,相當盧森堡全國總面積,比過去同時間焚毀土地高出119%。《歐洲新聞》指出,野火已在過去幾週迫使數萬人撤離家園,並在土耳其造成至少三人死亡,也導致希臘克里特島大規模撤離,並在法國馬賽一帶造成嚴重破壞,隨著夏季持續炎熱,火災必然會持續蔓延。
攤開數據,可發現今年歐洲森林火災成長多在2~3月,原因是西歐、中歐氣候條件溫暖乾燥。一位歐盟執委會官員解釋,3月後的焚燒面積數據,其實和過去長期的平均值非常接近。
全球森林監測組織(Global Forest Watch)研究員卡特(Sarah Carter)認為,這是因為燃燒化石燃料,導致溫室氣體排放增加,使夏季變得更長、更熱。「火災季節通常集中在夏季中旬幾個非常炎熱的月份,由於氣候變暖,火災季節將會向兩側延伸,」她強調,基本上,溫暖的夏季正在擴大。
換言之,野火排放的碳進入毀滅性循環,使森林變得更加脆弱,從而使火災更極端,在土耳其、英國、希臘都可看到此趨勢。例如,土耳其在6月底、7月初發生的野火,導致今年同期焚燒面積創歷史新高,英國的火災碳排量也創過去22年最高值,而在野火頻傳的希臘,今年同期火災也導致總焚燒面積高於歷年同期水準。

在此背景下,如何做好森林管理?卡特指出,可透過「馬賽克模型」,即以多樣植被層次,並避免種植桉樹等易燃樹種。同時,保持土壤濕潤將是關鍵,也必須清除任何易燃物質,以建立防火隔離帶。
然而,在某些地區,乾燥條件和強風結合,可能引發無法撲滅的火災。這使得早期預警系統對於保護人民安全至關重要。歐盟執委會聯合研究中心(JRC)使用的是歐盟森林火災資訊系統(EFFIS)所發布的火災警報,而全球森林監測組織也會提供擾動警報。
洪水預測失靈?美國重啟遭川普喊停的Atlas 15預警系統
極端氣候事件頻傳,美國政府建立的洪水風險資料庫Atlas 15一度被川普喊停,但在CNN與《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報導後,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高層與商務部官員進行討論後,NOAA已獲准在2026財務年度前推進該分析的兩個部份。
CNN指出,Atlas 15是第一個納入氣候變遷因素的資料庫,適用範圍廣泛,能為美國民眾提供更精確的山崩、洪水預估。目前使用的Atlas 14並未把氣候變遷因素納入考量,更遑論納入未來暖化趨勢,因而使美國基礎設施設計者、建造者在工作中仍秉持「最嚴重的降雨事件發生頻率較低,且嚴重性較小」的觀念,但現實卻顯示極端降雨事件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嚴重。
Atlas 15第一階段將更新全美降水頻率預估,但不包含氣候變遷預測。該部份預計將在今年發布,第二階段則預計在2026年發布。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發言人朵絲特(Kim Doster)向CNN表示,Atlas 15將運用大量歷史數據,建立客觀且可靠的全國性資料庫,提供全方位降雨估計,未來特定地點若發生百年一見的洪水,可透過此系統提前預警。

觀光熱不再壓垮東京!日本推永續旅遊,鄉村地區迎大爆發
日本國家旅遊組織(Japan National Tourism Organization)數據顯示,2024年國際訪日旅客人數創下歷史新高,達3690萬人次,但日本觀光廳(JTA)指出,約70%的旅客仍集中在三大都會區,導致京都、東京等地過度觀光日益嚴重,也使日本大部份地區未能從觀光成長中受益。
然而,已有跡象顯示,旅遊熱點正轉移到比較不知名的地區,有助更永續的觀光發展。日本觀光廳指出,國際旅客對地方目的地興趣日益濃厚。2025年1月,地方住宿晚數達580萬晚,年增49%,佔所有國際旅客住宿的31%。
TTG Asia分析,這些成果可歸因於日本多年來的努力,包括日本觀光廳、運動廳、文化廳等機構的合作,共同推廣具有運動、文化和藝術資源的地方目的地。例如,推廣北海道觀光時,會以其冬季運動、愛努文化和歷史遺跡等特色吸引旅客。
私人企業也積極把更多人流導向鄉村地區。2024年,日本航空和星野集團就聯手推出「秘境」推廣活動,透過主題網站介紹「冬日仙境」和「節慶樂趣」等主題隱藏景點。不少旅遊目的地管理公司(DMCs)也開發淡季地方活動,包括清酒釀酒廠、烹飪體驗等。
相較於2019年,2024年三大都會區以外的縣市,總住宿晚數明顯成長。其中,石川縣、栃木縣、福岡縣、北海道分別成長29%、25%、14%、13%。這些表現優異的地區,正獲得進一步投資。例如,福岡機場已在今年3月新增第二條跑道,並將在2027年啟用大型商業綜合設施。
旅行社Japan Travel業務發展經理杜瓦爾(Sébastien Duval)預期,鄉村目的地將持續受到歡迎,部份原因是大城市過度擁擠、飯店價格上漲。追求奢華旅遊的遊客可能會為了寧靜而選擇鄉村住宿,並減少在京都的停留晚數。但他也發現,旅行社缺乏熟練的導遊,無法派遣他們擔任此類目的地的專業嚮導。
JTB觀光研究諮詢公司首席研究員黑須浩(Hiroshi Kurosu)預計,直飛航班和地理鄰近性,將更快吸引亞洲遊客深入日本各地。同時,和把日本視為一生一次旅遊目的地的西方遊客相比,不知名的地區可能更依賴回頭客。

禁藥回潮!歐盟農田淪陷,農民為何寧選黑市毒藥?
隨著農作物噴灑農藥成本日益高漲,希臘農業核心地帶農民轉向更便宜的替代品。這種替代品裝在沒有標籤的塑膠瓶中,經由海路、陸路走私入境。當地十多位農民表示,這些產品效果更好,但路透社獲得的實驗室測試結果顯示,這些瓶子裡裝的是歐盟已禁用多年的農藥,因為它們被懷疑對人體或環境存在風險。
歐盟執法部門、農業產業專家均指出,這種情況在歐盟各地屢見不鮮,甚至禁用、假冒農藥的使用量還達到歷史新高。這和歐盟綠色轉型政策中,減少農藥使用的目標背道而馳。
歐盟數據顯示,目前歐盟農田使用的農藥中,至少有14%是非法的,高於2015年的約10%。希臘作物保護協會(ESYF)表示,在希臘某些地區,此數字甚至高達25%。希臘農業部長齊拉亞斯(Kostas Tsiaras)強調,希臘正努力保護公眾健康、支持農民,並推廣安全合法的農業生產。
路透社分析,希臘農民會特別容易受到非法農藥貿易影響,原因在2015~2018年金融危機持續影響,加上氣候變遷導致土地乾旱,也帶來病蟲害爆發。部份農民表示,農藥成本可能佔年度開支50%,希臘常用的一公升殺蟲劑價格高達380歐元(約合新台幣1萬3000元),但黑市上卻能以200~230歐元的價格買到假冒商品。

除了便宜,另一個誘惑則是非法農藥的效果顯著。走進棉花產區,可見農民們在田間休息時回憶,過去被禁用的老舊農藥效果竟如此強大,以至於噴灑後連鳥都不敢飛過田地,但現在合法的產品卻要使用建議劑量的兩倍,才能達到類似效果。
這些非法產品經常由陸路,從保加利亞走私到希臘,藏在備用輪胎中,或是像人口販運一樣,用小船經海路從土耳其運送入境。歐盟會禁用這些農藥,主要是監管機構認定具有健康風險,包括和肝、腎、肺部損害的關聯,或是被列為可能的致癌物,但其中一些化學品在某些國家,包括美國,卻仍被合法使用。
路透社發現,光是2024年,希臘就被發現十多種被禁用的農藥,其中有部份甚至從2009年起就被禁用。而希臘部份農業地區醫師也表示,近年來呼吸道疾病發病率有所上升,可能和農藥暴露有關,他們已開始留意患者的職業史。這場黑市農藥危機,不只是農民的無聲吶喊,更是永續農業的警鐘。歐盟若無法有效治理地下市場,再多的綠色政策也只會停留在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