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ESG每週必讀》告別核電倒數!《核管法》急修為延役開路,核廢、AI用電成非核家園新難題?

核三廠二號機將除役,台灣正式步入「非核家園」。wikimedia commons by Jnlin

|

核三廠二號機將於5月17日除役,台灣正式邁入「非核家園」階段;面對電力缺口與AI高耗能需求,核能延役或全面綠能,哪條路能兼顧供電穩定、減碳目標與社會共識?

核三廠二號機組將於5月17日正式停機,標誌著台灣邁入「非核家園」的新階段。自此,國內所有核電廠都將陸續進入停機並進行除役作業,逐步完成無核電的能源轉型目標。

為填補核三廠退役後的電力缺口,台電已將二號機除役納入國家電源規劃,並依照「運轉執照最長40年」的規定辦理。除役後,台電將分批啟用大潭7號、興達新1、興達新2以及台中新1等四部大型天然氣發電機組,總裝置容量約480萬瓩,遠勝於核三的二號機的95萬瓩。

同時,台電也將持續擴大再生能源發電,加強抽蓄水力系統,以及推動用電負載管理,確保備轉容量充足,維持全台電力穩定供應。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但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談及核能議題時,總統賴清德表示以「開放且審慎」的態度,可先進核能技術創新。他強調,任何關於核能的政策調整,必須同時通過三大檢驗——核安全評估、核廢料處置方案與社會共識機制,才能具備推動可行性。

賴清德並呼籲立法院與各界專家持續參與相關討論,確保政策落實符合安全與信賴。眼下政府最重要的任務,是維持電力穩定供應與發展多元綠能,同時不排除任何有助於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的方案。暗示著,賴清德會把核電當成是未來能源選項之一。

圖/賴清德在世界地球日與環團接見的會議上致詞。取自總統府官網

AI時代高耗能僅綠電難撐,童子賢、彭双浪籲保留核能

和碩董事長兼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指出,要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並滿足日益增長的AI運算用電需求,台灣必須保留核電,否則僅靠再生能源難以達標。

友達光電董事長彭双浪也直言,5月17日核三廠二號機組停機後,台灣將成為名副其實的「非核家園」。他指出,雖然德國自詡非核,但仍仰賴法國核電;以目前核能的安全性和效率來看,核電既零碳排,又能支撐AI等高耗能產業,符合台灣減碳與用電需求的雙重訴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社會對能源安全與經濟發展的討論持續升溫。如何在維持電力穩定、控制電價走勢與實現碳排放目標之間取得平衡,已成為各界關注的核心議題。

圖/彭双浪指出,核電能台灣AI等高耗能產業。示意圖。取自台積電官網

前核安會主委:設備老化與核廢是延役挑戰

「尊重委員的提案,強調妥善處理核廢、多方溝通、建立社會共識,才是確保核電廠安全運轉的關鍵前提。」前核安會主任委員陳東陽於2024年5月29日的延役專題報告建議,經濟部與台電立即展開延役可行性與經濟效益評估,同步解決用過燃料貯存空間不足的問題。

目前核三廠一、二號機的燃料池各可容納2160束,但一號機已存放1722束,二號機1729束,均逼近上限。為此,台電已於二號機除役當日啟動乾式貯存設施建設,以大幅紓解燃料池壓力。

延役評估須涵蓋人力編組與運轉安全規劃、輻射防護與放射性物料管理,以及緊急應變機制;並對關鍵設備執行整體性老化評估與管理,必要時進行檢測與更新,以確保持續安全運轉;同時,必須確認延役對環境與生態的影響符合相關法規。

另外,核電廠相關申請案應由經營者先行評估並進行現場檢查,確認符合安全與法規要求後,再依需求主動提出申請,管制機關則依職責執行安全審查。由於運轉執照換發涉及核能安全與公共利益,建議在法律條文中具體明確加以規範。 

跳脫40年限制!藍白修法為核電延役開大門

目前核三廠一號機的運轉執照已於2024年7月27日屆滿,二號機則在2025年5月17日正式除役。依規定,延役申請必須於執照到期前5至15年內提出,但台電未在法定期限內辦理,致使二號機無法續證而停機。

國民黨與民眾黨黨團於5月8日協商《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六條修正案,試圖為核三廠延役開路,並把「非核家園」的政策目標轉為「非碳家園」。

修正建議指出,包括美國在內的先進核能國家已有七成機組申請將運轉年限延長至60年;如果台灣放寬現行法規、並配合嚴格的安全審查,不僅能穩定供電,也有助抑制碳排放。

多位藍、白立委如王鴻薇、黃健豪等已共同連署,強調應為未來能源多元化保留空間。具體修正條文涵蓋三大重點:一、將運轉執照最長有效期從40年延長至60年;二、刪除「執照到期須在規定期限內申請換發」的時間限制,改為「隨時可提出延役申請」;三、明定主管機關應據此制定申請文件和審核程序,賦予更大法規彈性。

最終,由於朝野立委未能達成共識,立法院長韓國瑜宣布:「後續將依議事規則辦理。」

圖/韓國瑜宣布相關修正案後續將依議事規則辦理。取自韓國瑜臉書

燃料、耐震等安全問題未解,環團駁斥延役可行性

這項修法一出,環保團體強烈反對。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痛批,國民黨與民眾黨急於在5月17日核三廠二號機除役前完成三讀,罔顧全台2300萬人的生命安全,將全民風險淪為政客籌碼,若不立即叫停,必將引發社會強烈抵制。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指出,全球從未有除役後重啟核電的先例,現行法規明訂執照最長40年,期滿後不得續運。修法草案卻允許「任何時間」提出延役申請,自動延長至60年,跳脫嚴謹的安全審查程序,違反國際標準,也未因應設備老化、耐震、核廢料及戰時風險。

環保聯盟謝志誠會長批評,立法院至今提出逾14個修正版本,內容互相矛盾,未經充分討論便匆促送交表決,明顯違反民主程序與世代正義。他強調,核電廠續證需長期安全檢測、設備盤點及核安會審查,核一廠換證案就耗時38個月,證明延役絕非短期可行。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黃靖庭警告,核三廠緊鄰恆春斷層,一旦發生地震,老舊設備恐難承受,重啟運轉將把地方安全與民眾置於極高風險。他並譴責在野黨候選人柯志恩、謝龍介對此漠不關心,恐將遭選民唾棄。

台灣綠黨社運部主任李春祥總結,核能已是過時且危險的能源,真正的投資應集中在儲能技術與分散式韌性電網,而非老舊機組延役。民團呼籲,立法院應先通過「核安三法」,解決核廢處置等結構性問題,再討論能源未來,並警告擁核立委將付出政治代價。

圖/藍白修法引環團人士強烈反對。取自綠色行動聯盟官網

延伸閱讀:核三廠2號機除役倒數!「除役4階段」如何規劃?核廢料怎解?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