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不再是小眾!借鏡他國的典範之餘,其實台灣的社企生態系也愈趨成熟,不只擴散好的觀念,也對弱勢團體伸出援手。
5月,堪稱社會企業大月。《遠見雜誌》首屆社企之星頒獎典禮才辦完,首屆2018亞太社會企業高峰會就在台中文創園區登場。
這場台灣史上最盛大的社企活動,以「明日亞洲」為題,邀請來自15國、30位國際講者,從「食農、銀髮、弱勢就業、環保綠能」四大主軸,分享國際趨勢。演講、論壇、工作坊、以及戶外社企市集等,總參與者突破千人規模。
特色1〉小產品也能為公益效力
首先,小產品也有大影響力。
看似平凡的一隻小鐵魚,卻能改善弱勢人民的健康品質。來自加拿大的蓋文‧阿姆斯壯(Gavin Armstrong),2012年創立幸運小鐵魚(Lucky Iron Fish Enterprise)便是實例。
現年30歲的阿姆斯壯,是加拿大貴湖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生技博士。他觀察,全球有1/3人口缺鐵,以弱勢族群居多,雖有鐵質補充劑的藥品,但對多數人既不便利又不實惠。
為了解民眾實際生活與營養缺乏現狀,他跑到柬埔寨,見到有民眾工作到一半就不適暈倒,尤其小孩和婦女缺鐵更為常見。2012年當他從事博士研究的同時,便開始構思解決方法。
他偶然發現,當地人很常吃魚,也將魚視為幸運的象徵,2015年他便推出小鐵魚。只要在烹煮食物時,將小鐵魚丟進鍋裡煮10分鐘,便能自然釋放出鐵質,隨著菜餚吃下肚。效果也經過科學驗證。一隻25美元的小鐵魚,平均可使用五年,若小鐵魚上的笑臉消失,才需要更換。
消費者每買一隻,他們就捐一隻到弱勢地區,累積銷售近18萬隻。產品簡單卻成效十足。小鐵魚贏得坎城國際創意節獎項;阿姆斯壯也陸續獲得國外雜誌評選為世界17大社會創業家,和2018世界百大具遠見領導者。
特色2〉將在地好物推向國際
其次,社企既在地,也可以很國際。來自印尼,由西蓮蒂‧荷曼(Helianti Hilman)創立的JAVARA,是典範。
印尼擁有7000多種原生水稻品種、香料、草藥、水果等,不少原生品種與傳統農法因時代改變近乎失傳。為保存印尼傳統農作,2008年荷曼辭去律師與顧問的工作,投入創業。她深入印尼各地,攜手在地農戶復育與栽種,建置加工廠,研製附加價值高的食品,並推廣味覺教育。2017年更開設JAVARA學院,進一步指導農漁民成為創業家。
JAVARA在印尼話代表冠軍,意味著提供給消費者最優秀農人所生產的最優質產品。如今JAVARA已成為印尼有機食物領導品牌,生產超過900多種天然手工食品,銷往22國販售,目前跟超過5萬名農夫合作。
JAVARA讓荷曼得獎無數。2013年獲EY Indonesia年度社會創業家獎,2014年登上《富比士》「The Inspiring Women Honor Roll」,2015年獲施瓦布基金會的年度社會創業家。
特色3〉經濟效益高 消弭貧富差距
第三,社企不再是小眾,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力,日漸顯著。
創立於1984年的蘇格蘭社區事業(Community Enterprise in Scotland, CEIS),是英國最大的社企生態支持機構,提供一系列訓練、支持、投資社企方案,也是社企智庫,旗下研究單位每年定期發表研究,提供政府參考。
CEIS group執行長傑瑞・席更斯(Gerry Higgins)是英國政府訂定社會企業政策的諮詢人,被視為社會企業育成專家。他回顧,早年沒有人理解什麼是社企,但今天社企的經濟效益已逐漸凸顯。英國政府2017年起,每三年將公布一套社企發展計畫。
席更斯觀察,台灣社企生態系統發展也已步上軌道,政府、民間、一般企業和社企間,已產生良好的交流對話,他肯定,「台灣將成為亞太社企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