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宣布,去年九月起就不核供桃園以北申請5MW以上用電量的數據中心,行政院更坦言北部供電量短缺200億度,這讓北部縣市首長火大,認為政府忽視北部的產業發展。雖然政府積極在北部開發電源、建設電網,當前還有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四接),但更嚴峻的問題是,AI產業大爆發,台灣進入爆量用電時代,核電重啟未果,一旦缺電,產業不來,全民也會受到影響,這題政府怎麼解?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六月初在全球媒體記者會表示,不只要在台設置研發中心及總部,還會設立第二個類似「Taipei-1」的AI超級電腦中心。消息一出,全台縣市首長群起招手,就想和輝達結為親家。
幾天後,鴻海宣布將攜手輝達,在高雄建置以超級晶片GB200伺服器為核心的先進算力中心,總計64櫃、4608顆繪圖處理器(GPU),預計2026年完工。
據悉,輝達最初想把先進算力中心設在台北,東找西找後,發現高雄比較適合,但實際原因未知。高雄市長陳其邁當時受訪,被問到會祭出什麼條件吸引輝達?他只笑回:「現在就像鴨子划水,不能講太多。」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北部缺電,輝達才要南下?
過了兩個月,台電董事長曾文生突然宣布,其實從去年9月開始,桃園以北申請5MW以上用電量的數據中心,一律不核供,呼籲高科技產業轉至支持電源開發的地區。
台電強調,電力長途輸送增加能源損耗和電網風險,若各區域自給自足,將降低對外援的依賴,提升電網韌性,而電源開發應以「區域平衡」為原則,降低風險。
甚至,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上週直言:「沒有錯,北台灣電力確實不足。」他表示,北北基桃開發電力相對困難,以2023年為例,北部的用電量是930億度,發電量僅750億度,意即供需差距近200億度;政府同年南電北送、中電北送,但送電過程會有線路的電力耗損,達6.4億度,換算成電價約23億元。
台電和行政院接連拋出讓全台心驚膽顫的震撼彈,回頭想想,輝達兩個月前在高雄設置超級電腦中心的決定,意外地串起來了,畢竟AI是一隻「吃電怪獸」,或許已知北部電力供給有問題,且台電無法放行核供,高雄於是雀屏中選。
陳世凱強調,政府會在北部積極開發電源、建設電網,當前有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四接),協和從燃油改成燃氣的過程中,需要天然氣接受站,另有國光二期、長升二期的電力開發,都是要讓北部有充足用電的作法。
延伸閱讀:韌性電網拚淨零!台電董座:2035年降低0.3公斤電力碳排
北部縣市首長撿到槍,怒批政府忽視產業發展
想當然爾,行政院的說法,讓北部執政縣市首長撿到槍。新北市長侯友宜說,缺電不是今天才發生的議題,政府面對缺電問題,都沒有想辦法解決,必須提出多元能源的配比方式,才能一勞永逸。
台北市長蔣萬安提到,穩定供電是產業發展的基礎,中央應務實面對國家整體能源政策,不要為了解決缺電問題,而犧牲產業發展及國家整體競爭力,台北市的內科、南軟及北士科,有許多國外廠商企業總部、研發中心,都需要充足的電力供電。
月前才爭取台積電設廠失敗的桃園市長張善政更火了,他認為過去八年錯誤的能源政策,終於露出真相。而且曾文生「數據中心用電量5MW以上,若設在桃園以北一律不核准供電」的說法,不僅與行政院強調台灣不缺電的態度衝突,也對桃園以北的產業發展很不公平。
更嚴峻的問題是,經濟部能源署月前公布電力供需報告,台灣因為發展AI和半導體產業,即將進入用電大爆發的時代,今年起至2033年,年均用電量將增長2.8%,平均每年增長90億度,而且這還是保守估計。
中山大學電機系教授盧展南提醒,政府歡迎科技巨頭在全國各地增加AI產能,但電力公司滿足這塊需求的電網強韌支出,不應導致其他用戶的電費上漲。他舉例,美國近期因應資料中心爆發,設定使用者付費的電價架構,他們希望「滿足商業和工業用電成長的關鍵是與各方合作,確保承諾真實可靠,電費和合約對所有用戶是公平,且用電成長是自籌資金」。
至於設備端,盧展南認為透過分散式能源的實功和虛功功率控制,成為協助系統運轉的輔助服務產品,就可最大限度地實現配電區域的再生能源整合,並緩解大量再生能源造成的運轉安全問題。
根據台電的數據,全國目前看來確實不缺電,但當用電需求激增的產業和企業一個個落地台灣各地,相關單位能否解除全民對於缺電的擔憂?就看新政府如何拆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