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台灣農業怎麼了

台灣農業怎麼了
|

從年初到盛夏,電視不斷播映著農民哭訴水果賤價的畫面,明明是無旱災、無風災的盛產時節,豐收的農民們卻欲哭無淚,讓人不禁要問,「台灣農業究竟怎麼了?」

產銷失衡的問題,當然不是今天才有,數十年來,台灣的產銷問題,一直在不斷輪迴。農民對著盛產卻賣不掉的作物嘆息,政府出面喊話、收購或是執行耕鋤、去化;這戲碼一點也不新鮮。

擁有良田平原與亞熱帶氣候條件的台灣,農業向來是我們的驕傲,無論是稻米、蔬菜、果物,都是質優甜美,但何以農業在台灣始終問題重重?

一來,農作物有天災的威脅,颱風是最大的天敵,夏雨冬旱也可能造成作物歉收、浸水腐壞;二來,島國的內需有限,如果沒有向外輸出,豐盛的果物,就會變成過剩。農民辛勤耕種的作物,除了有天災的威脅,還得面對現實的銷售問題,而銷售,相對不是農民的專業,於是衍生了「會種,不會銷」的困境。

我國農業正面臨人口結構改變、耕地面積細碎、貿易自由化,及氣候變遷加劇影響區域農業生產量與價格波動等內、外環境因素的挑戰。政府於2016年推動新世代農業發展,所謂新農業,包括建立農業新典範、建構農業安全體系,及提升農業的行銷能力;與世界趨勢不謀而和,農業必須成為一個可以獲利,但又可以永續的產業。但究竟要怎麼做,又要如何做,能否立竿見影,又能否解決困境?台灣農業的未來要往哪走?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