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全球趨勢

ESG國際快訊》這項海洋科技在夜晚也能發電,美國加州大力啟用!

科學家們認為,「波浪能」對世界避免氣候變遷的最壞影響至關重要。取自ecowavepower官網

|

▋這項海洋科技讓台灣夜晚也能發電,發電量可望佔美國1/3!
▋川普制裁失靈?中國力挺俄羅斯,習近平拍板新天然氣管道引爆美中新戰場
▋不只中俄結盟!美歐能源新夥伴成形,7500億美元協議的背後盤算
▋歐洲大乾旱!52%國土拉警報,氣候變遷引爆百年最熱夏天
▋澳洲減碳面臨兩難,要砸兆元還是拚「七字頭」目標?

這項海洋科技讓台灣夜晚也能發電,發電量可望佔美國1/3!

美國加州洛杉磯港,一塊塊藍色漂浮板在碼頭邊的波浪上輕輕起舞,悄無聲息把海洋力量轉化為可用電力。法新社指出,這項創新裝置或許是加速能源轉型的關鍵之一,而科學家們也認為,這種「波浪能」對世界避免氣候變遷的最壞影響至關重要。

其原理是,看起來像鋼琴鍵的漂浮板隨海浪起伏,連接到液壓活塞,把一種可生物分解的液體推入管道,再送到裝滿蓄壓器的容器,當壓力釋放時,會帶動渦輪機旋轉,進而產生電流。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如果此項試驗計畫能說服加州當局,未來洛杉磯港外長達13公里的防波堤上渴望安裝數百個漂浮板,屆時產生的電力將足以供應6萬戶美國家庭使用。該技術支持者認為,波浪能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電力來源,不像太陽能在夜間無法運作,或風電可能受制於天氣,因為海洋總是在運動狀態。

而且海洋還蘊藏巨大能量。美國能源部分析,理論上,美國西海岸的波浪能,可為1.3億戶家庭供電,約佔美國每年用電量1/3。

不過,波浪能迄今尚未成功實現商業化,主因是設備必須安裝在深海,維護成本極高,設備也經常故障,使專案以失敗收場。然而,以色列新創Eco Wave Power設計出一款「可伸縮碼頭式」裝置,當海浪太高,系統無法承受時,漂浮板會自動升起至高位,直到暴風雨過去,因而不會造成任何損壞。

但即便如此,當前美國政治環境對再生能源並不友善。所幸Eco Wave Power早就佈局美國以外市場,如以色列自去年12月以來,亞法港已經利用波浪能為多達100戶家庭供電,而在葡萄牙的波爾多,也有1000戶家庭併入此系統。此外,台灣和印度也已經有安裝計畫。

加州能源委員會在近期的一份報告強調,波浪能有潛力幫助加州在2045年實現碳中和。「我們能多快把這項技術沿著海岸線推廣,對加州就多有利,」協助資助此專案的組織AltaSea創辦人克魯梭(Jenny Krusoe)強調。

川普制裁失靈?中國力挺俄羅斯,習近平拍板新天然氣管道引爆美中新戰場

即便美國總統川普在重返白宮的第一天就宣示要結束俄烏戰爭,並透過對俄羅斯能源買家制裁施加壓力,但中國依然不顧川普反對,加碼進口被列入黑名單的俄羅斯天然氣,深化與莫斯科的能源關係,公然挑戰美國的制裁。

《新聞週刊》(Newsweek)查閱公開船舶追蹤數據顯示,9月9日有一艘名為Zarya的受制裁俄羅斯油輪停泊在中國廣西北海港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研判是該油輪從西伯利亞北部的「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Arctic LNG 2)專案運送的第三批貨物。

事實上,早在拜登政府,就把「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列入制裁名單,希望能切斷俄國戰爭資金來源,但俄國和中國的貿易流動創下紀錄,幫助莫斯科經濟能維持運轉,尤其是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後,中國採購正好取代歐洲需求的崩潰。

彭博社指出,中國已將廣西北海港指定為處理「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貨物的主要樞紐,原因在於把這類運輸限制在與國際市場接觸最少的單一港口,可以控管任何報復行動可能對中國天然氣產業所造成的損害。

《新聞週刊》指出,8月底中國才接收第一批「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的貨物。當時俄羅斯總統普丁正在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在峰會中拍板啟動第二條主要天然氣管道「西伯利亞力量2號」(Power of Siberia 2)建設,進一步擴大俄國對中國的天然氣供應,使普丁臉上綻放久違的微笑,儼然得到「期盼已久的勝利」。

挪威智庫北極研究所(Arctic Institute)研究員庫伯爾(Fiona De Cuyper)分析,中國正在試探美國、歐盟的制裁執法力道,並深化中俄的能源相互依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回應,「中國將根據國家利益,採取適合自身的能源。美國所掀起的關稅戰沒有贏家,脅迫與施壓解決不了問題,中國將堅定維護自身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對此,川普政府所發起的圍堵力道似乎正在加強,繼8月對採購俄羅斯石油的印度商品徵收50%關稅後,近期又呼籲歐洲領導人提高對中國、印度的關稅。

不只中俄結盟!美歐能源新夥伴成形,7500億美元協議的背後盤算

當中俄能源同盟關係日趨緊密之際,美歐的能源夥伴關係也在強化中。在歐盟承諾未來三年內向美國採購7500億美元的石油、天然氣、核能設備後,美國能源部長懷特(Chris Wright)日前接受《歐洲動態》(Euractiv)專訪表示,「這會是長期改變。當你購買能源,尤其是液化天然氣時,會有龐大基礎建設隨之建立。」

他認為,這將有助歐盟逐步擺脫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而且在川普政府任內,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能力將會翻倍,不只是增加10%或20%而已。《歐洲動態》也分析,倘若美歐貿易協議內容均能落實,歐盟將可把原來2027年結束對俄國能源依賴的期限提前。

儘管不少分析師認為該目標不切實際,但懷特堅持可行。他解釋,其中2/3的目標可藉由取代俄羅斯能源進口達成,此外,還可以間接透過阻擋經由土耳其、印度等國的俄羅斯精煉油品(如汽油和航空燃油)進口來實現。

然而,懷特與歐盟口徑並不一致。歐盟執委會9月11日表示,布魯塞爾把美歐貿易協議視為一項「臨時措施」。一位執委會官員透露,「短期內,我們需要滿足能源需求。在此背景下,正考慮增加從美國購買某些能源產品。」

而歐盟執委會主委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強調,儘管歐盟目標是要加速淘汰俄羅斯化石燃料,但歐洲也該抓住時機,發展本土潔淨能源。

圖/歐盟承諾未來三年內向美國採購7500億美元的石油、天然氣、核能設備。示意圖。pexels by yerevan-malerva1

歐洲大乾旱!52%國土拉警報,氣候變遷引爆百年最熱夏天

在天然氣儼然已成國際能源政治要角的同時,極端氣候也正在加劇中。法新社分析,今年8月中旬,逾半數的歐洲、地中海盆地地區遭受乾旱影響。數據顯示,有52%區域受到波及,是從2012年歐盟哥白尼氣候計畫開始蒐集數據以來,比例最高的一年。

東南歐受災尤其嚴重。亞美尼亞在8月11~20日期間,高達99%的土壤受到乾旱影響,緊追其後的是喬治亞,受災面積達98%,保加利亞、科索沃則是97%。

在大西洋沿岸,葡萄牙則有超過3/4國土受乾旱侵襲,更發生毀滅性野火,造成至少四人死亡、多人受傷。該國氣象局表示,這是葡萄牙自1931年以來,最炎熱的一個夏天。法國也有約70%地區受乾旱影響,自8月5日起,西南部爆發近十年來地中海地區最嚴重的野火。

乾旱與野火在歐洲蔓延,證實氣候變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劇。在國際能源政治的角力之外,全球正面臨一場更迫切且無國界的環境危機。

澳洲減碳面臨兩難,要砸兆元還是拚「七字頭」目標?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即將在9月下旬公布該國2035年減排目標,在這之前內閣也將審視氣候變遷管理局的最終建議。《衛報》指出,目前該局的初步建議是認為,設定65%~75%的目標是雄心勃勃且可實現的。

然而,澳洲商業委員會(Business Council of Australia)表示,若要在十年內實現如此規模的脫碳,可能需要高達5300億澳元(約合新台幣1兆674億元)的投資。

但執政黨工黨黨內重要遊說團體——基層環保行動網絡LEAN(Labor Environment Action Network)新任聯合召集人克勞佛(Louise Crawford)反駁,「不夠雄心勃勃,也會付出代價」,並力主減排目標應「以七字頭開頭」。「如果澳洲確認此目標,並在聯合國大會領袖峰會宣傳,將是我們展現全球領導力的絕佳機會,」她強調。

圖/澳洲減碳面臨兩難,要砸兆元還是拚「七字頭」目標?示意圖。JanLeMann by pixabay

延伸閱讀:史上回收最多鈦金屬的iPhone誕生,但蘋果這次為何沒提「碳中和」?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