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全球趨勢

史上回收最多鈦金屬的iPhone誕生,但蘋果這次為何沒提「碳中和」?

美國時間9月9日,蘋果盛大發表全新 iPhone 17 系列。YouTube by Apple

|

蘋果(APPLE)2025年秋季新品發表會再次吸引果粉目光,除了推出新品,更展現其在技術創新和環境永續方面的雄心。然而,蘋果今年卻鮮少提到「碳中和」,究竟為什麼?

蘋果9日舉辦發表會,不只破天荒推出超薄iPhone Air,iPhone17的設計也和過往iPhone有很大差別,而在幾款穿戴式裝置上則具有更多嶄新健康功能。除此之外,蘋果也在永續上有所突破。

大量導入回收金屬,減少開採汙染

首先是回收鈦金屬的大量導入。蘋果表示,新推出的iPhone Air所使用的回收鈦金屬比任何前一代產品都多,比例高達八成。就整機重量而言,iPhone Air的回收材料占比達35%,而iPhone17則是30%。

為了使機身輕薄,iPhone Air機身採用更薄的3D列印鈦金屬USB-C連接埠。蘋果指出,這項技術比傳統的鍛造工藝減少33%材料使用。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蘋果最新的手錶系列也增加回收材料的比例,如Apple Watch Ultra 3、Apple Watch SE 3、Series 11的回收材料占比皆達到40%,而且在電池中所使用的鈷,100%皆是回收。

而Apple Watch Ultra 3的錶殼則由100%回收鈦金屬製成。蘋果表示,透過創新3D列印製程,讓錶殼使用的原材料比前幾代減少一半。

科技媒體The Verge指出,使用更多回收材料,除了可以減少開採、加工原材料所造成的汙染和環境風險,也符合延長產品壽命的環保理念。

圖/除了 iPhone,Apple Watch 系列的新品亦透過許多回收材料,展現其環保理念。by Apple Newsroom

台積電助攻,新晶片推升性能與電池續航力

另外,採台積電3奈米製程生產、搭載iPhone17的A19晶片,在性能和電池續航力上也有所進步。

蘋果表示,A19晶片的六核心中央處理器比iPhone13的A15仿生晶片快1.5倍,而五核心繪圖處理器則比A15仿生晶片快兩倍,使iPhone17能呈現更細緻的圖形效果、更高境界的手遊體驗,而每個繪圖處理器核心也內建「神經加速器」,協助在裝置上運行強大的生成式AI模型。

而A19晶片的能源效率和iOS26先進的電源管理功能,也帶來全天候的電池續航力,使iPhone17的影片播放時間最長可達30小時,比上一代足足多出8小時。

同時,iOS26中全新的「適應性電源模式」還能學習用戶的日常耗電習慣,並在電量可能不足時進行預測,智慧節省電力,幫助用戶度過一整天。

圖/iOS26 加入了適應姓電源模式,透過學習用戶的耗電習慣,智慧節省電力。X by @theapplehub

Apple Watch不用「碳中和」宣傳,排碳量也比前幾代產品高

然而,蘋果今年在宣傳上轉趨低調,在Apple Watch官方公布的產品環境報告上,不僅看不到「碳中和」字眼,而且進一步對比Apple Watch同類產品與配件溫室氣體排放量,今年產品碳足跡似乎還不減反增。

儘管Apple Watch Series採用40%再生材料製成,包括由100%再生鈦金屬或鋁金屬製成的錶殼,而且鈦金屬錶殼使用3D列印技術,所需原物料比過往產品減少一半,加上製造過程供應鏈全面使用100%再生能源,例如風電與太陽能。

然而,Apple Watch Series 11搭配鈦金屬、鋁金屬錶殼與運動型錶帶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都是8.1公斤二氧化碳當量,但前一代產品不管是哪一種錶殼,總排放量都在8公斤以下。

一般認為,蘋果此次對「碳中和」用詞轉趨審慎,主要是因為2023年,蘋果把部份Apple Watch型號宣傳為「首批碳中和產品」,強調使用100%清潔能源生產,在製程中使用30%再生材料,以及50%運輸不使用空運出貨,以減少碳排,但德國法院在8月26日裁定,蘋果的「碳中和」宣傳具有誤導性,廣告無效。 法院認為,根據蘋果宣傳消費者預期碳抵換期限,至少會持續到2050年,但實際上蘋果購買的碳抵換僅用在巴拉圭租賃土地上的尤加利種植園,租期只到2029年,且蘋果無法證明所有租賃合約會延長。儘管蘋果仍可提出上訴,不過目前蘋果必須在德國市場放棄「碳中和」標籤。

對蘋果而言,未來要面對的是愈來愈嚴格的漂綠法規環境。歐盟各國正計劃在2026年讓《消費者賦權綠色轉型指令》(Consumer Empowerment Green Transformation Directive)上路,該法禁止企業使用空泛的環境聲明,使用碳抵換的產品也不得宣稱碳中和。

綜觀蘋果此次發表的新品,不論是大量導入回收金屬、優化晶片效能,還是改良包裝與運輸方式,都顯示其在永續發展上的努力。

不過,德國法院的裁決與未來更趨嚴格的環保法規,也為蘋果敲響警鐘。如何在宣傳上更精準、更誠實地溝通其環保作為,避免「漂綠」爭議,將是蘋果未來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這不僅關乎品牌聲譽,也將考驗其在全球綠色轉型浪潮中的領導力。

圖/對蘋果而言,未來要面對的是愈來愈嚴格的漂綠法規環境。Apple Newsroom

延伸閱讀:Apple Watch碳中和、iPhone 15減三成碳排!環保人士為何還是罵很兇?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