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陰影下的COP30!如何找到1.3兆救命錢,讓窮國也能對抗極端氣候?示意圖。x@StateDept
氣候金融新目標NCQG,將延續去年 COP 29,成為COP 30最關鍵也最政治性的議題之一。COP 29開發中國家要求已開發國家提供1.3 兆美元協助落後國家氣候調適,最終協議縮水到3000億美元,以充滿戲劇性與背叛的結局收場。今年將如何解決這棘手問題?
NCQG(氣候資金新集體量化目標,New Collective Quantified Goal on Climate Finance)預計將持續成為今年第30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的關鍵議題。
去年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COP29,各國針對NCQG達成的結論是,已開發國家承諾提供每年至少提供3000億美元,在2035年前支持開發中國家應對氣候變遷的努力。
但3000億美元,其實遠低於開發中國家的期望。開發中國家認為自己是氣候變遷的重災區,富裕國家拼命排碳,經濟成長,工商業活動甚少的貧窮國家卻遭殃,尤其是即將被海水上升淹沒的小島國家,面臨滅國危機。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去年開發中國家聯合起來,提出需要1.3兆美元的氣候融資,但已開發國家最終只願意承諾3000億美元,不到1/4,兩方對峙,大會一度陷入僵局。
最終大會文本也只是呼籲各國政府、私人投資「共同努力」達成1.3兆美元,不具強制效力。
但其實攤開各國所承諾的金額,還比3000億美元更低,只有2000億美元。根據《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在COP29議程原訂結束日的下午,第一份包含數字的NCQG文本才出現,讓貧窮國家憤怒的是,文本中關於具體金額的位置被標記為「X」,被批評是對所有貧窮國家的羞辱。
COP29談判NCQG縮水3/4,開發中國家不滿
去年在開發中國家持續反彈、倡議下,數字才在緊張的通宵談判中從2500億美元增加至3000億美元,談判最終從原訂結束的週五,一路延長到週日凌晨才結束。但尼日、波利維亞、印度等開發中國家公開抨擊大會主席團,在沒有獲得所有國家適當同意的情況下,強行通過最終文本。
最低度開發國家集團(LDCs,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更發出聲明,指稱NCQS是對世界上最弱勢群體的巨大背叛,原因是它既無反映目標所需的企圖心,也沒有保障最低度發展國家和正苦於面對海平面上升的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的最低資金分配。
關心氣候變遷的英國媒體《碳簡報》(Carbon Brief)分析,從1.3兆元縮水到3000億美元,其實是一種「責任稀釋」,要求私人企業提供資金,其實是稀釋已開發國家對排碳的責任,把提供公共資金的壓力轉移到私人市場上。
不少開發中國家更不諱言,把私人投資算在NCGQ是「會計花招」,無法創造任何新的資金流入。
對此,已開發國家表示,現有公共資金無法滿足兆級美元資金需求,希望納入更廣泛全球投資,尤其是中國等新興富裕經濟體能自願做出貢獻。
今年初美國總統川普甫上任就簽署行政命令,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預計COP30已開發國家陣容將比起過往黯淡,會對NCQG帶來哪些影響?值得觀察。

趨勢一》把NCQG納入NDCs
第一個可能是把NCQG納入NDCs(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國家自主貢獻)。 NDCs是《巴黎協定》的核心,要求每個國家設定氣候行動計劃、提出每五年減碳目標。上一次繳交日是2020年。今年適逢COP30,也是繳卷的時間點。
但截至十月下旬,COP締約國將近兩百個,只有六十幾國、約三成繳交。
另一方面,為了讓私部門參與1.3兆美元投資目標,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指出,NDCs需要是「可投資的」,也就是清楚把國家目標轉化為具體的部門路線圖、穩定的政策,這會帶來更多商業機會,讓金融部門知道該如何投入資金。
趨勢二》確立資金結構、改善質量
除了NDCs與NCQG的整合,COP30另一項重點,則是資金結構與質量的改善。
去年NCQG談判所留下的問題之一,還包括對資金缺乏質量標準。例如這些資金是否為富國對窮國的捐贈,還是貸款?若是貸款,是否有優惠利率?以及撥款標準與期程,該如何規劃?這些都是COP30必須解決的。否則就算有資金,也是「看的到,吃不到」,毫無幫助。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研究報告則指出,為了加快資金流動、確保資金流向正確領域,各國也正在擴大永續金融分類標準,使其更能適用於熱門新議題:生物多樣性。COP30預計也將推動不同分類標準間的相互整合,以促進資本流動。

趨勢三》NCQG資金導入自然資本
此外,有鑒於「自然正向」是此次COP30主軸之一,本次預計也會討論如何把NCQG資金導向自然資本、生態系統恢復的項目,透過「生物信用」等創新機制,把氣候資金和生物多樣性目標緊密結合。
環境組織氣候政策倡議(Climate Policy Initiative)也指出,巴西可能會透過國家平台整合公共與私人投資,把NCQG資金和各地自然解決方案連結。
COP30將是氣候金融的關鍵一役。在1.3兆美元願景的壓力下,各國必須超越巴庫的政治僵局。尤其在「自然正向」的核心主題下,COP30 成功的另一個關鍵,在於能否針對NCQG達成進一步共識,將全球資本有效地導向亞馬遜和最脆弱地區的生態恢復,實現真正的氣候正義。
《遠見》聚焦巴西貝倫・全解讀COP30
聯合國第30屆氣候峰會(COP30)即將於2025年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亞馬遜森林門戶城市貝倫登場,預計將吸引全球五萬人共襄盛舉。
今年將帶來哪些突破性承諾與行動?透過《ESG遠見》即時報導和深入分析,帶您掌握COP30的重點討論與決策動向!>>看更多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