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背景出身、有理工人特質的水土保持局李鎮洋局長,懷抱著人文關懷及歷史情感,透過社區由下而上的力量,驅動產業發展,讓更多人看見農村的美好。
34年前,水土保持局局長李鎮洋剛從台大土木工程研究所畢業,旋即進入台北市政府建設局,負責台北市農村社區如文山、北投區的農業環境改善工作,一待17年。很多人以為行事思路素來一板一眼的理工人進入農村服務,與人相處溝通可能有困難,李鎮洋卻是零障礙。他笑稱自己在彰化鄉下長大,農村環境再親切熟悉不過,「下鄉」不僅如魚得水,也備感親切。而工程技術出身的專業背景,則讓他看見了農村的困境和出路。
找尋城鄉並存共榮的解方
「台灣有許多農村位於山坡地,水土保持、大地工程,都是農村得以永續使用自然資源的重要基石,因此,坡地防災、農路改善、野溪整治、土石流監測等工作必不可少。」李鎮洋指出:「擁有工程專業背景,讓我可以針對社區需求,規劃出相對應的工程設計,符合社區生活、文化及情感面,也能兼顧社區安全與永續發展,是了解、解決農村社區需求的重要技能。」他觀察,過去在都市化浪潮推波助瀾下,政策「重城市,輕農村」、「重工商,輕農業」,大量資源投注於城市,相對使得農村發展落後、人口外移、整體發展失衡。「農村與城市最遙遠的差距不在地理位置,而在各項建設與公共設施的質量不足,與長期缺乏有計劃及系統性協助發展,逐漸失去了文化的特色、生活的自信。」李鎮洋說。因此,進入水土保持局之後,他便積極推動一系列農村工作,找尋城鄉並存共榮的解方,為農村重新注入活力。
譬如2004年試辦農村培根計畫以及2010年8月4日公布施行的《農村再生條例》,是政府首度針對農村社區量身打造的政策,以專法有系統地推動農村發展,從產業、文化、生態與實質建設,突破農村發展瓶頸,為打造農村永續發展及活化再生的里程碑。不同的是,以往政策推行大多是「由上而下」,政府發想、人民執行,農村再生政策卻是「由下而上」,以截然不同於以往的方式驅動農村社區發展。
水土保持局堪稱是最接地氣的公務部門。李鎮洋自豪地說:「我們實地走進全國農村,輔導協助在地居民,以社區發展協會做為接軌政策的對口,推動4階段培根計畫。由社區居民自己作主、完全參與,通盤考量社區整體需求並擬定計畫,再透過小型僱工購料,進行產業活化、文化保存、生態保育等工作,在凝聚社區共識、建立社區產業命脈、奠定農村再生基石上,更具意義。」截至2020年3月底為止,在全國4,232個農村社區中,已有2,617處社區參與農村再生培根計畫,其中有894個社區已核定農村再生計畫,成效斐然。
金牌農村、農村英雄成典範
農村再生計畫推行10年,以往著墨於三生(生活、生產、生態),現已轉型升級為提升農村經濟產值。水土保持局擬訂一系列農村產業推動方案,如農村好物、農村社區企業輔導、跨農村產業聯盟(山守現、農萊市集),讓社區小農經濟茁壯成長;執行多年的洄游農村系列,包含大專生洄游、洄游二次方、農stay等,成功吸引青年人力、新創團隊投入農村,為農村帶來更繽紛多元的發展想像。
「產業發展逐步穩定之後,我們希望農村社區有更進一步的精神層面實踐,提升農村整體榮譽感。」李鎮洋說。
因此,水土保持局辦理金牌農村、農村領航獎,讓優異的農村社區及其工作者受到鼓勵、成為典範,也讓有興趣從事農村工作的有志人士,看到農村發展各種可能性。近年來更納入「里山倡議」的理念和做法,維護農村自然資源與生產地景,為農業永續發展保留最重要的火花。2017年6月,水土保持局正式成為「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The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the Satoyama Initiative,簡稱IPSI)最新成員,為台灣倡導在地經濟發展,兼顧綠色保育、生物多樣性與友善生產的成就上,再添國際發聲量。
多年前一則新聞讓李鎮洋印象深刻。1898年,德國人登陸中國青島,在兩萬人的小漁村引進當年最先進的城市規劃,建造了一條全長80公里的下水道,甚至留下備用零件,讓下水道百年來運作如常,造就青島如今成為「中國最不怕淹水的城市」。李鎮洋感性地說:「農村再生要做的,也是這樣的百年大計。」水土保持局專注致力於坡地環境安全改善、生態保育、農村建設發展,要讓國際從水土保持的堅強實力與農村再生的亮眼成績,看見不平凡的台灣在地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