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公企中心今年成立60週年,過去被圍牆包圍的校區,在新大樓落成啟用後,校園與社區融合,象徵台灣經濟與管理升級。從公企中心改建到推動信義書院,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均是關鍵人物,他10年捐款7.2億元,讓公企中心擁有豐厚能量,持續扮演台灣企業管理教育的領頭羊。
過去一甲子來,培育台灣文官及中高階商管人才的政治大學公企中心(全名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經過多年改建工程後,新大樓終於在今年10月28日正式舉辦揭牌啟用儀式。同場加映的,還有信義書院十週年回顧與展望。
揭牌儀式貴賓雲集,包括前副總統蕭萬長、多位歷任校長、畢業校友等,還包括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不論是公企中心的改建,還是信義書院,周俊吉都是幕後的共同關鍵人物。
10年捐7.2億,推動永續教育
10年前,周俊吉以個人及信義房屋名義,共捐贈政治大學7億2000萬元,其中的6億元做為公企中心改建經費,其他1億做為信義書院10年的營運經費。另有2000萬是捐助政大商學院「信義不動產研究中心」10年的研究經費。
展望下一個10年,周俊吉已宣布再捐贈1億3000萬元。其中1億元仍分10年,做為信義書院的營運費用,3000萬則是不動產研究中心的費用。
現任政大校長李蔡彥表示,公企中心改建前,大樓十分老舊,校方10多年前便思考重建,幸得周俊吉慷慨捐贈,才踏出第一步。改建案在2018年啟動,歷經4年完成。
政大公企中心,是1962年由政大與美國密西根大學合作成立,專門負責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在職進修教育的機構。
政大前校長吳思華指出,台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公企中心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他在念碩士班及博士班的每一天晚上,都可以看到來自台北市不同地區的人來這裡進修,可說是一路陪伴中華民國發展與成長,傳承非常多的經驗與知識。
2010至2013年擔任公企中心主任的樓永堅直言,公企中心是台灣企業管理教育一個非常重要的推手,也是濫觴。60年來,培育了2萬多名的學員。
誤打誤撞接企研所校友會長
殊不知,促成周俊吉支持公企中心改建的姻緣,其實是一場「誤打誤撞」。
周俊吉表示,自己跟公企中心很有緣,從1982年起,就經常在這裡走動,不僅在這裡攻讀政大企家班第十屆,1988年,也在這裡教不動產的實務課程,一教5年,一直到1993年,所以對於這裡非常熟悉。
他回憶,有一天,他原本要去參加企家班第十屆的校友聚會,恰巧企研所校友會也在同一個時間開會。由於企家班也是屬於企研所校友會的大家庭,他不小心走進去,坐下來以後,當時的系主任、現任商學院院長蔡維奇看到他後很高興,一直拱周俊吉說:「你來的正好,我正要找你當企研所校友會的會長。」
當下周俊吉一再拒絕,推辭了4、5次,仍拒絕不了,其他人也都跟著起鬨,「就是堅持一定要我接,」周俊吉說。
在10月28日,公企中心大樓落成典禮上,周俊吉在台上致詞時不禁笑說,如果他當天沒有走錯教室,實在不知道蔡維奇老師當天要怎麼辦?後來才知道,原來,企研所有找企家班校友接校友會會長的潛規則。
有了這個重任,周俊吉的心裡覺得好像該做些什麼事。時任校長吳思華提到,很希望把公企中心那一塊地改造成為亞洲商管教育創新領航的地方,扮演亞洲商管教育的領頭羊。「學校有這樣的需求,我盡可能的來幫忙做,所以就促成公企中心的改建,」周俊吉說。
周俊吉也把他創立信義房屋40年來的理念,落實在公企中心的改建上。在硬體上,這裡命名為信義學園。
改建前的公企中心共有3棟樓,東、西兩邊的樓是很老的房子,快50年,中間的中樓也有20多年。當時的想法是,如果只改建2棟老樓,可能蓋好了後,中樓又老舊了,又要重蓋,所以應該還是整體規劃比較好,才有了今天的面貌。
新的大樓,是能呼應未來數十年發展所需的嶄新建築。這棟建築邀請知名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完工後,還取得綠建築與智慧建築的標章。
以價值觀命名,放諸四海皆準
如今,來到公企中心一樓,可以看到「信義學園」幾個大字,低調的矗立在中庭。「信義,它是一個價值觀,是一個普通名詞,意思是正當的事情、該做的事情,把這些正當的、該做的事說到做到,那就是信義,」周俊吉解釋。
在軟體上,成立10年的「信義書院」也正式入駐信義學園裡,成為全台灣企業倫理的研究與教學基地。
周俊吉創辦信義房屋,一開始的立業宗旨就是適當利潤,講求信義,不以賺取最大利潤為目標,更是多年來推動倫理教育。
2004年,他開始推動「企業倫理教育紮根計畫」,2009年成立「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為什麼這麼重視?周俊吉說:「這是我們創業時的立業宗旨。」
當公企中心決定改建時,周俊吉認為,政大商學院推廣前瞻視野的商管教育時,也應該加強培養學生的倫理及永續經營觀念,便同時成立信義書院,推廣企業倫理,並找來時任副總統蕭萬長擔任「信義企業倫理講座」第一屆主持人與講座教授,並兼諮詢委員。
現任公企中心主任暨信義書院執行長別蓮蒂表示,信義書院在政大成立是一拍即合、超順利,大家都是一個理念出發。
別蓮蒂記憶深刻地說,信義書院成立三個月後第一次跟周俊吉簡報,說明國內幾乎沒有企業倫理的相關師資跟教材,前期可能需要多投入,無法很快看到投資效益(ROI)。
沒想到周俊吉反而安慰她,「教育是百年的、是長期的,你不要急,我這個承諾就是10年,你就慢慢照你的步驟去做。」讓別蓮蒂除了感動,更敬佩這位企業家的風範。
10年逾40個永續個案研究
別蓮蒂回憶20年前,政大商學院就已在討論應該要有類似企業倫理的課程,如商業倫理、管理道德,但那時是萌芽階段,很難講出一套東西,學校還為此送了兩位老師去國外學。後來發現有西北大學的商業環境分析,以及聯合國開始提出永續發展的概念,就陸陸續續一點一點增加。
十年前有了周俊吉的捐贈款後,理念也獲得當時商學院院長唐揆(2011~2017)認同,變成全院支持這件事。十年來終於逐步解決沒有經驗、沒開過課、也找不到老師的困境。
培養老師,是第一步首要的工作,每年陸陸續續排2、3位老師出去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演習,教師培訓回來後就舉辦工作坊,把經驗分享給大家。因為經驗太寶貴,甚至吸引香港、中國大陸老師,以及非高等學院背景的人來參加,60~70人的演習工作坊,經常一下子就額滿。
累計過去十年來已辦過14場的教師工作坊。至今,政大商學院150多位老師中,30多位、約1/5能支援企業倫理的相關課程,比例相當高。
有了師資,再製作教材,把教材本土化是第二步。信義書院成立10年來,已累積超過40個永續經營個案研究。
為了讓學生覺得課程有趣、願意選修。蔡維奇表示,目前政大商學院每年約1200位畢業生,在求學階段都修習過企業倫理與企業社會責任這門課程。
一開始,大學部跟碩士班的課名叫「企業社會責任與倫理」,把倫理放在後面,大學部1學分必修、碩士班0學分必修,目的先「體驗」。
試行三年後,經全院會議同意後,全改為1學分必修。MBA、EMBA是2學分必修,IMBA是1學分必修。現在連選修課都很受歡迎。
周俊吉最近進一步建議,倫理才是一切的基礎,所以課程應該要叫「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應該把倫理放在前面。面對近年來企業界風行的ESG風潮,周俊吉強調,其實企業倫理是ESG的核心基石。如果沒有倫理為原則,怎能落實ESG?
考量這個建議切合精神,政大商學院已規劃112學年度起,學士型課程正名為「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
ESG呼應企業倫理精隨
總結信義書院10年來,從無到有,培育出30多位教師、製作本土教材到全商學院必修課,碩、博士生通過企業倫理必修課人數有3155位,企業倫理個案研究41篇。並舉辦論壇與講座、教師發展、創業競賽、就學獎學金、社會服務獎助學金及校外推廣等,不僅讓10年前的前瞻,呼應現今的ESG潮流,更製作了4000多本的企業永續報告書,讓信義書院引領全國,執企業倫理教育的牛耳。
面對下一個10年,別蓮蒂計畫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努力,持續精進課程、訓練師資、發表研究。
周俊吉則提出「平台」的概念,他舉8年前參加AAMA台北搖籃計畫為例,在這個協助創業家的學習平台上,沒有常設的老師,而是以計畫組織的方式找老師,讓有限資源,透過平台運作,形成一個巨大力量。
信義書院下一個10年將達成什麼樣的成果?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