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台灣恐缺電,台電董事長難當!曾文生吃了誠實豆沙包?

經濟部次長、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圖取自wikimedia commons

| 攝影 池孟諭

春節連假後的第一個上班日,「缺電」成為網路關鍵字,主因是核二廠2號機將於今年3月14日停機,學者更用數據說話,推估今夏停電風險升高,導致經濟部次長、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對外信心喊話,甚至彷彿吃了誠實豆沙包,直言「這兩年台電累計虧損將超過5400億元,我實在不想代理任內是累虧最多的董事長,這個實在是壓力很大!」「內閣改組後,是否繼續代理台電董座要看長官指示,如果有好的人選,我也覺得這個非常好……。」

其實,台電董座一職位高權重,手握龐大的資源,向來是各路人馬心中的「香餑餑」職缺,曾文生為何會說出這一席話?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坦言,這個位置的壓力實在太大了,主因是能源轉型政策執6年後的今天,各種根本性問題已逐漸浮現,這個職務再誘人,接任者都得想辦法解決缺電、限電、淨零碳排等問題。「如果能源政策不修正,問題會愈來愈嚴峻,甚至影響到經濟、產業發展。」

這可能就是今年元月10日,為何曾文生會主動對外證實2022、2023台電累計虧損將超過5400億元,並決定向電價審議委員會提出實際情況,爭取電價調整空間的原因所在吧。

甚至,春節連假後的第一個上班日(元月30日),曾文生就對外信心喊話,今夏的供電都是一年前就開始估算。今年3月14日核二2號機停機,加上大潭8號機工程因疫情因素進度不順,一年前已開始做調度排程,預期今夏正式來臨前可接受調度(供電)。

但,這席話聽在長期關注能源政策的葉宗洸以及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李敏耳裡,曾文生貌似打臉了自己的上司──經濟部長王美花。

延伸閱讀:台電兩年虧損5460億,2025年綠電占比20%有譜嗎?

葉宗洸示警:2023、2024發生停電事故風險最高

其實,缺不缺電是科學、數學問題,在台灣卻變的很「政治」。台灣3座核電廠的除役時間早已排定,所以總統蔡英文一上台,就喊出「2025非核家園」口號,因為最後一部的核三廠2號機,預計2025年5月17日除役。

為兌現政見,蔡政府隨即端出「未盡完善」的能源轉型政策,才會衍生出一連串的能源開發亂象,如農地、魚塭大量搶種光電……。

但,科學講究證據,葉宗洸跟李敏常引用官方數據,投稿發表對能源轉型政策的看法,台電很難予以反駁,只能發新聞稿澄清,卻又常自打嘴巴。葉宗洸都忍不住幫曾文生說話,「經濟部次長反駁經濟部部長說的話,情非得已,曾文生身兼台電董事長,必須說真話,否則將來出事,恐難以釐清責任歸屬!」

其實,春節前夕,葉宗洸就已提出警訊,認為2023、2024發生停電事故的風險最高,理由是核電廠將陸續停機、大潭電廠燃氣機組8號機等電廠開發計畫,又無法如預期完工。

圖/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池孟諭攝

大潭8號機工期延宕已非第一次。2022年3月29日,「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就擔憂指出,預定6月底(2022年)前完成的8號機組進度恐受影響,會衝擊到6月電力供需。

當時,經濟部長王美花回應,染疫的不是8號機組主設備工區,而是放流水的新工程,「8號機組目前應該不太受影響,完成時間應是今年(2022年)的8、9月。」

李敏根據111年度(2022)公布的110年度(2021)「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指出,8號與9號機商轉日分別是111年9月、112年4月,但能源局最新資料卻顯示,8號機商轉日是112年,沒有寫月份,9號機是112年12月!

圖/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李敏。池孟諭攝

台電寄望8號機4月可完工救援,恐延至夏天來臨前

這幾年,由於深澳火力電廠闖關失敗,加上2023核二廠除役、2024協和電廠3、4號機停機等原因,台電計畫用大潭7、8、9號燃氣機組填補北部的用電缺口。

但,李敏指出,「用電吃緊」打亂電力開發的腳步。原先7號機是複循環機組,包括兩台空氣帶動的氣渦輪機,與一台水蒸汽驅動的蒸汽渦輪機。由於當時電力不足,兩台空氣帶動的氣渦輪機組 (60萬瓩)搶先於2018年3月28日發電,原計畫在2019年停機,增建蒸汽推動部分,卻遲遲無法執行,停機時間已從2019年延至2022年底,看來還得繼續延下去!

「目前7號機只使用單循環部份,熱效率差異很大,浪費天然氣,徒增發電成本,還會造成空氣污染,」李敏進一步分析,「台電供電計畫還包括興達新1號機於今年12月上線,明年要完成4部大型燃氣機組。4部大機組裡面,有1部就是擴增後的大潭7號機,看看前面很多電廠都延期了,這些新機組就更不用說了。」

對於缺電的議題,台電只好對外說明,核二廠2號機預計今年3月14日停機,但受到疫情影響,大潭電廠燃氣機組8號機預計在3月底、4月初才能併網測試。

但,葉宗洸私下瞭解,台電原寄望今年4月初8號機可完工救援,卻發現該機還有很多測試需要做,4月要完成的難度非常高,甚至連6月想上線調度使用都有難度。

豈知,曾文生在連假後的第一個開工日,就證實了葉宗洸的說法。曾文生在台電新春團拜致詞時表示,2021年發生513、517大停電後,電力調度安排即展開彈性規劃,大潭8號機工程因疫情因素進度不順,一年前已做調度排程,「預期今夏正式來臨前可接受調度。」

延伸閱讀:再生能源進度頻跳票,台灣淨零轉型罔顧現實?

2年虧損逾5400億,曾文生不想當累虧最多的董事長

葉宗洸說,元月17日,王美花才說「8號機3月底或4月可加入供電,會努力進行調度,不讓停電情況發生,」結果曾文生30日卻改口說,「今夏正式來臨前」可調度,今夏正式來臨前,到底是幾月,推估應是7、8月。為何兩人說法有好幾個月的落差?「顯然曾文生比王美花更瞭解實情。」

其實,曾文生就是吃了誠實豆沙包,實話實說了。畢竟發電量、用電量都是數學問題,加加減減後,就知道電夠不夠?

葉宗洸說,在大潭8號機可供電前,台電就少了核二2號機和明年才能回來的大潭7號機,再加上核三廠2號機大修與換燃料,三座相加是260萬瓩的供電能力,即便8號機緊急上場救援,供電110萬瓩,還是短少150萬瓩,改善幅度有限,2023年供電仍暴露在風險中。

他進一步評估,2023停電風險最高的時機點,就在核二廠2號機和大潭8號機一上一下間的缺口,估算應是4月至5月間,加上有其他機組歲修,如果5月氣溫開始飆高,導致用電攀升,很有可能發生停電意外。

第二個風險時間點是今年的9月到10月,部分機組會開始進行維修,如果天候依舊炎熱,停電風險不小;7、8月間,因機組全員在線,停電意外風險反而較低。

由於能源議題是重中之重,涉及國安、經濟發展與台灣能否達到「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但,這6年來,能源轉型政策的推展,卻狀況連連,恐讓現在的台電董事長變成有史以來最難為的一任。

這也難怪曾文生多次說明台電鉅額虧損的事情,第一次是元月10日,元月30日新春團拜時又再次強調,並坦言「我實在不想代理任內是累虧最多的董事長,這個實在是壓力很大。」

顯見,龐大虧損是台電董事長難以承受的重擔。

延伸閱讀:虛擬電廠是什麼?為何頻傳缺電的台灣少不了它?

全台發生大停電危機恐持續到2024年?

曾文生又有感而發說,內閣改組後,是否繼續代理台電董座要看長官指示,「如果有好的董事長人選,我也覺得這個非常好⋯⋯。」

畢竟,他的正職是經濟部政務次長,從2022年303大停電後,兼任台電代理董事長迄今約11個月。雖然,曾文生重申「不管董座誰來當,仍會持續擔任政務次長,並督導國營事業,我要跟各位說,我沒有要離開,我會跟大家一起工作。」

但,外界都知道能源議題已是燙手山芋,誰當董事長都得面對解決。李敏嘆氣說,這個很棘手,台電的虧損比想像更嚴峻,而且2024年7月核三廠1號機又要除役,全台發生大停電的危機會持續到2024年。

他打比喻說,就像瓦斯爐跟瓦斯的關係,蔡政府不斷興建燃氣電廠,沒有瓦斯(天然氣),買再多瓦斯爐都沒有用,更何況天然氣接收站「三接、四接」不知何時才能完工,加上天然氣價格居高不下,政府將50%的發電都擺在燃氣廠,這樣的能源政策能令民眾安心嗎?

葉宗洸說,解鈴還需繫鈴人,能源政策的根本問題已浮現。政府不考慮續用乾淨便宜的核電,重壓發電成本高昂的燃氣電力,而取代核電的再生能源開發又不順利,除躉購費率接近台電平均發電成本的2倍外,更因供電量未如預期、穩定性不足,迫使台電須進一步花鉅資增購汽電共生電力,以及擴增「需量反應」。

由於能源轉型政策窒礙難行,後遺症一一出現,這也難怪台電董座恐將從「香餑餑」變成「高風險職務」了!

名詞小辭典

何謂「需量反應」?透過改變用電的需求,讓供電量足以滿足用電量。傳統的電力系統,主要是調整電力供應端的輸出以滿足用電,然而,某些發電機組有操作的限制(例如升降載要花一定的時間,如燃煤發電),且尖峰備用機組的成本較高。

所以台電會以競標的方式,徵求用電大戶於用電尖峰時暫停用電,台電再依該用電大戶停用期間所節省的用電度數,以每度高於自身售電價格的金額(每度可以高達10元),付費給用電大戶,這就是需量反應。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