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CSR? 廣義來說,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就是企業除了追求股東(stockholders)利潤的極大化外,也應同時兼顧員工、消費者、供應商、社區與環境等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的權益。
回溯至19世紀,當時普遍將企業投入社會公益視為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然而隨政府角色逐漸式微,跨國企業全球興起,企業被認定應負起較多社會責任,包括回饋參與社會發展以及納稅負擔國家建設等。
台灣企業最需要的獎 2005第一屆 遠見雜誌 企業社會責任獎(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ward)
台灣企業的卓越成就,有目共睹,從企業的經營獲利、產品品質到不斷創新,都有相當多的榮耀與肯定。
然而,獨獨缺了「企業社會責任獎」。
為了推展企業成長與社會進步的雙贏互動,《遠見》雜誌以宏觀的指標,設立「企業社會責任獎」,希望能為台灣企業樹立新的永續典範。
7家得獎企業
‧科技業A組首獎 光寶科技
‧科技業B組首獎 台達電子
‧服務業 首獎 台灣大哥大
‧製造業 首獎 中華汽車
‧科技業A組楷模獎 台積公司
‧科技業B組楷模獎 智邦科技
‧服務業 楷模獎 統一超商
25家入圍企業(依筆畫順序排列)
‧三商行
‧日月光公司
‧中信金控
‧中華汽車
‧台北富邦
‧永光化學
‧台南企業
‧台新金控
‧台達電子
‧台積公司
‧永豐餘造紙
‧台灣大哥大
‧光寶科技
‧技嘉科技
‧和泰汽車
‧明基電通
‧長榮航空
‧第一金控
‧統一超商
‧智邦科技
‧新竹商銀
‧微星科技
‧鴻海精密
‧豐泰企業
‧聯華電子
評選方式
《遠見》雜誌初審小組參考德國CSR研究機構OEKOM的評分權重準則,將企業填答結果(分社會績效、環境績效和財務資訊揭露三部分)加以評分權重,按照分數高低排行,從三百五十二家企業中篩選出前五十名。
再進一步經過四層查核關卡,(1)包括查核問卷內容、新聞負面報導;(2)與外部機構查核(如環保署、勞委會、消基會和公益團體等);(3)淘汰近兩年曾有重大勞資爭議、環保公害處分案件、消費者重大糾紛及經營者因訴訟被限制出境;(4)淘汰連續三年經營虧損等企業。
通過這四層查核,初選出二十五家入圍企業名單。依產業別分為科技業組A(2004年營收1000億元以上)、科技業組B(2004年營收1000億元以下)、傳統產業組、服務業組、金融業組共五組。
決選時,敦請孫震(擔任評選主席)、白培英、李誠、郝龍斌、許士軍、賴英照、葉保強、蕭新煌(依姓氏筆畫序)共八位評選委員,分組投票選出得獎名單。
其中,金融業組的業務有其特殊性,為求周延審慎,評審一致通過,本屆得獎企業從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