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全球趨勢

2024循環差距報告:五年消耗5千億噸材料,相當20世紀消耗總量

過去五年裡全球就消耗超過5000億噸材料,相當於整個20世紀的消耗總量。pexels by tom-fisk

|

2024年「循環差距報告」出爐,再次強調全球應作出更積極的循環經濟行動,透過改變「遊戲規則」,例如新的經濟指標或政策及財稅資金等政策,影響經濟模式。即使現在全球循環經濟討論度倍增,但實際占比卻滑落,且全球經濟物質消耗總量不減反增,過去五年裡全球就消耗超過5000億噸材料,相當於整個20世紀的消耗總量,實為驚人。

今(2024)年1月底發佈第七版的「循環差距報告」(The Circularity Gap Report 2024)指出,即使循環經濟已成為新興商業模式主流,甚至在過去五年討論度翻倍,但2023年全球循環率卻從2018年的9.1%下降至7.2%。

與此同時,隨著消費速度增快,全球經濟物質的消耗總量不減反升,光是過去五年全球就消耗超過5000億噸材料,相當於整個20世紀的消耗總量。

多項量化數據在在顯示,全球經濟仍高度仰賴新的原物料,若未能立刻行動,我們將越來越背離社會與環境目標。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跳脫GDP數字依賴,改變遊戲規則

總部位於布魯塞爾的循環經濟基金會(Circle Economy Foundation)從2018年開始於每年初發佈「循環差距報告」。今年的報告強調,是時候該付諸行動,徹底改變過往對GDP等經濟數字的依賴,並善用經濟學,運用其他新經濟指標來促進人類健康、公平及環境與經濟活動發展。

為了顛覆過往線性經濟「取用-製造-浪費」的思維,需改變「遊戲規則」,透過政策制定、財稅資金控制,大刀闊斧的跨部會或不同社會角色協作,來提出適合且具體的策略,因為沒有一個行動者能單打獨鬥來推動規劃。

例如各國之經濟部、財政部與多邊組織、國際金融機構等,可以共同努力改革國際金融和貿易架構,以確保所有國家都有能力投資永續發展,將資源挹注在有利於循環經濟發展的方向。

圖/今年「循環差距報告」(The Circularity Gap Report 2024)指出循環經濟已成為新興商業模式。X by @circleeconomy

給不同層次收入國家之政策建議

報告根據國家收入劃分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對高收入國家(higher-income,HIC)來說,應從根本減少物質消耗。美國、日本、英國和加拿大占了全球僅17%人口,卻消耗了全球1/4的原物料,且人均消耗最多的是非金屬礦物和化石燃料。

報告建議,可透過立法激勵房屋改建、再利用建築物及其組件等,或制定二次建築材料的認證制度、產品耐用性標準,並加強與落實維修權制度。為了刺激融資潛力,報告更建議重新思考會計標準,透過稅收來提高非永續產品的價格。

而中等收入國家(middle-income,MIC)應穩定物質消費,追求永續發展,著重改善製造業與循環農業。報告建議,製造業應實施公共禁令和污染限制、強制推行生產者延伸責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EPR),並且要求所有新生產產品應達一定比例的回收料;資金則必須引導至再生農業。

最後,對低收入國家(lower-income,LIC)來說,增加物質消費滿足需求應是優先項。孟加拉、衣索比亞、奈及利亞、巴基斯坦、菲律賓等國擁有全球近半(46%)的人口,但其物質足跡僅占全球的18.5%,人均物質足跡每人每年5噸,但可稱為永續的人均物質足跡是每人每年8噸,因此對這些國家來說,首要目標是提高生活水準,增加原物料使用、基礎設施、商品和服務,報告也建議發展再生農業和智慧城市。

圖/低收入國家首要目標應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例如奈及利亞。unsplash by Ovinuchi Ejiohuo

另外,報告也主張制定一項涵蓋經濟不平等、基礎設施投資、社會福利與永續性的當代新政。報告更指出歐盟和美國等國的「公正轉型基金」,除了可以用來支持採礦業內部、外部的轉型,更能敦促企業投資具有「綠色」技能的人才,進行更多培訓。

食品、建築、製造三大產業轉型勢在必行

2023年是全球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不僅多個月份均溫創新高,連海水溫度也連連飆破紀錄。遺憾的是,去年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對於循環經濟卻毫無新進展與共識,僅對永續發展之解決方案表示肯定與鼓勵。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全球有45%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來自產品製造,包含食品業、建築業與製造業;另外55%來自能源生產。

隨著人口成長,報告建議著重於以更智慧的方法生產食物,避免食物浪費,並注重當地、季節性和有機食品的運輸強化和儲存管理,減少運輸中之耗損,亦可減少對化學肥料和運輸的需求,最終減少排放和材料的使用。

建築部分則應提高建築效能,優先考慮循環材料和方法。與傳統鋼材和混凝土相比,可考慮木材或CLT等有機材料,利用模組化結構來減少水泥和鋼材的使用。

至於製造業,則可避開快時尚,無論是服飾、配件,應優先選擇天然、在地的永續紡織品,以及更高品質與耐用的商品。此外,也應延長機械、設備和貨物之使用壽命。報告更提出主流產業共生以提高效率的方案,讓產業透過緊密合作,共同改進製程、轉移廢棄物、降低產量損失,以節省大量材料和排放。

台灣的下一步?

目前台灣的5+2產業創新計畫及淨零12項關鍵戰略中,循環經濟皆為重點項目之一,但產業發展不僅是口頭說說、投入資金研發而已,還有賴法規層面全面強化既有的《廢棄物清理法》,並將資源引入循環法則與系統中,使廢棄物最小化,朝《資源循環促進法》邁進。

此外,為鼓勵使用塑膠再生粒料,環境部也規劃,塑膠容器產品設計若符合一定條件與使用再生料達25%,將有塑膠回收清除處理費優惠等政策,預計於今年上半年完成塑膠循環利用之法制草案。

延伸閱讀:全球最大木質生物乙醇工廠,回收廢棄物再生綠色能源,創年營收45億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文:梁曉昀(專欄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