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遠見》五年來的帶頭宣導,過去被認為唱高調的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業社會責任),終於在國內蔚為風潮,成為台灣企業界最新的心靈革命。
「現在真的是動起來了,」在校園舉辦的某場CSR座談會中,一位企管系學者直說,過去總嫌場面太冷清的CSR相關會議,突然熱絡起來,各大企業也都派員參加,在台下勤做筆記。
不僅台灣如此,去年底落幕的APEC(亞太經合會),也首次將CSR列為討論主題之一,鼓勵企業將關懷社會與環境的精神納入經營層面,用商業模式實踐CSR。
「企業對CSR的想法逐漸改觀了!」這兩年投入輔導企業落實CSR的顧問公司頤德國際總經理嚴德芬發現,過去企業總認為CSR是額外的慈善舉動,但現在他們瞭解到,CSR也可能是未來的競爭力。
事實上,這段期間來,企業不僅要面對嚴苛的金融海嘯,更要面對另一波全面襲來的「CSR海嘯」!
許多企業都在最近倍感壓力,頻繁收到來自供應鏈龍頭與國際客戶的要求,提出一長串的CSR規範與查驗細節,做為能否接單的考量依據。如這幾年歐盟陸續頒布新的環保指令,便使許多廠商手忙腳亂、疲於奔命。
這股CSR浪潮,查的不只是公司的環保、工安、或財務健全度,過去常被台灣廠商忽略的公益參與、社區關係、勞工人權、資訊揭露等,現在統統都要被查。
這使得許多過去不重視CSR的廠商,都趕緊加入惡補的行列中,不敢錯過任何一場相關活動。
這一年來熱烈的參與氣氛,也充分反映在第五屆遠見CSR大調查的結果上。
今年首創 3大產業類查透透
為進一步擴大CSR風氣,並破除過往「CSR是大公司才做的善事」的迷思,今年《遠見》除了調查「上市企業」外,也首度將規模較小的「上櫃企業」列入調查範圍。
而兩年前調查過的「外商企業」,今年也重新加入,並以在台資本額前150大為基本名單,並列入其他對社會有知名度與影響力之知名外商,讓調查範圍更擴大。
總計,這一次《遠見》史無前例地將調查對象擴及三大產業類別的近千家企業,調查範疇及工作繁複度,皆創下五年來新高。
但在熱烈的CSR投入氣氛及社會大眾的高度關注下,本屆調查回收率較往年成長許多,不僅企業配合度明顯提高,也主動提供了許多建議。如上市企業回收率,便勁揚超過8個百分點。首次列入調查的上櫃企業,也有25.96%的回收率。
改題型比照國際 僅外商及格
為與國際標準接軌,本屆CSR問卷在內容上也進行修改,刪除許多整體達成率已超過90%,因此辨識度不高的題目,新增國際上最新議題,如是否上網公開CSR資訊、是否取得第三方認證、外商是否將CSR績效列入經理人考核指標、是否執行節能減碳等。
修改後,問卷重新整併為:資訊管理及利害關係人溝通、勞資關係、公益參與、公平競爭、環保績效、財務透明度等六大面向,從不同角度查核企業的CSR執行成效。
在難度提高的狀況下,今年問卷分數並未如往年般一路走高,反而降至五年來的新低點,顯示台灣企業未來耕耘CSR時,仍有許多可強化空間。
如今年回卷的200家上市企業,平均分數即從上一屆的63.66分,降至不及格的53.18分,一口氣掉了10.48分。外商企業也只有低空飛過的60.83分,卻已是本屆平均分數唯一及格的調查組別。
至於首次加入調查的上櫃企業,平均分數更低到42.91分,回卷的81家只有6家達到及格門檻。
選出16優秀企業 唯金融從缺
經過八位評審歷經好幾個小時的會議後,第五屆《遠見》CSR得獎名單終於出爐。上市公司有十家企業獲獎,各類組首獎包括台積電、合勤科技、裕隆汽車與信義房屋。深陷金融海嘯與陳前總統時代金改風暴的金融業,今年則從缺。
上櫃組則有三家獲獎,首獎是全家便利商店。外商組獲獎也有三家,首獎是台灣拜耳。(見頁80)
已經連續在2006、2007、2008三年獲得金融業首獎的玉山金控,今年則獲頒CSR榮譽榜,成為繼去年台達電與中華汽車後,第三家榮譽榜企業。(見頁81)
除了最終的得獎名單外,評審團也敲定了今年的上市CSR50強、上櫃CSR10強、外商CSR10強名單。(見頁84表1-1、1-2、1-3)
焦點1 國內外企業各有加強處
國內企業首重財務透明,外商以環保、公益為主
至於今年的調查有哪些重點發現呢?
當問及未來一年內,計畫加強哪些CSR項目時,上市及上櫃公司的答案如出一轍,前五順位依序為:財務資訊透明揭露、維護員工權益、做好環保工作、誠實納稅、參與慈善公益等,皆是法令有明文規定或違規就會受罰的項目。(見頁86表2)
至於財務透明度不需受國內法令規範的外商企業,則以「做好環保工作」為第一要務,「參與慈善公益」排上第三位,「制訂企業倫理與行為規範」也擠上第五位。
事實上,91.7%的回函外商皆有明文規定員工行為規範及倫理準則,的確比本土企業高出將近兩成的比重。
而今年新增的選項「運用核心職能帶動公益」,則有33.5%的上市企業、16%的上櫃企業及50%的外商企業,將CSR理念融入商業運作流程,或嘗試培養CSR概念商機。
焦點2 部門走向專職常設化
26.4%上市企業、52.8%外商,設有CSR專職人員
企業對CSR重視度愈來愈高,反映在愈來愈多成立CSR專職部門或是人員。今年有54.8%的上市企業,內部具備CSR相關部門,不僅比去年(34.2%)大為提高,由專職人員(非兼職)負責的比例也高達26.4%。觀念領先的外商,更有52.8%有CSR專職人員。(見頁86表3)
反觀上櫃企業,仍有超過六成沒有CSR的相關部門或負責人。
曾與許多企業合作的聯合勸募祕書長周文珍觀察,企業是否設專職的CSR部門、決策由哪個層級授權,都會透露企業高層對CSR的重視態度。「如果還是歸到公關、行銷、業務這些部門,那顯然企業還是把CSR當成一種行銷。」
社會事業發展協會祕書長陳淑蘭建議,企業須將CSR視為平日運作與策略的一部分,CSR才能走得長久。
焦點3 國際認證觀念待加強
逾三成上市企業及2∕3外商,曾發表CSR相關報告
在全球化時代影響下,企業必須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詢問與攻擊,資訊透明度與對利害關係人的溝通也愈顯重要。
輔導企業進行CSR工作的 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管理顧問高登(Michael Gordon)直說,「現在全球有10億支照相手機,只要有人拍段影片、放上網,你的公司可能就有麻煩。」
但到底多少企業會主動揭露CSR相關訊息呢?
今年上市公司中,有31.3%曾製作過CSR相關報告書,其中12.2%推出社會責任報告書,8.2%為永續報告書或環境報告書。但在發表過CSR相關報告的上市企業中,僅有38.3%獲得第三方認證,與去年(38.5%)相差無幾。這顯示台灣企業在與國際標準接軌方面,仍然有待加強。(見頁86表4)
相較之下,高達66.7%的外商曾發表CSR相關報告,其中經國際認證的比例達41.7%。
焦點4 揪出誰是「肥貓」!
44.9%上市企業、48.8%上櫃企業,已公布董監高層薪酬
過去針對財務資訊揭露,多半只針對企業的經營利潤績效與法律明文規定的公告範圍內。但在金融風暴影響下,企業高層涉嫌貪污、自肥的醜聞屢見不鮮,因此今年《遠見》首次詢問企業「有無揭露高層主管薪資酬勞?」
調查發現,接近45%的上市及上櫃企業,皆回答有揭露個別董監及高階經理人薪酬。(見頁86表5)
最近大陸官方便研擬所謂的「肥貓條款」,打算將國營金融業負責人的年薪,限制在280萬人民幣以下。面對強大的輿論壓力,未來企業高層的個人薪酬,恐怕不能再用「不能說的祕密」一語帶過。
焦點5 環保執行擴及各環節
71.3%上市企業從內部提升環保績效,E化員工訓練是大勢所趨
在環保面向,已有超過八成的上市製造業,表示會在生產過程中推動廠區減廢回收、節能省水、綠色製程等工作。44.7%表示會增加採購再生原料,設有專人負責提升採購再生原料的比例,也從去年的30.8%大幅增至55.6%。
除了生產環節,另有71.3%的上市企業,表示會在內部作業或服務流程中提升環保績效,或增加環保產品的採購,其中2∕3設有專人監控內部活動的環保節能績效。
面對節能減碳的大趨勢,本屆《遠見》也在員工訓練題目新增「是否透過E化網路辦理員工在職訓練或終身學習活動?」
目前已有44.4%的外商企業及33.2%的上市企業,曾採用E化網路進行員工訓練課程。上櫃企業採用E化訓練的比例,也有18.5 %。
焦點6 責任攸關業務與融資
近七成外商及上市企業,按CSR表現選擇供應商
不只海外產業龍頭會檢視台灣企業的CSR績效,現在連國內企業彼此合作、授信時,也會以對方的CSR屢行成果,做為考量重點。
根據調查,69.4%的外商企業、68.4%的上市企業及48.1%的上櫃企業,都表示在選擇上下游供應商合作伙伴時,會考慮對方是否屢行CSR。(表6-1)
而上市金融業在放款過程中,將貸款對象CSR表現列入考量的情況,更較往年大幅提高。除查核財務透明度之外,有75%的上市金融業會注意申貸方的勞資關係,62.5%會檢視社會公益面表現,關注程度皆比上一屆的33.3%和41.7%激增。(表6-2)
焦點7 碳揭露風氣持續提升
27.1%上市企業公布排碳量,41.7%外商訂出減量目標
去年首度列入調查的溫室氣體排放資訊,在國際環保風持續高張的狀況下,今年持續成長。
上市企業裡頭,去年僅23.3%公布溫室氣體排放資訊,今年提高至27.1%,而排碳量經認證機構查核的比例,也從8.9%攀升至14.3%。超過三成的上市企業,未來一年已訂出減量目標。(表7)
外商的減碳腳步更是快速,達47.2%曾公布上一年度溫室氣體排放資訊,未來一年訂出具體減量目標的比例,同樣超過四成。
反觀上櫃企業,公布溫室氣體排放資訊僅有2.4%,超過六成表示未來一年 雖有減量計畫,仍無具體目標。
責任與道德 不能再只是空談
儘管CSR熱度在這一年顯著加溫,但現階段仍有不少企業將其視為外來的道德規範或貿易壁壘,存有抗拒心態。
「很多老闆還是把它看成是『道德版的ISO』,通過考核後,對CSR還是一知半解,甚至興趣缺缺,」一位CSR研究者無奈地說。
不過,最近來台宣導CSR認證的英國認證業Account Ability的CSR標準負責人奈特(Alan Knight)強調,如果華人企業想成為世界領導品牌,就必須及早和國際常規接軌,讓自己有能力影響、甚至制訂新的標準!
擔任多家企業CSR顧問的《決戰CSR》作者黃怡翔也認同,過去在企業競技場上,只有「營運績效」這個勝負指標,「但未來CSR全球賽場上,誰能為社會創造出更多正面價值,才能成為最後贏家!」
積極趕上世界標準,並展現成為領先者的企圖心,將是台灣企業在這場CSR奧運會中,絕對應該要有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