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全球趨勢

世界核能報告:核電成本15年飆漲近五成,成最貴電力來源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指出,2009至2024年間,核電為最昂貴的電力來源。示意圖。freepik by vwalakte

|

綠盟19日發布2024世界核能產業現況報告中文摘要,統計2009至2024年間,核電成為最昂貴的電力來源;至於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的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性。

評析全球核電發展趨勢的權威報告「2024世界核能產業現況報告」(The World Nuclear Industry Status Report 2024),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取得授權進行翻譯,並於19日舉辦中文摘要發布會。

綠盟研究員林正原說,根據報告,自2004年到2023年,全球啟用102座機組,但關閉了104座;啟用機組中有49座位於中國,同期間在中國以外,核電機組大幅淨下降51座,淨容量下降26.4GW。

林正原指出,相較於核電的投資,2023年非水力再生能源裝置的投資額為6230億美元,為核電興建投資的27倍。據統計,2009至2024年間,太陽能光電和陸域風電成本分別降低83%和63%,核電則上升了49%,成為最昂貴的電力來源。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林正原表示,根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數據,太陽能和風能的年新增裝置容量分別增長73%和51%,合計接近460GW;2021年太陽能和風能的發電量首次超過核電發電量。

報告指出,截至2024年中期,台灣仍有2座反應爐持續運轉,最後1座反應爐計畫於2025年5月關閉。到目前為止,其他發電方式的興建進展緩慢,不過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在2022年首次超過核電發電量;2023年風力發電量躍升近75%,太陽光電產量增加超過20%,天然氣發電量則較2000年增逾5倍。

報告的作者之一,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拉瑪納(Dr. M.V. Ramana)指出,核能產業的前景不樂觀,儘管後續推動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但研究發現,這些反應爐的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性。

拉瑪納舉例,全球建設進展顯示出顯著延誤。阿根廷的CAREM小型反應爐原定2016年進行冷測試,但至2024年仍未達預期,並因預算削減被推遲至2028年啟動;印度的先進重水反應爐至今未開工。

圖/儘管現在正推行SMR,學者仍認為其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示意圖。取自NuScale官網

延伸閱讀:日本最新核電民調:31%想降、30%維持!核能政策分歧難解?

本文轉載自2025.02.19「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