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菲特對於主流ESG向來持有不同的觀點。示意圖。X by @investmattallen
94歲的股神巴菲特日前宣布退休,引發全球關注。他對企業社會責任(ESG)的觀點,一直與主流相左,而且堅守股東價值、反對形式主義報告。究竟為什麼?
94歲的股神、跨國控股公司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董事長暨執行長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日前正式宣布退休。
一生在股海打下無數勝仗的他,最近一次戰功,是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全球各經濟體徵收對等關稅,導致全球股市大跌之際,他的資產卻還能逆勢成長逾百億美元。
而他對「永續投資」的觀點也十分特別,幾乎是和主流背道而馳。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強調股東中心主義,不鼓勵發布ESG報告書
首先,他並不鼓勵企業發布ESG報告書。他透露,波克夏海瑟威偏好簡單的運作方式,不喜歡從總部向旗下企業(如Dairy Queen冰品、鐵路公司)發送各種表單,也不想對他們施加報告工作,包括填寫ESG問卷在內。
這是因為,巴菲特認為,多數和ESG有關的要求並非來自股東,而是第三方組織。「作為一家企業,我們更傾向回應股東的訴求,」他說。
例如,為了減少報告要求,巴菲特自嘲,他可能是標普500指數中,唯一一位不定期收到財務團隊提供的月損益報表的執行長,這樣的做法可以減輕波克夏海瑟威各業務單位的彙報負擔。
他進一步解釋,波克夏海瑟威的文化是「不要為了報告而報告」,而ESG報告正是此種情況。波克夏海瑟威在股東報告中也已提供大量資訊揭露,但他不認為這些報告總是被完整閱讀,很多問題在報告尚未被看完前就已提出。
因此,對於政府立法要企業提供ESG報告書,他也覺得沒有必要。他強調,解決社會問題應由政府負責,透過政策工具進行介入。如果強迫企業單獨承擔這些責任,可能導致效率低下。
他曾經直言不諱,批評要波克夏海瑟威旗下眾多子公司統一進行ESG報告的提案「很愚蠢」,認為這樣「一刀切」的方式,忽視各企業獨特情境。

但外部壓力卻排山倒海而來。機構投資者、市場參與者對企業在ESG議題上需要更具責任感的呼聲日益高漲,如貝萊德(BlackRock)等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就批評波克夏海瑟威未能清楚說明商業模式如何和低碳經濟接軌,也沒有充分揭露多元化數據。
加拿大Yahoo!財經分析,巴菲特的立場可能會讓部分把ESG列為優先考量的投資人感到疏遠。隨著愈來愈多基金被賦予ESG導向的資產管理任務,企業面對的壓力勢必與日俱增。
分析師指出,就算是像巴菲特這樣聲譽卓著的投資人,也難以完全抗拒市場趨勢變化。如果沒有與時俱進,可能錯失投資機會,甚至失去部分投資人的支持。
大舉投資石油、天然氣,也擁有全美最大再生能源投資組合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批評ESG做為投資主軸,巴菲特卻沒有完全否定環保相關的投資。
目前巴菲特在能源的投資組合,主要偏重於石油和天然氣,擁有雪佛龍(Chevron)、西方石油(Occidental Petroleum)的重大股份,但波克夏海瑟威已承諾投入400億美元在風電、太陽能、水力發電等項目,該公司目前甚至營運全美最大的再生能源投資組合之一。
《富比世》(Forbes)分析,波克夏海瑟威其實掌控大量能源資產,如目前正投入數百億美元建設高壓輸電基礎設施,把再生能源電力從中西部的懷俄明州輸送到電力需求高的拉斯維加斯。巴菲特認為,這對把再生能源接入電網至關重要。

但巴菲特強調,這些決策主要出自經濟誘因,像是生產稅收抵免,而不是對ESG理念的忠誠。
《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認為,巴菲特的務實態度顯示,盈利與永續發展確實可以並存,但不能以犧牲前者為代價來追求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