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歐盟CSRD報告剖析,企業三大行動策略洞察永續風險

金管會已宣布資本額 100 億以上的上市櫃公司,於2026年適用IFRS永續揭露準則S1及S2。示意圖。freepik by jcomp

|

金管會已宣布資本額 100 億以上的上市櫃公司將於2026年適用IFRS永續揭露準則S1及S2,準則核心精神是幫助企業揭露對投資者來說具有財務重大性的永續資訊,因此「財務重大性」為企業鑑別重大主題的下一個挑戰。

歐盟2023年實施《企業永績發展報告指令》(CSRD),CSRD要求第一批適用企業在2025年正式依據歐洲永續發展報告準則(ESRS)以雙重重大性為原則揭露2024年永續資訊,ESRS精神也是將財務重大性的思維融入重大性評估,隨著第一批歐盟公司根據CSRD要求發布報告,PwC透過分析250家歐盟公司深入探討財務重大性永續揭露趨勢與缺口,作為企業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S1及S2之參考。

調查結果顯示,最常被提及的3項主題包括「氣候變遷」、「自有勞動力」和「商業行為」,且產業揭露主題差異明顯。在250家公司於永續重大主題中所揭露的風險多於機會,其中特別以「氣候變遷」主題下之風險與機會提及次數最多,顯示企業在永續揭露中通常面臨更多的風險而機會則可能被低估。

此外,負面影響揭露項目較正面影響多出47%,需加強正面影響的揭露以提升報告的完整性。PwC透過這些率先響應CSRD要求的企業,提前洞察永續揭露趨勢,協助企業提前著手揭露S1及S2的準備。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為協助台灣資本市場順利與國際永續揭露準則接軌,金管會已宣布資本額 100 億以上的上市櫃公司將於2026年適用IFRS永續揭露準則第S1號「永續相關財務資訊揭露之一般規定」及第S2號「氣候相關揭露」,並分三階段於2028年全體上市櫃公司皆適用。

S1與S2的準則核心精神是幫助企業揭露對投資者來說具有財務重大性的永續資訊,將財務重大性的思維融入重大性評估之關鍵,與歐洲永續發展報告準則(European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Standards,ESRS)的雙重重大性(Double Materiality)原則相同,只不過ESRS除了財務重大性以外也須同時評估自身價值鏈產生的外部經濟、環境與社會正負面衝擊,藉由「衝擊重大性」之視角連結「財務重大性」。

歐盟於2023年1月正式實施《企業永績發展報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CSRD),指令適用於約5萬家在歐盟上市或在歐盟有重大業務的公司,要求以雙重重大性為原則揭露2024年永續資訊。

圖/歐盟為平衡永續發展與經濟競爭力,於2025年 2 月 26 日發布「歐盟永續簡化綜合套案」。X by @trellisgroup_

然而,近期歐盟為了平衡永續發展與經濟競爭力,於2025年 2 月 26 日發布「歐盟永續簡化綜合套案」(EU Omnibus),目標為透過簡化永續報告要求,減輕企業組織的合規壓力及行政負擔,因而調整了CSRD的要求,包含大幅縮減80% CSRD要求報導之企業家數,以及變更實施階段,報導年度2024 年將優先適用於員工超過1000 人的大型組織,報導年度2027 年才擴及其他大型企業,並於報導年度2028 年涵蓋在歐盟上市的中小企業及母公司位於非歐盟國家的相關企業。

隨著第一批歐盟公司根據CSRD要求在2025年正式依據ESRS發布報告,PwC透過分析250家歐盟公司深入探討財務重大性永續揭露趨勢與缺口,作為企業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S1及S2之參考。

永續重大主題主流關注氣候且產業差異明顯

在遵循CSRD引領的新報導制度下,企業須以雙重重大性原則評估公司及其價值鏈中的永續重大主題,而經評估確認具有雙重重大性的主題,企業需進一步評估該主題帶來的影響、風險及機會(Impacts, Risks and Opportunities,IROs)。

ESRS涵蓋十個與環境、社會和治理相關的主題準則中,根據分析最常被提及的主題包括「氣候變遷」、「自有勞動力」和「商業行為」,幾乎所有行業均在這三個主題至少揭露了一項IROs,而揭露頻率較低的主題為「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汙染」、「水及海洋資源」以及「社區影響」,這也跟《PwC 2024全球CSRD調查》與547名高階主管訪談結果一致。

圖/ESRS中最常被提及的主題包括「氣候變遷」、「自有勞動力」和「商業行為」等。freepik by stopaminsk

在產業分析中,我們觀察到了明顯的趨勢,金融業與科技、媒體和電信業多數的公司未揭露「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水及海洋資源」、「汙染」,而工業與服務業則半數於這三項主題下揭露至少一項IROs,分析結果顯示不同產業在永續主題之雙重重大性評估存在顯著的差異。

在第一批企業報告中,有的公司IROs數量少於10項,而有些公司則揭露了超過120項,較多的IROs不等於更好的永續報導,而是應與公司經營業務的複雜性及不同產業屬性而有所差異,而IROs揭露數量差異很大,也顯示目前企業仍在適應新的報導制度。

永續風險揭露較永續機會完整

隨著外部利害關係人逐步提高對於ESG議題關注,公司在ESG上的表現與市場競爭優勢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力,公司需重新檢視經營模式,從而在永續風險管理和掌握永續機會方面達到平衡。調查結果中,250家公司於永續重大主題中所揭露的風險多於機會,其中特別以「氣候變遷」主題下之風險與機會提及次數最多,這反映企業面臨的氣候變遷和能源轉型壓力,必須採取積極應對措施的必要性。

此外,調查過程中也有令人意外的發現,有多家大型公司在揭露中無揭露任何機會項目,上述的情況可能顯示目前對於永續相關機會的辨識與評估相關方法學與工具掌握度較低,或是可能擔心被指責為漂綠(Greenwashing),因此選擇不揭露相關機會。

企業需加強正面影響揭露以提升報告完整性

CSRD要求下公司須揭露其自身運營及價值鏈上對人類或環境的實際或潛在正負面影響。在調查分析中,負面影響揭露項目較正面影響多出47%,其中,所有產業中僅有金融業整體揭露之正面影響較負面影響項目多,以及如同永續機會的發現,有多家大型公司在揭露中無揭露任何正面影響項目,亦顯示目前對於永續相關正面影響相關方法學與工具掌握度較低,僅著重在負面影響。此外,調查也發現多數公司在揭露正負面影響時,並未同步揭露相關之永續風險與機會。

然而,這樣揭露情況可能會與企業同時採用不同永續揭露框架上產生資訊落差。例如,S1與S2的要求是揭露永續相關風險與機會,不包含永續影響,因此,如果某家公司識別出與氣候相關的影響,但未識別出任何風險或機會,則其S1與S2揭露中可能不會包含有關氣候變遷的資訊,這顯示未來企業在不同揭露準則要求需要調節,以確保永續資訊揭露符合各自的準則要求。

圖/CSRD要求下公司須揭露自身運營及價值鏈上對人類或環境的實際或潛在正負面影響。示意圖。freepik

氣候行動聚焦範疇三減量

調查中,大部分公司與產業皆將氣候變遷列為其永續重大主題,而在氣候變遷主題下識別出之風險多於機會。有近70%的公司公開溫室氣體排放目標,以及近75%揭露其氣候轉型計畫。然而部分金融業說明其轉型計劃仍在制定中,因此金融業在揭露氣候轉型計畫比例較低。

在各產業範疇三排放揭露情形,大多數公司揭露項範疇三項目包含商務旅行、燃料和能源相關活動,以及採購商品和服務,金融業則是大多數揭露範疇三財務碳排放。

資誠觀察與因應建議

資誠前瞻地透過歐盟CSRD首批報告洞察永續揭露的趨勢,協助公司及早準備IFRS S1和S2揭露。為此,資誠提出了三大關鍵行動建議,幫助企業順利過渡。

1.產業特性導向揭露

各產業在永續主題重點有所不同,企業應根據自身產業特性揭露相關的永續風險和機會,透過同業重大主題或產業研究報告等深入研究自身產業關注重點。此外,不同企業的永續風險與機會揭露數量可能差異甚大,企業應根據自身業務的複雜性和影響程度合理平衡揭露的深度和廣度,以提供有意義且透明的報告。

圖/企業除揭露永續風險外,也需積極識別並揭露永續機會。示意圖。freepik by wirestock

2.完善永續機會揭露

企業傳統上更習慣於識別風險而非機會,因為風險與損失直接相關且常被優先考量,或是擔心被指責為漂綠(Greenwashing),造成在揭露永續機會時過於謹慎。除了揭露永續風險外,企業也需積極識別並揭露永續機會,例如可以透過跨部門合作團隊從不同的角度識別潛在機會,或是審視既有業務流程發現改善並創造新機會,平衡永續機會與風險的揭露,提升揭露完整性,以展現公司在永續發展中的全貌。

3.聚焦範疇三減量

範疇三排放往往占公司總排放量的最大比例,尤其是在價值鏈管理和投融資活動中更為顯著,對其進行有效管理能帶來最顯著的減量效益,並有助於推動整個價值鏈的永續發展,因此 ,公司應將制定並實施範疇三減量列為優先的永續行動之一,包含訂定具體的減量目標與時程表、識別排放熱點與強化價值鏈管理,以確保行動的有效性。

延伸閱讀:「雙重重大性」是什麼?企業如何從中掌握ESG風險與機會

(專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原文標題:資誠企業永續發展新訊 剖析歐盟CSRD首批報告 洞察永續風險與機會揭露趨勢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