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喪失、不平等加劇、資源稀缺,全球正面臨史上最重大的挑戰。有鑒於此,社會對永續發展期望呈指數型成長,愈來愈多企業不僅要評估自身行為對氣候和環境的影響,還需考慮永續議題對財務的影響。這種雙向評估的概念即為「雙重重大性」(Double Materiality)。
雙重重大性一詞,最早由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2019)於2019年6月所發布之《非財務報告指南:氣候相關資訊補充報告(Non-financial Reporting:Supplement on Reporting Climate-related Information)》中正式提出。
另外,根據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SSB)規定,若某個主題影響投資者對企業價值的看法,則應將該主題視為「重大性議題」。例如,A保險公司預計未來有愈來愈多保單,可能受到氣候變遷導致的極端氣候影響,如此一來,有機會對公司的價值與風險狀況產生改變。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因此ISSB就將財務重要性概念擴展至永續發展面向,其中包含兩個核心觀點:
1. 財務重要性:由外而內的視角,闡述永續發展如何影響公司財務表現與前景。
2. 影響重要性:由內而外的視角,定義公司活動、營運與價值鏈如何影響外部利害關係人。
雙重重大性在國際永續準則中的關鍵地位
然而,除ISSB標準之外,雙重重大性的概念在歐洲永續發展報告準則(ESRS)中也占有關鍵地位。準則中提到,執行客觀重要性評估對於完成永續發展報告至關重要,並建議在影響性方面,可從該嚴重性、規模、範圍或可能性等角度切入;財務重要性則可考量公司的業績、財務狀況、現金流量、資本取得及資本成本等影響力。
而實際應用層面上,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NFD)也在揭露建議正式版本中強調,企業在評估與自然相關的依賴、影響、機會、風險時,須考量「影響重大性」與「財務重大性」,即可顧及到ISSB、ESRS、昆明——蒙特婁生物多樣性行動框架(GBF)、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GRI)與歐洲永續發展報告準則等國際標準要求。
因此,若某個事件不論是短、中或長期,擁有極高機率會對環境或社會產生實際的重大影響,該事件則具有影響力或環境重要性。
雙重重大性的4項機會與挑戰
1. 促進利害關係人參與
由於不同利害關係人對於永續發展主題可能持不同觀點,為了全面了解企業複雜的特質,必須廣泛邀集利害關係人共同討論。因此,Puroila與Mäkelä於2019年研究報告指出,雙重重大性分析若強化利害關係人的參與,將有助於組織與利害關係人及社會之間建立更多元且互惠的責任關係,並促進大家對永續發展有更全面的理解。
2. 使企業的長期財務表現受益
根據Khan等人的研究,重大性議題分析可以幫助企業識別重要的利害關係人、永續發展議題以及相關的風險和機會,為投資決策者提供參考。研究結果顯示,當企業在永續報告中同時評估衝擊重大性和財務重大性時,雖然短期內永續投資成本較高,但長期來看有助於提升企業的財務表現。
3. 確定重大永續性議題的流程資訊不足
在揭露永續表現和確認重大性議題的過程中,利害關係人的參與確實能增加透明度。但有研究學者指出,篩選重大議題的方法和資訊不夠清楚,可能會影響永續報告的可信度。此外,企業經常為了顧及聲譽,只選擇揭露良好的表現,而忽略較差的部分,這樣的作法扭曲了科學方法,藉著永續發展的名義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從而誤導利害關係人。
4. 評估更具挑戰與複雜性
企業通常需要評估氣候變遷對其價值鏈在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實際和潛在影響、依賴、風險和機會。如果遵循雙重重大性評估方法,步驟可以分為:
(1)列出所有業務中的關鍵利害關係人
(2)確定受影響的領域
(3)評估影響的嚴重性
(4)對超過重大性標準的影響進行報告
(5)評估上述所有影響領域的財務重要性
(6)對超過財務重要性標準的情形進行報告
儘管此揭露方法尚未被監管機構強制要求,但在很多情況下,採用雙重重大性評估可以幫助企業更完整地規劃未來。因此,建議企業做好雙重重大性評估的準備,同時考慮客戶和投資者的偏好,進行全面評估並提出實際的行動策略,從而降低被指責為「漂綠」的風險。
不過,往往雙重重大性評估方法比組織的財務和專業能力範圍更新穎,因此會比單一重大性評估更具挑戰性、複雜且成本更高。不過,雙重重大性方法可以幫助企業更全面地了解ESG的風險和機會,因此企業仍須要逐步學習並採用此方法。
目前,國際倡議建議企業應該使用雙重重大性來評估其在永續發展上的影響、依賴、風險和機會,將重要性的概念從單純關注財務層面,擴展到關注對利害關係人和社會的影響。
延伸閱讀:ESG全揭露時代來臨!企業如何因應永續報告新規範?
文:邱祈榮、陳冠婷;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