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全球趨勢

越南移轉百萬噸碳權給IBRD,運用碳交易落實巴黎協定目標

越南轉讓100萬噸的碳權給予「國際復興開發銀行」,是利用碳交易落實巴黎協定的一例。unsplash by epsika

|

越南正式批准額外轉讓100萬噸碳信用額(carbon credit,即俗稱的碳權)給世界銀行(WB)組成之一的「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是利用碳交易落實巴黎協定的又一範例。

碳產業新聞網站Carbon Herald指出,這些碳權是來自越南中北部造林計畫超額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這項碳權移轉,是根據2020年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與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簽署的減排支付協議(ERPA)進行。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這次碳權轉讓按當時所簽的支付協議條件計算,平均每噸碳權為5美元,因此移轉100萬噸碳權能讓越南賺進約 500萬美元。

這些資金可望分配給清化、義安、河靜、廣治和承天順化等5個省的森林所有者、地方政府和管理天然林的機構。

越南將碳權移轉給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也能算進自身的國家自定貢獻(NDC);巴黎氣候協定要求各成員國應提出在2020年後的氣候行動,包括減量措施、減量目標及調適氣候變遷衝擊等自定貢獻,每5年更新提交。

專家解釋,在這筆交易裡,越南等於把減排成果「賣出」,然後賺進資金以及巴黎協定所規範的國家自主減排承諾。

延伸閱讀:歐盟衝刺2040減碳排九成,「購買國際碳權」卻引發爭議?為什麼?

本文轉載自2025.09.09「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