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B型企業協會_200
B型企業協會 追蹤作者
40 篇文章
B型企業協會是B型實驗室(B Lab)全球夥伴的一員,致力推動使命與獲利平衡的影響力商業模式,用商業力量發揮對社會與環境正面的影響力,協助企業成為對世界最好(Best for the World)的企業。
透過全球20萬多家企業已採用的商業影響力評估(B Impact Assessment, BIA)管理平台,企業能從永續健檢開始、持續改善並建置實踐藍圖,以控管風險、提升營運競爭力,確實掌握全球永續ESG商機。

官方網站:blab.tw/
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blabtaiwan/
捐1%給地球:http://blab.tw/1-for-the-planet

環境災難新解方?海藻在漁業、養分循環和減碳效益高達5千億

在溫哥華島的近海,一群人正在拖拉一條裝滿海帶葉的繩子,這是加拿大B型企業,海藻養殖公司Cascadia Seaweed 經營的海藻農場,收穫後的海藻被加工成生物刺激素及動物飼料,使土壤及飼養動物更健康。
|

這家企業利潤猛漲八倍!B型企業如何經營出巨大影響力與獲利?

你相信小企業也有巨大影響力,可以圈粉自家員工、客戶、連供應商的員工都照顧到嗎?
|

讓苦茶油傳承土地美好!茶籽堂實踐地方創生又替品牌圈粉

近幾年來,無論是代工廠的自創品牌、或強調本土植萃的眾多MIT洗沐保養品牌,大量興起,試圖讓台灣消費者有更多選擇。但又有哪一個品牌,能攻佔消費者的心佔率,不只是從本土找原物料,甚至從土壤及本土供應商找到永續意義呢?
|

給聖誕不一樣的儀式感!10個友善環境又質感的暖心品牌

送禮季節即將到來,俗語說送的好不如送的巧,但送一份友善土地及對人好的禮物,不僅送的好,更多了一層美好的巧思。一起來看看哪些品牌在獲利的同時更發揮影響力!
|

英國第一果汁品牌!純真飲料不忘初衷,與土地、農民、供應商共好

英國B型企業純真飲料(Innocent Drinks)是英國第一大,歐洲前段班排名的果汁飲料品牌,從創立起就希望以有趣且正確的方式做生意, 自2018 年起將其利潤的 10% 捐助設立的基金會用於降低全球兒童飢餓及幫助貧困家庭謀生的工作,更承諾 2025 年實現碳中和, 2040 年實現淨零排放。擁有約900位員工,2021會計年的營收為 4.42億英鎊(約新台幣168億元)。
|

拒絕壓榨勞工!環保慢時尚品牌「艾琳費雪」的永續之路

近年來,時尚改革倡議者紛紛向品牌施壓,要求在其供應鏈中呈現更好的環境和社會影響力來提高透明度。消費者也越來越希望能更了解購買的產品是在何處及如何生產的,他們積極用消費來獎勵這些透明供應鏈的企業,並拒絕購買來警示不這樣做的公司。投資者也批評違反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企業,據估計在美國,此類事件於上市公司中造成了近 5000億美元的損失。
|

Patagonia創辨人捐出年收319億公司後,仍獲利且有影響力嗎?

對於全球知名戶外運動品牌Patagonia創辦人伊馮·喬納德(Yvon Chouinard)來說,承諾關心人和地球,一直是核心。 2012年Patagonia成為認證B型企業,更加深使其對環保和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2018年,他更把公司的使命改為「我們致力於拯救地球家園的事業」(We’re in the business to save the home planet)。
|

公平貿易咖啡公平嗎?Cafedirect如何為當地農民經濟環境帶來影響

英國B型企業Cafédirect 是一家 100% 以農民利益而採購咖啡、茶及可可的飲品品牌,2022年營業額為1千7百萬英鎊(約新台幣6.7億元) 。自1991年成立起,就立下高達一半的利潤需再回饋到以農民為主的生產者夥伴計畫主導各項社區及環境工作,2019年已捐助4千2百萬英鎊(約新台幣1億6千萬元),改善了超過 100 萬農民及其家庭的生活。
|

企業人才永續關鍵!職場落實DEI多元共融七步驟

台灣職場多元、公平、共融(DEI)報告,探討企業在多元(Diversity)、公平(Equity)、共融(Inclusion)的執行成績 ,重點發現:79%的員工將DEI視為求職與留任重要因素,而台灣的企業無論大小,仍需要跟上國際腳步,與執行DEI的企業學習。
|

缺工怎麼辦?3個必要策略讓企業搶贏人才戰

企業如何搶攻人才勝戰呢?倫敦交易所上市的英國B型企業Kin+Carta,這間以數位轉型及客戶體驗的顧問公司怎麼做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