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B型企業協會_200
B型企業協會 追蹤作者
47 篇文章
B型企業協會是B型實驗室(B Lab)全球夥伴的一員,致力推動使命與獲利平衡的影響力商業模式,用商業力量發揮對社會與環境正面的影響力,協助企業成為對世界最好(Best for the World)的企業。
透過全球20萬多家企業已採用的商業影響力評估(B Impact Assessment, BIA)管理平台,企業能從永續健檢開始、持續改善並建置實踐藍圖,以控管風險、提升營運競爭力,確實掌握全球永續ESG商機。

官方網站:https://bcorporation.tw/
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blabtaiwan/

Burberry都想合作!他們用消防水管、皮革廢料,扭轉時尚產業

波士頓顧問集團和 GFA 共同發布的《時尚產業脈動》報告估計,2015年全球紡織和服裝業排放了1,715百萬噸二氧化碳量和 9,200 萬噸廢棄物及消耗了790 億立方公尺的水。如果行業內不發生重大變化,到 2030 年將增加至少 50%。
|

禁售燃油車倒數!歐洲Fastned快速充電站,能成台灣解方?

台灣為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2040年起台灣將禁售燃油車,且推動廣設電動車充電設備。而歐盟淨零路徑目標,則是訂定2035年起禁售燃油車。
|

你吃的巧克力是幫兇還是救星?這品牌如何翻轉貧困與環境?

每年價值1,280億美元(約新台幣3.9兆元)的巧克力產業長期以來一直是不公平勞動、森林砍伐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代名詞,但環保組織Mighty Earth表示,抵制巧克力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貧困農民失去工作只會陷入更嚴重的困境,反之,應鼓勵消費者選擇那些願意對人、及環境都好的巧克力品牌。
|

這家公司如何量化碳排,助哈根達斯、綠巨人減碳並提升農民收益?

全球糧食生產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佔總量的21%~37%,不永續的農畜牧業使氣候日益惡劣,極端氣候與天災衝擊不止危及生物多樣性,據報告,到2030年農業和食品公司的價值更可能會損失高達26%,約1,500 億美元的投資者損失。但有研究則說,有企業透過淨零和積極行動來加速轉型,則可從土地轉型帶來的 4.5 兆美元的機會中分得一杯羹。
|

循環經濟更圈粉!NG香蕉轉生熱門零食,助小農廢物變綠金

人們很容易認為平價的香蕉是理所當然的,《富比士》雜誌報導,它那黃澄澄的外表看似陽光明媚,但種植香蕉的農民卻面臨著極大的困境。因傳統種植香蕉在大型單一栽培的農場,密集種植的農法致土壤退化,迫使農民持續依賴化學肥料和殺蟲劑,危及當地水資源及工人和周邊社區人們的健康。更糟糕的是低廉的市場價格進一步的低工資和惡劣的工作條件。
|

一次性醫材如何再利用?打造「循環經濟」降成本又減碳!

據統計,在台灣2.2萬間的醫療院所,每年平均產生約14萬噸的一次性醫療廢棄物,相當於1,500座台北101的高度,幾乎全都進焚化爐,但其實許多是有機會重新消毒清潔再使用的醫材,需政府出具標準規範及監管。也需專業回收再製業者投入!
|

為何全球酒莊紛紛申請B型企業認證?可傳遞品牌價值與影響力?

《紐約時報》日前報導「為何全球酒莊都在尋求B型企業認證?」一開始載明B型企業的社會和環境責任的認證,已為那些重視利潤(Profit)、人(People)和地球(Planet)價值觀酒莊的重要標誌。
|

知名單車打造減碳工廠、賦權文化,實踐永續低碳移動自由

全球各大城市打造單車專用道,使騎自行車的人們實踐在城市自由移動,近50年前,劍橋大學畢業的工程師安德魯·里奇(Andrew Ritchie)就發明了Brompton折疊單車,便於城市移動並一戰成名為全球知名品牌,讓粉絲暱稱為小布!2023年更成為B型企業,與員工、客戶、供應商一起實踐更永續的城市低碳移動自由!
|

永續時尚怎麼做?日本服飾品牌用3D技術、回收材料減碳同時也造福經濟

全球每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中,時尚產業首當其衝為碳排大戶,各大品牌雖紛紛承諾要降低環境影響,但法規及問責機制才是加速改變的關鍵。其中第三方永續標準B型企業吸引了2家日本時尚品牌,證明時尚產業也可向ESG華麗轉身!
|

週休三日帶動績效!這家百年企業如何用永續理念扭轉營運困境?

英國B型企業 Cooper Parry 創立於1850年,為英國第11大的會計師事務所,擁有超過千位員工,年營業額達 1.25 億英鎊(約新台幣49億元),業務包含審計、稅務、外包金融服務、企業融資和財富管理及永續顧問服務等,其使命是「顛覆、引領並讓生活變得有意義,為我們的員工、客戶、社區及地球」,連續多年贏得《星期日泰晤士報》最佳僱主和會計師事務所最佳職場的首獎 。
|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