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屆《ESG遠見共好圈》媒合會集結企業、學界與醫界,跨域探討永續行動的落地之道。遠見共好圈攝
「遠見ESG共好圈」舉辦第二屆「ESG永續計畫媒合會」,今年共有超過50家團隊,包括企業、學校與醫療機構等百人代表齊聚,最終促成69組成功媒合。今年媒合內容橫跨環境永續、生態教育、偏鄉共學、文化共融、數位減碳、社區照顧等多種主題,呈現永續行動多元面貌。
「案子太完整,反而讓人不敢靠近。」今年提案數量眾多,儘管媒合機會增加,但《遠見雜誌》副社長兼智庫總編輯李建興提醒,媒合會的設計,強調讓提案者扮演「甲方」角色,明確說出瓶頸與需求,而非只展示成果。若能具體說明在執行上欠缺的要素或專業,媒合才會真正有效,「媒合就像找血型,要知道對方的DNA與自己相合,才能輸血成功、共生共長。」本次媒合會堪稱跨產業永續長或計畫主持人齊聚,更有不少單位由高階代表親自出席。
李建興也建議,將來可採三輪機制:第一輪由提案方明確說明需求,第二輪由潛在伙伴提出能提供的資源,第三輪進行實質配對,並由導師團「陪跑」追蹤後續落實。
從原民文化傳承到能源創新,共創永續新思維
今年多家企業與大專校院帶來的計畫,呈現明顯的地方性、教育性與共創性。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自2003年推動「驚嘆號」臺灣原住民族群永續教育計畫,長期深耕十族群、30餘部落、逾2600名師生文化傳習,保存瀕危古謠、樂舞與祭儀。計畫融合教育創新與文化永續,推動樂舞傳習、科學課程、作曲家培育及數位典藏,多次入圍傳藝金曲獎並納入國家典藏。他們期待能夠透過企業認養團隊、贊助展演與教材經費,讓原民文化教育傳承。
全家便利商店自2024年與One-Forty基金會協力推動「全家一起友善移工」行動,2026年將升級為「文化共融計畫」,預計以門市為據點,打造全台最大多元文化生活網絡。透過多語系服務、文化展演、市集與教育推廣,讓移工從「被看見」走向「被理解」,並邀請企業與學校共同開發文化課程、出版《移工故事》、舉辦體驗與論壇,推動全民共融與社會包容。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推動「永續品牌共創計畫:跨域合作的影響力實踐」,以「跨域合作、放大影響力」為核心,結合專業顧問與企業永續經驗,協助伙伴建立永續治理、品牌信任與減碳策略。計畫導入TCFD/TNFD、ISO 14064等國際標準,並共推永續教育、減碳管理與ESG創新行動,打造永續品牌生態。
國立嘉義大學以阿里山鄒族為起點,啟動【民族生態智慧ESG永續推動計畫】,希望在「文化再生×永續共創」的願景下,讓傳統智慧在現代重新發光。團隊透過田野調查與科學研究,建立民族植物知識庫,保存耆老口傳的植物用途與文化記憶,同時培養部落青年成為生態與文化解說員,為家鄉創造新的發展機會。計畫也結合生技研發與文化創意,開發兼具在地故事與市場潛力的融合產品。嘉義大學現邀企業與基金會攜手合作,共同投入知識保存、人才培育與產品共創,讓文化與永續真正並行。
遠傳電信推出「智慧永續校園計畫」,以數位化與節能技術協助大專校院邁向淨零。計畫從碳盤查出發,導入能源管理系統、再生能源與節能設備,結合智慧路燈、熱泵空調、儲能與充電樁等應用,打造高效綠色校園。透過雲端化管理降低人力與成本,同時提升永續治理效率。期待與學校合作,共同建構校園減碳示範場域,實現USR與ESG目標。

歐萊德以「從綠色實踐到共好行動」為核心,推動「綠色伙伴計畫」,以四大行動打造企業共榮生態:「全球關燈20年」串聯企業響應淨零儀式,凝聚永續承諾;「解凍格陵蘭」紀錄片,讓氣候教育走進校園與企業,推動環境意識扎根;開放「綠建築總部」作為ESG實境學習基地,體驗零碳創新;推出零碳ESG禮盒,將永續融入品牌與日常。歐萊德邀請企業伙伴共同參與上述四大行動,開展教育、活動與聯名合作,讓綠色價值轉化為具體行動與品牌影響力。
ESG媒合新亮點,生命服務事業首次參與
今年參與媒合企業,除了製造業、科技業或傳統產業外,其中,生命服務事業首次加入此媒合會,其中,五湖園生命智慧園區與成功大學「碳行者」團隊連結,將祭祀文化導入碳管理概念,推動「綠色祭祀」與「綠色交通」系統化落地,並攜手昕力資訊發展碳管理平台,另與永悅及遠傳電信分別在公益、健康及數位永續領域展開對話,成為生命事業永續轉型的典範。

此外,國票金控也首次參與媒合會,即展現金融業推動ESG的多元實踐。除以資金與志工服務投入社會公益外,並與致理科技大學合作都更專案,與彰師大合作來共同關懷重症病童,強調「不只捐助,而是陪伴與延續」。同時,國票金控也與東元基金會合作支持作曲家深耕在地文化培育,擴大文化共創影響力。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則與彰師大攜手推動偏鄉教育,結合數位教學設備與課後輔導資源;並與嘉義大學展開跨領域合作,將醫療專業延伸至社區培力,讓志工在服務中獲得創新啟發,實踐醫療與教育共融的社會責任。
釐清問題比解方更重要!專家提出媒合成功關鍵
在本屆ESG永續計畫媒合會導師回饋中,四位專家皆強調「共好不只是理念,更是實踐市場價值的關鍵」。
「共好不只是道德責任,而是創造市場藍海的新機會,能為企業帶來有形的營運價值。」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執行長趙恭岳指出,ESG的核心在「G」(治理),唯有將需求明確化、計畫說清楚,才能引出更多合作機會與創新解方。
Skill For U 執行長黃偉翔以國票金控為例,說明教育與公益合作如何結合政府既有資源機制。他指出,成功媒合的關鍵在於「關鍵字」明確,例如中興大學以「南投」「空間」「軟體」為主軸,便能與USR及企業品牌需求自然對接。
台大創創中心執行長林文欽則提醒,提案時應聚焦問題本質,釐清挑戰比急於提出解方更重要,唯有找對痛點,合作才能延續發展。此外,REnato Lab 創辦人王家祥補充,企業大多知道自身需求,但往往缺乏引導與跨域對話時間。他建議未來媒合可深化「供應鏈式合作」,如將醫療、交通、偏鄉服務等不同資源整合,形成更具長期效益的永續解方。
| 單位 | 永續計畫 |
| 馬偕紀念醫院 | 綠色手術推動計劃 |
| 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 | 驚嘆號 – 臺灣原住民族群永續教育計畫 |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 白沙X共好-偏鄉教育服務與研究推廣計畫 |
| 磊山保經 | 從帶狀2.0走向永續3.0 |
| 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 | 愛的書庫兒少中心建置與跨界合作發展計畫 |
| 致理科技大學 | 3R(USR X CST XPSR)建構超高齡社會互助心價值 |
| 全家便利商店 | 全家一起友善移工-2026文化共融計畫 |
| Akacia CO. Ltd 阿卡希亞 | Talent Engagement Platform (TEP) |
| 國立成功大學 | 碳行共創網:打造企業與個人共享的減碳行動平台 |
| 馬偕紀念醫院 | 醫院圖書館 SDGs 永續專區建置計畫 |
| 醫揚科技 | 遠距行動醫療社會共融計畫 |
|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 永續品牌共創計畫 :跨域合作的影響力實踐 |
| H2U永悅健康 | ESG+AI雙軸轉型之職場健康平權服務 |
| 國立嘉義大學 | 阿里山民族生態智慧ESG永續推動計劃— 部落植物知識保存與融合產品研製 |
| 遠傳電信 | 智慧永續校園 |
| 大綜電腦 | 打破數據孤島,實現敏捷協作: AI 搭建即時.零摩擦的夥伴關係管理流程 |
| 國立嘉義大學 | 公路與生態同行- 在地環境教育與公民科學推廣計劃 |
| 昕力資訊 | 昕森活行動 |
| 國立台南大學 | 馬達餘裕馬力回收再生發電再利用方案 |
| HOYA BIT 禾亞數位科技 | 永續虛擬資產-HOYA BIT 碳中和加密貨幣交易所 |
| 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 | Net Zero Tech 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 |
| 致理科技大學 | 安心住好宅 雙北都更創新服務整合計畫 |
| O’right 歐萊德 | 歐萊德綠色夥伴計畫 |
| 致理科技大學 | 女王的呼召–萬金國際旅遊在地共生循環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