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辦法草案出爐,首筆國內碳權最快明年中上架
▋公正轉型調查:碳定價政策遲緩、多數企業未設減排目標
▋防假養殖真種電!經部修法要求業者先提綠能設施容許
▋高雄獲首發20億綠債許可,櫃買中心樂見其成
▋世界先進攜手台大,發展土壤碳匯、負碳技術
碳交易辦法草案出爐,首筆「國內碳權」最快明年中上架
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本週五(22日)啟動「國際碳權交易平台」,開賣首波國外碳權。而環境部也在15日預告「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簡稱碳交易辦法)草案,訂出三種國內碳權買賣方式。隨著國外碳權啟動交易,氣候變遷署補充,第一筆國內碳權預計最快在明(2024)年中可交易。
環境部參考國外經驗,訂出三種國內碳權買賣方式,包含定價交易、協議交易及拍賣。「定價交易」是由賣方在碳交所上架碳權、標明定價和數量,再由買方下單。「協議交易」則是碳權不上架碳交所,由買賣雙方私下協議交易價格和數量。而賣方在碳交所公開標售碳權的方式則為「拍賣」,賣方至少需上架1000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減量額度。為確保資訊透明,定價交易和拍賣需公開閱覽14天及28天,期滿才能交易。
根據「碳交易辦法草案」規定,目前交易方式僅適用國內碳權,也就是現行的「自願減量專案」,以及早期的抵換專案、先期專案等官方核發的減量額度。現階段國內碳權僅提供有增量抵換需求的開發單位購買,為避免市場炒作,碳權不得重複拍賣、交易或移轉。草案也明定,未經環境部委託就仲介、代銷國內碳權,或私自提供買賣平台,將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公正轉型調查:碳定價政策遲緩、多數企業未設減排目標
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台大風險中心)連續2年進行公正轉型調查,日前發布「2023年台灣高碳排產業之公正轉型調查報告」。本次調查研究發現,近五成受訪者仍不清楚政府淨零政策、勞工轉型衝擊意識薄弱,絕大部分受訪者所處企業沒有設定每年減排目標或宣示淨零時程,也尚未投資設備進行低碳轉型。逾八成認為政府淨零政策應多關注中小企業,輔導其獲得低碳技能、協助社區轉型及設立專法補償等。
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指出,COP28決議明定「進行能源系統轉型、脫離化石燃料」,將使得台灣面臨國際產業分工重組,國內高耗能、高碳排企業在淨零排放的路徑也勢必要調整。目前台灣攸關碳交易、碳稅費的碳定價仍未明朗,周桂田呼籲政府盡快建立清晰的政策路徑。
公正轉型方面,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林佳和則指出,淨零轉型過程預期將有為數眾多的勞工受到影響,甚至難避免一定程度的失業潮。林佳和認為台灣必須改變過去「側重或僅有金錢補償」的做法,應結合中央及地方不同的資源配置模式,善用勞動市場政策工具。周桂田則建議成立氣候社會基金或公正轉型基金,重視青年世代與女性的轉型權益,協助勞工或脆弱群體在轉型路上不被遺漏。
防假養殖真種電!經部修法要求業者先提綠能設施容許
為防堵漁電共生掛羊頭賣狗肉、假養殖真種電,農業部今年4月曾發函能源署,希望嚴格把關光電設置流程。日前,經濟部修訂「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管理辦法」,調整綠電執照申請流程,要求業者須先申請綠能設施容許。目前為草案預告期,若無後續修正,最快2024年第1季實施。
經濟部推動能源轉型,目標2025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20GW。據能源署統計,截至2023年10月底,太陽光電設置容量已達11.7GW,屋頂型占7.41GW,其中農業設施裝置容量約1768MW,屋頂型光電占比23.87%;室內漁電125.07MW,占比約1.7%。由於地面型光電爭議事件頻傳,目前僅開放不利農業經營區申請,其餘不開放設置地面型光電。
現行規定,業者須先向主管機關申請農業容許,取得資格後即可申請建築執照和光電施工許可。施工完成後再向農業主管機關申請綠能設施容許,由能源署發放電業執照。
未來新制上路後,業者必須先經農業主管機關確認有養殖事實,並核發綠能設施容許,才能申請光電施工許可、裝設太陽能板,完成後方能申請發電執照。
高雄獲首發20億綠債許可,櫃買中心樂見其成
櫃買中心20日舉行例行記者會,今年來除積極推動企業上櫃,目前已有22家公司上櫃掛牌,上櫃債券ETF總成交金額也超過1兆元。
此外,隨著永續意識抬頭,綠色金融商品愈來愈夯,永續發展債券市場持續發燒。櫃買中心表示,截至12月19日流通在外發行檔數為163檔,發行餘額為新台幣4808.77億元。今年已發行45檔,發行金額為新台幣1450億元,超越去年全年發行金額(1122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據櫃買中心統計,台灣永續發展債券已連續3年發行金額飆破千億元大關,顯示愈來愈多發行人透過永續發展債券的發行,向市場傳達永續發展決心,並取得綠色轉型所需資金。
高雄市政府在同日宣布,申請獲得櫃買中心許可發行的政府綠色債券,成為全國第一個發行綠色債券的政府單位。此次獲准發行政府綠債總額為新台幣20億元,資金預計用在高雄捷運紅橘線計畫。對此,櫃買中心表示樂見其成,會持續鼓勵政府或民間機構發行永續發展債券。
世界先進攜手台大,發展土壤碳匯、負碳技術
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20日宣布與國立臺灣大學合作,以第一階段3年為期,推動「應用資源循環概念於土壤碳匯提升」研究計畫,是全台首家運用資源循環概念投入研析土壤碳匯技術,並進行土壤改質試驗的半導體企業。世界先進認為,將在地氣候和土壤特性納入考量,可藉此評估未來技術應用於其他亞熱帶地區施作的預期效益。
世界先進承諾於2040年達到RE100目標,淨零排放策略以節電、減排、減量為主,搭配綠電和負碳技術研發。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說明,此次與台大水科技與低碳永續創新研發中心合作,除強化負碳技術研析,也計畫研究農業廢棄物再利用產品,結合有機肥、心事奈米二氧化碳氣泡,用於改良土壤、促進微生物生長,以利提升土壤生物的固碳能力。待技術開發完成後,將於世界先進自2018年認養的新竹千甲公園進行土壤改質試驗,持續觀察優化土壤固碳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