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碳權交易啟動之後, 你不可不知的2024減碳兩大新趨勢

碳權交易在2023年底在台灣上路。unsplash by Anne Nygård

|

隨著碳權交易在2023年底在台灣上路,未來碳權交易有哪些非注意不可的重點?三大專家告訴你。

臺灣碳權交易所首批國際碳權已在12月22日啟動掛牌交易,吸引台積電、聯電、鴻海、中鋼、長榮海運等27家企業、金控搶購一空,首波共售出8萬8520噸碳權。

在此趨勢下,2024年碳權交易會有哪些機會和挑戰?由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碳權交易所主辦的「零碳新經濟論壇」下午場,邀請KPMG安侯永續董事總經理黃正忠、臺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永智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營運長顏素絹進行對談。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趨勢一》各行各業盡洪荒之力減碳

第一個趨勢,就是各行各業一定會窮盡其力減碳,用盡各種手段以後,如果還有殘存碳排量,再來購買碳權。

實地參與第28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的黃正忠觀察,這次「杜拜共識」,支持以「公正、有序且公平」的方式脫離化石燃料,也會在2030年以前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一倍,必然帶動化石燃料價格上漲,進而使得各行各業都大力減碳,特別是在一滴油都沒生產的國家,如台灣。

圖/左起為《遠見》社長楊瑪利、KPMG安侯永續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歐萊德」董事長葛望平,實地參與實地參與第28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遠見X歐萊德採訪團拍攝。

但田建中提醒,減碳絕非只是找個機構做碳盤查,到金管會指定的申報網站上傳資料就沒事,「一定要當成很正經、很嚴肅的事情看待。」

在國際間已經有不少案例。像是蘋果,不只希望代工伙伴提升綠電使用比例,更對代工伙伴施壓,若減碳成效不符合預期,很有可能面臨掉訂單危機,甚至連蘋果員工出差,也得乘坐使用生質燃料的航班。

國內科技大廠除了代工部門要跟上潮流,自有品牌同樣也不能馬虎。華碩就將旗下高階商務筆電換成低碳材料,把原先每台300公斤的排碳量,硬是撿到只剩220公斤。

而金融業同樣也不落人後。銀行承作貸款時,會連結到企業的碳排、碳中和績效,若達到成效,利息就有可能會減碼。或者是,銀行會給廠商壓力,如果某一段時間內碳排沒有明顯減少,則有可能中止貸款。

甚至政府單位也透過基金操作,規範企業著手減碳。如勞動基金自2024年5月起,若上市櫃公司沒編永續報告書,則該基金就不會投資。 田建中指出,每個企業的減碳方式或有不同,但若用盡各種手段,還剩下若干殘餘量,則可購買碳權達成碳中和。

因此,他建議,企業可預先至碳交所開戶,為自己取得購買碳權的管道,因為開戶並非今天開,明天就可完成,需要經過一連串申請、審核手續,及早申請對企業長遠佈局比較有利。

延伸閱讀:國內首波碳權交易22日啟動!能否抵減CBAM碳稅?交易規則搶先曝

趨勢二》碳交易將愈來愈盛行

在這種前提下,碳交易也會愈來愈盛行,主要可分為強制性和自願性市場。顏素絹舉例,強制性市場的範例是美國加州,企業碳排只要超過核配的碳排量,就必須要到市場上進行碳交易。

圖/企業碳排超過核配的碳排量,就必須要到市場上進行碳交易。unsplash by Nicholas Cappello

至於自願性市場,台灣則是範例之一。根據環境部所發布的碳權管理辦法,為鼓勵事業及各級政府提出自願減量專案並且執行後,可取得碳權,供事業扣抵碳費,或交易提供給有需要者進行抵換。

「減碳難度就像是等比級數,愈做到後面,難度愈高,」田建中以半導體為例指出,先進製程愈到後面愈難突破,還要兼顧減碳,對企業而言構成雙重壓力,對購買碳權的需求也隨之提升。

同時,顏素絹也提醒,目前減碳、碳權市場其實都有資訊不對稱問題。網路上很多專家聲稱有減碳、申請碳權秘招,但實際上成效猶待認證,取得碳權也不是申請就可得到,因為它是有價商品。

可預見的是,未來碳交易勢必大幅成長。但台灣碳權法律屬性仍需更明確,更有法源依據,把碳權視為一般商品。同時,相關會計紀錄規範也應及早建立,包括資產認列價值應隨當下價格或買進價格變化,也要有公允揭露,才能帶動國內碳交易市場更加活絡。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