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採礦業已完成革命性轉變,古絲路沙漠中的5G智慧礦山代表著這一變革的未來。它們結合了無人駕駛、3D掃描和VR巡檢,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減少安全事故。
實際走一趟甘肅沙漠中的鎳礦坑,可能會顛覆人們以往對於採礦的印象:
步行進入隧道,抵達下礦井要搭乘的下行電梯,名為「罐籠」的電梯,每秒下降速度約3公尺,比一般電梯快,約莫2分多鐘後便下降到地下430公尺的位置,走出罐籠一看,礦坑底部空間寬敞,白色燈管明晃晃地照亮角落,完全不像電影中看到的礦坑昏暗逼仄,泥土簌簌掉落。
懸疑的是,居然沒看到多少礦工,到底是誰在採擷這些鎳礦呢?
甘肅金昌市,北接騰格里沙漠,卻是河西走廊古絲路中少見的綠洲城市,也是中國大陸中西部點石成金的工礦城市,鎳儲量世界第三、亞洲第一,鉑、鈀、鋨等稀貴金屬儲量居全中國之首。
人稱「鎳都」的金昌,孕育了世界500強企業之一、金川集團,坐擁500萬噸礦藏,旗下金川國際(2362.HK)更於港交所上市,2023年10月市值約60億港幣(約台幣249億元)。
集團的第一座礦山、龍首礦,開挖於1962年,金川集團副總經理張有達回顧歷史,第一代龍首人正是手工採礦,靠著勞動、汗水和毅力,用一把鎬、一把錘,將礦量從幾萬噸急遽提升至40多萬噸。
而5G技術的引進,令數十年來人拉肩扛的作業方式,成為歷史。
金川集團龍首礦運輸工區副主任趙鵬介紹,礦坑中一輛輛運輸車中裝載着礦石,靠近駕駛室一看,裡面卻沒有司機,一切已改成無人駕駛自動化。
地底下開採鎳礦,採用機器手臂,無人;把鎳礦石搬上運輸車,同樣是機器手臂,無人;開運輸車進出礦山,也不必聘僱運匠,位於地平面的無人駕駛礦車調度中心內,工作人員通過操控「5G+電動車」無人操控系統,從遠端「非常絲滑地」進行地下控車,全程充滿科技感。
它不是「妖鎳」,是聰明的無人駕駛電動車
「智慧礦山」中這套無人駕駛系統運輸線路,全長2.2公里,無人駕駛的電動車總計14輛,穿梭在礦井下的巷道裡,每一列車彷彿擁有自己想法的鋼鐵巨龍,依次完成穿脈裝礦、拉運、卸礦等生產任務。
聰明的無人駕駛系統,除了提高15%的生產效率,透過智慧調度和自動定位,遇到路口懂得自動轉彎,開到岔路車軌還會自動扳道。車頭車尾安裝有感測器和監視器,利用5G低延遲的特性,即時回傳影像至調度中心,同時不會兩車相撞或是追撞前車,幾乎完全杜絕了安全事故。
此外,3D掃描則可檢測運輸車上的礦石有無裝料滿載;甚至設計了軌道VR巡檢,同樣運用5G專網,自動巡檢設備有無損壞。
而原本應該在地底下工作的運輸車司機、搬運工、扳道工等,也全部改成在地面上工作的調度中心操作員。
「跟以前的操作模式比起來,好處還有改善了作業環境,工人更安全,」金川集團鎳冶煉廠產品配送中心副主任白翔指出。
60多歲的資深員工胡志鵬也附和說,以前在現場的時候,冬天特別冷,夏天特別熱,爆破後可能洩漏有毒氣體,還有粉塵、噪音、車禍的風險等,工作條件十分艱苦。30多年長期挖礦,他的指尖與指甲縫透著淺淺的黑色。
如今情況完全改觀,工作地點從地下轉移到地上,坐在開有冷氣的調度中心裡,看著電腦螢幕、偶爾搖動一下手柄,就可以輕鬆完成工作任務。
「現在愈來愈好,家人也不再為我們的安全擔心,」胡志鵬說。
該項目總投資760萬元人民幣,成功運行後,提升了整體運輸效率和安全管控水準,達到了「無人則安」,年創造經濟效益約520萬元人民幣,投資不到兩年便可回本。
「它的成功實施具有開創性意義,對5G技術的工業化應用具有引領作用和示範效應,」趙鵬說,擺脫了傳統愚公移山式的採礦方法,5G讓礦山更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