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大學鎖定了台南七股的偏鄉教育問題,歷經7年耕耘,讓這個以鹽田和黑面琵鷺聞名的漁村,終於也有健全的在地師資,學校不再留不住人。他們怎麼做到?
當你聽到台南七股,你想到的是什麼?是那白皚皚的鹽山鹽田?還是豐富的河口溼地及瀕危的稀有候鳥黑面琵鷺?
事實上,因為人口嚴重外移,傳統鹽業、漁業缺少發展動能、地處台南市最西南邊陲,位置偏遠及公共建設與文化設施落後缺乏,七股道道地地的是一座農漁村型的偏鄉。
由於地處偏遠、資源短缺,七股地區長期以來工作機會鮮少、導致人口外流,以致於在地的學習資源非常稀缺。2017年,一群由國立台南大學(以下稱南大)校內師生組成的跨領域團隊,提出「為偏鄉而教─打造七股偏鄉教育補給站」的解決方案,從善盡大學的社會責任(USR)角度出發,協助解決七股的偏鄉教育資源缺乏問題,也培育環境教育人才,幫助偏鄉小學學生更加認識在地生態環境。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歷經7年耕耘,偏鄉也有好老師
今年,USR計畫已到了第8年,「為偏鄉而教─打造七股偏鄉教育補給站」也晉升到「為偏鄉而教─打造七股偏鄉教育補給站3.0」。這些年來已經實現培育優秀又有熱忱的課輔教師、每學期15週的駐點輔導服務、成立七股區教師社群共備平台、促成10所國小每年由5校組成戶外教育策略聯盟、將傳統戶外教育活動轉化為實踐課程、七股區國小與麻豆區、將軍區、柳營區、中西區……等跨區合作交流、設置「偏鄉師資培育微學程」,強化偏鄉師資培育,提高學生未來就業競爭力。
因推動成果逐漸被外界看到,自2021年起,還開啟產官學三方合作,像是麻豆農會超市、將軍農會、高雄香蕉故事館、仁德家樂福、台江生技、興南客運、清山畜牧場、百大青農;台南市環保局、交通局、南縣區漁會等產官單位加入。
2022年時,有16位參與本計畫的師資生(主修教育,未來從事教職)考上正式教師,其中2位是偏遠學校教師。另外,輔導師資生爭取偏遠學校公費生資格,107~111年度共計有73位學生錄取,其中更有7位學生為參與USR計畫活動而深受影響。
用6大策略解決4大困難
南大USR計畫主持人教務長歐陽誾表示,南大已經連續第8年執行USR計畫,從深耕七股區偏鄉教育著手,以七股區的成效作為典範,未來繼續服務台南市其他區域偏鄉小學。對於偏鄉教育理解、重視與投入意願,強化師資生對永續發展目標的認識,是第三期USR計畫的執行重點,以達教育共好的目標。
盤點計畫之初,看到七股區的偏鄉教育問題有4大困境,包括:
1. 偏鄉小校缺乏特色,難以永續經營。
2.偏鄉教師教學待優化,學生學習待翻轉。
3.單親、隔代教養偏高,學童需個別化教學與拓展視野。
4.偏鄉教師難聘、流動率高,嚴重影響學生受教權。
南大以前身為台南師範學校教育學校優勢,整合一般教育、特殊教育、環境生態及數位學習專長教師、南大附小師資與教學資源,首先以七股區的10所小學師生為主要的服務對象,從師資、專業及心靈補給三個面向著手,提出深化經營跨區跨校共備社群、發展素養導向的教學模式及共享資源、完善與推廣偏鄉教育行動平台、規劃「偏鄉教育師資培育課程」、強化個別化教學輔導與科技輔助、落實城鄉雙向交流拓展學習視野等6大執行策略。
NGO加入強化環境教育與國際視野
「為偏鄉而教-打造七股偏鄉教育補給站3.0」在環境教育方面,也有新的進展。南大與七股區龍山國小、將軍區鯤鯓國小以及台南市野鳥學會簽署合作,共同培育環境教育人才,就生態環境、保育意識、學生暑期營隊等項目展開,培養學生對於在地生態保育的環境意識和素養。
台南市野鳥學會理事長蔡旺詮表示,「七股將軍國有鹽灘地」大約有1600多公頃廣大腹地,有5個NGO團體認養,透過環境教育的教學活動,將生態保育理念推廣至學校及社區,不僅讓學生及在地居民認識在地生態,還能透過學校資源進行環境生態的基礎調查。
國立台南大學生態系主任王一匡表示,未來有NGO團體與學校扮演橋樑,在專業人才與教育人才方面合作,不單在偏鄉教育上能盡一份心力,甚至能對在地生態與地球能源,開啟國際觀。
【小檔案】
● 學校名稱:國立台南大學
● 校長:陳惠萍
● 學生人數:5961人
● USR計畫:「為偏鄉而教─打造七股偏鄉教育補給站」
● 符合SDGs項目:SDG4 優質教育;SDG10 減少不平等、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