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搶進藍碳商機!台灣大投資AI海洋資料庫,這家瞄準碳權開發

由紅樹林、海草床等自然資源組成的「藍碳」,因為吸碳、固碳能力佳,備受關注。unsplash by bre-smith-A

|

2050淨零排放是全球的永續共識,包括電信業者台灣大(3045)、老牌電機廠大同(2371)旗下的福華電子(8085)都紛紛搶進藍碳商機,由紅樹林、海草床等自然資源組成的「藍碳」,因為吸碳、固碳能力佳,備受關注,台灣已知有6千多公頃、35萬公噸藍碳,等同2.5萬座大安森林公園吸碳量。跨領域企業如何布局自己的一套「藍碳發展經」?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4月16日環境部預告溫室氣體減量方法草案,主要包括「紅樹林造林」與「海草復育」,也就是自然碳匯的「藍碳」,未來審查通過,就能成為企業取得碳權的方式之一,這是首次開放與藍碳相關的方法學。當然,紅樹林和海草床的復育地點也得審慎評估,生長範圍也要經過嚴密監測與管理,並避免影響邊界範圍外的生態,才有機會產生碳權

專注藍碳研究30年的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林幸助表示,2023年一份研究統計,紅樹林和海草床的碳吸存能力,每年高達48萬噸,相較於陸地上的樹林(綠碳)、土壤(黃碳),吸碳、固碳能力更強,深具開發潛能。

南韓投入藍碳開發,台灣企業也積極布局

所謂藍碳,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定義為紅樹林、海草床與鹽沼這三類濱海植被生態系所吸收、儲存的碳。這個議題愈來愈夯,世界各國爭相關注,南韓海洋水產部本月也宣布,因應氣候變遷、實現碳中和,要推動導入「海洋林碳權交易制」,爭取國內由海藻類植物組成的「海洋林」獲認證為藍碳。

圖/海藻類植物組成的「海洋林」獲認證為藍碳。unsplash by benjamin-l-jones

台灣當然也有企業陸續布局。電信三雄之一台灣大哥大導入200萬元資金與AI人工智慧,協助社會新創團體開發台灣民間第一套加入AI辨識功能的海洋生物資料庫「AI Ocean數據海洋」,除了促進海洋生物多樣性,未來也可發展成永續旅遊,開拓海洋藍碳商機。

在新創領域也有「藍色脈動」,長期專注海洋保育等議題,並且在2021年開始建置「海洋生物資料庫」,邀請民眾成為「海洋公民科學家」,潛水時,在不影響生物的情況下拍照上傳海洋生物照片,同時請生物專家把關,確保資料庫中的照片資訊正確。

藍色脈動創辦人趙健舜表示,藍碳目前尚處研究階段,未來透過AI海洋資料庫搜集海床復育前後的差異,估算出孕育多少海洋藍碳,同時提升生物多樣性,是布局藍碳很重要的關鍵一步。

圖/台灣大哥大攜手「BlueTrend 藍色脈動」開發加入AI辨識功能的海洋生物資料庫。圖為攝影過程。取自BlueTrend 藍色脈動臉書

大同旗下福華電子,印尼復育紅樹林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台廠在海外也傳出布局藍碳的消息。

老牌電機廠大同的子公司福華電子,近期轉型有成,聚焦碳權開發與管理,取得印尼馬魯古群島14.4萬公頃森林及其森林碳權開發權利,啟動紅樹林相關的保育與復育。

福華聘請紅樹林及沉香復育專家、台灣大學博士陳開憲,率團考察該馬魯古群島中的希藍島(Pulau Seram)紅樹林與沉香的復育,資助團隊完成島西部和東部兩塊紅樹林樣地。陳開憲說,雖然從希藍島西部到東部來回車程將近24小時,相當辛苦,但當地民眾熱情支持紅樹林復育,也期盼希藍島成為印尼沉香產業基地。

福華表示,印尼擁有全球面積最大的紅樹林,近年卻因農漁產業、觀光、都市開發,紅樹林面積快速縮減,影響人類生存環境,所以興起復育紅樹林的計畫,進而開發藍碳。

圖/印尼擁有全球面積最大的紅樹林。unsplash by joel-vodell

延伸閱讀:藍碳、綠碳、黃碳是什麼?挖掘台灣碳金庫,將自然碳匯變碳權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